作者:兰玲(北京市十一学校)兰玲在我校整个课程体系中,跟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可以说是相当丰富,全方位覆盖。除了人教版教材中必修、选修中古代诗词文的相关篇目之外,还有《先秦诸子散文欣赏》《古代诗词欣赏》等专门的选修课程。另外还开设有专业性、研究性较强的高端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比如《中国文学传统......
作者:王蕊(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王蕊说起民间艺术,大家都觉得那不过就是一种谋生手段,和泥瓦匠、木匠无异。自从国家提倡传承传统文化,社会各界有志之士不断努力,使中国很多濒临灭绝的技艺得到挽救,人们才慢慢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国之大幸。2010年我来到“海外”,恰逢学校......
作者:徐琼(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乐器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欣赏美的重要工具,通过其独特的构造设计和演奏方式传递出不同的音色和旋律,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审美需求和价值观念。乐器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更能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将探讨古筝、吉他和架子鼓三种乐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
作者:田文娟(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此次在敬德书院学习《文心雕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生动的打开“龙学”之旅,对刘勰的思想,我有了初步的体会。《原道》是《文心雕龙》首篇,从属于总论部分。刘勰在《原道》篇中探究了文章本质问题,还通过“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核心观点建立起“道——圣——文”三位一体......
作者:蔡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蔡红老师)跨学科学习是指超越传统单一学科的视角,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在于解决复杂问题、形成作品、创生新知识。基于对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特点的......
作者:魏秀平(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郑玄注“贫而乐”曰:“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我想,孔颜乐处狭义指乐于道,是否也可以引申开来,指那些遵从本心、初心,“委心任去留”的自由之乐:乐我所乐,拥有一种剔除“非生命的赘余”之后的纯粹。这是一种真正尊重自己的能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能力,比如:“学而时习之”......
作者:赵晶(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 一、何为礼仪?礼仪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在人类的相互交往活动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文明程度的反映。所谓礼仪,通常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包括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方面。简而......
关红(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关红校长)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主要包括对学科教学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进行梳理和提炼;劳动教育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将挖掘出来的劳动教育资源有效地融入学科教学中。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为学......
作者:周尔娟(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文心雕龙》是一部全面总结前人文学创作经验,为世人述“立文之道”的典籍,被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作者刘勰先生积学储宝,沉思冥想,悉心尽力写出了这本公认的“体大虑周”的文论经典。蒙曼教授曾经结合刘勰先生在《序志》篇中的记载说过这......
作者:李伟(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李伟校长)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善用“大思政课”,调动多种育人主体、多样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涵养学生大情怀,展现时代新人大担当。学校积极探索“大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校家社联动,共建协同育人大格局,让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