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委员会

敬德书院学术委员会名单

  • 荣誉院长:楼宇烈 傅首清 尹丽君 甘丽平

  • 副院长:郭振有 彭林 王守常 程方平

学术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 马奔腾

    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儒家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有《禅境与诗境》(专著,中华书局2010年版)、《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修订版)、《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诗教与诗学》(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等。46.周建设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大学、德克萨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王守常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京三智文化书院院长1948年8月1日生于北京。1969年至1973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3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6年任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访问研究员。1991年至199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原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现任北京三智文化书院院长。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佛教、近代思想史。

    学术成果:《儒家中庸观之发展》、《墨子宗教观辩析》、《二十世纪儒佛之争》、《中国传统书院制与现代教育》、新加坡儒学研究会《儒学学报》1994年、熊十力著作《十力语要》校点本,中华书局1997年、熊十力著作《原儒》校点本,河北省人民出版社1997年、编辑《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编辑《人间关怀——近代佛教文化论著辑要》,广播出版社1999年、重读《孙子兵法》,台湾学生书局出版2010年、儒藏汇编之康有为《论语注》校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 陈壁生

    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汉晋哲学、近现代思想史,著有《经学、制度与生活——<论语>“父子相隐”章疏证》,《经学的瓦解》,《孝经学史》,《孝经正义》等专著,联合主编连续出版刊物《经学研究》辑刊。

  • 万松生

    笔名摩罗,江西省都昌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学教育与传播”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从事文学研究、文化权利和话语权研究以及国学教育研究。多年来致力于提倡阅读华夏“原典”,传播华夏文化价值观,编写国学教材。除单位上的国学教育工作外,还创办了“国学教育读书会”,组织社会上传统文化热爱者一起研究原典,培养能够讲解原典的“国学教师”。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圈子决定格局—民族文化是民族利益的表达》《国王的起源》《性爱的起源》《国学梯级公开课1—12册》(已出版6册)。待出版的著作有《论语新编新解》《司马迁与中国道统》《刘邦建汉与中国道统》。

  • 刘强

    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集刊《原诗》主编。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兼任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世说学”研究会副会长、陶渊明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上海楹联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经典、儒学与古典诗学、笔记小说等。已出版《世说新语会评》《有刺的书囊》《竹林七贤》《惊艳台湾》《世说学引论》《世说新语新评》《魏晋风流》《论语新识》《古诗写意》《世说三昧》《穿越古典》《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四书通讲》《世说新语通识》等二十余种,主编《中华少儿诗教亲子读本》十一卷、《世说新语鉴赏辞典》及《论语大智慧》等多种。在《学术月刊》《复旦学报》《孔子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等1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及贵阳孔学堂国学单列重大项目多项。所著《世说新语会评》获第11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获评湖南省第五届优秀社科普及读物、《世说新语资料汇编》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论语新识》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奖等多个奖项。2024年获第六届“伯鸿书香奖·阅读推广奖”。

  • 戴熙宁

    北大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长年专注于因应时代发展的中华文明义理体系研究,尤其致力于以中华文明复兴为指向的中国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建,推动经学、史学、社会科学和复杂科学的融通发展。代表作《中国引领世界——文明优势、历史演进与未来方略》。完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根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建设》等国家部级课题。《国学与国策》、《天下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论坛》、《“中华文明与世界未来”青年领袖塾》等系列学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

  • 宋洪兵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副会长。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家思想研究,先秦诸子及其现代命运,中国政治思想史。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法说韩非子”(8集系列)主讲人。

  • 杨庆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有《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周易经传研究》《周易解读》《周易与人生》《易学与儒道哲学》《孝:生生不息的爱心》《先秦儒家哲学探源》等专著多部。

  • 翟小宁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中国当代教育名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荣誉研究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及改革研究》主持人。荣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上百篇,在国内外教育论坛作学术报告上千场,应邀出席G20国际顶尖中学校长峰会发表演讲。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中国教育变革人物、中国好校长等荣誉称号,撰有《美德的种子》《心灵的教育》等著作。

  • 窦桂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教师,教育学博士。现任清华附小校长,集团总校校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定委员。多年来一直深耕一线,个人践行的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到《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得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带领学校践行的从“1+X课程”到《成志教育:小学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又获得国家第二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 等多部个人专著,《秋天的怀念》《牛郎织女》《阿长与山海经》等几十节课例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基于学科的主题教学到系统育人的成志教育经验,助力了北京新教育地图,分别在海淀、朝阳、昌平地区“一体化办学”,在全国公益服务从扶贫到扶志多点地区和学校,取得了广泛赞誉。

  • 韩星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国际儒联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等,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经学研究,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学新诠》《儒家人文精神》《大学中庸解读》《仁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论语之道》《孝经全解》等10多部专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山东教育电视台“孔子大学堂”、陕西电视台“知道中国”主讲嘉宾。近年来先后赴德国、意大利、比利时、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 常森

    山东新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曾于东京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院校讲学。主要研究楚辞学、诗经学、诸子学、简帛文献与先秦学术思想史,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史。已出版论著,有《屈原及楚辞学论考》(北大社2016)、《屈原及其诗歌研究》(北大社2012)、《先秦诸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等十多种,发表论文约70篇。

  • 徐健顺

    文学博士,著名吟诵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华诗词学会吟诵工委会副主任,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国学教育。讲授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通俗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古诗文吟诵、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著作《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普通话吟诵教程》、《吟诵概论》,主编《我爱吟诵》、《中华经典吟诵》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吟诵教程》视频课在网络上浏览量达数十万人次。

  •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师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著有《教育思考》、《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比较教育导论》,主编《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系》、《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等。

  • 郭齐家

    1938年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现兼任国际儒联理事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7年被评为“当代教育名家”。著有《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上下卷)、《中国教育的思想遗产——回望春秋战国、回望汉唐、回望宋元明清、回望民国》、《教育立命之道与中华文化复兴》等。以极大的热情、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投入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事业中。

  • 祝安顺

    编审、研究员,深圳大学国学院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金声玉振黄金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等。

  • 吴国武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古文献学、经学和古代思想文化史,近来致力于先秦学术史、宋代经学及清代文献研究。

  • 冷卫国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3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创新重大平台项目1项。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学术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山东省社科二、三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等科研奖励。

  • 朱翔非

    孔阳先生,孔阳国学工作室创始人。史学博士,国学大师马一浮、钱穆先生的学术传人。曾任北京四中校长助理、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学中心学术处处长。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华孝道》主讲人。

  • 任宝菊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史专业,现为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副教授,国际儒联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委员,国学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什刹海书院学术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研究与普及推广工作,近年来专注于中华家训家风研究及其在当代的转化、传承探索。独著和参加编著的书有《论语今读》《中国的古籍》《廿五史导读》《我们的节日》《21世纪学校德育初探》《东方道德研究》《中华家训格言集锦》等。

  • 王连龙

    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7月分配到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任语文教师,1990年后相继任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校长助理,1994年11月调入海淀区教育局中教科,次年任海淀区教委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5月任办公室主任,2006年1月任首师大二附中校长,2010年7月任新合并组建的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主任、总支书记,2021年3月区教委会计核算中心并入学校后勤管理中心,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装备资产与财务核算中心,任主任、党总支书记2023年8月退休。

  • 王杰

    山东淄博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组委会主任、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首批理事、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善品堂国学院执行院长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主要思想解读嘉宾,中宣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宣讲人之一,2020、2023年全球祭孔特邀直播嘉宾,2023年全球祭孔祭文撰写者,2024年全球祭孔央视特邀直播嘉宾。

    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史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专业核心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及图书评论300余篇,已出版著作有:《中国哲学十八讲》、《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荀子注释》等;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四册)、《领导干部国学公开课》(两册)、《领导干部政德公开课》、《政德日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实学与现代新实学文化》(五册)、《中国实学》(会刊)、《中国实学概述》、《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箴言》等。

    开设专栏:在《学习时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领导科学》、《月读》等报刊开设个人学术专栏“政德大家谈”“家训品鉴”、“官箴品鉴”、“中华哲学智慧”等;入驻抖音、B站等,上线王杰教授讲儒学(抖音号)、王杰国学智慧、王杰老师讲国学(视频号)等;创办领导干部学国学、实修实学微信号。

    为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及各部委、国有大型企业党校、高等院校多次讲授《中国哲学智慧》、《国学智慧与为政之道》、《传统文化与修身做人》、《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儒释道与中国文化》、《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儒学核心价值观》、《家风与孝道》等。

    人生格言: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 文东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传统文化教育专委会理事长。致力于探索和推行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幸福教育,发起成立了“致良知涌泉学苑”和“初心幸福教育之家”。

  • 干春松

    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学术研究方向是:儒家哲学,中国政治哲学,近现代思想文化,近期著作《儒学的近代转型》《理想的国度》《儒学与中国社会十五讲》等。

  • 于述胜

    1964年生,山东烟台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和中国教育学术史的研究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朱熹与南宋教育思潮》《中庸通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大学>》《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论》《中国教育思想史》。主讲课程有:《四书精读》《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昆仑学者讲座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儒学研究》主编,《教育学报》副主编。

  • 王大川

    教育学研究生,国防大学原战役教研部特聘教授、原武警特警学院四级教授(正军待遇)、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逻辑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北京什刹海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等。

  • 张之锋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出版专著《柏拉图理想人格思想研究》等。目前专著并致力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普及工作。

  • 梁涛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学刊》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孟子研究院秘书长,“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荀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儒家道统说新探》、《“亲亲相隐”与二重证据法》、《新四书与新儒学》等,其中《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获多项人文社科奖。

  • 王心竹

    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际儒学院副院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宋明理学。

  • 任文利

    任文利,1972年生,内蒙古锡林浩特人,哲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阳明学、宋明理学与儒学的研究工作。著有《国学举要·儒卷》(合著)、《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至圣先师诞辰》与《治道的历史之维——明代政治世界的儒家》等专著,在《中国哲学史》《哲学门》《清华学报》(台湾)等杂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以客员研究员身份应邀至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学。

  • 任锋

    一九七七年生,晋地介休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理论,政治文化。《政治思想史》季刊学术编委,著有《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编著《儒家与宪政论文集》等。

  • 罗安宪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代表作:《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老庄哲学精神》《中国孔学史》《中国哲学史教程》《儒道心性论的追究》等。

  • 彭永捷

    彭永捷,男,1969年6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实学研究会和合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哲学史等。代表作有《中国纵横家》《朱陆之辩》《中国道家》等。

  • 徐勇

    徐勇,笔名徐梓,1962年12月生于湖北京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元代书院研究》《中华蒙学读物通论》《中华文化通志·家范志》《现代史学意识与传统教育研究》《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等多部,主编《蒙学辑要》《中国传统训诲劝诫辑要》《名人家风丛书》等多种,主编《历史》《国学》《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育灵童国学课堂》等中小学教材和教学软件多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国务院参事室委托项目“中国国学中心教育馆主题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优先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实施途径研究”和“中小学教科书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委托项目“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研制”等多项。2017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所讲授的“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传统家训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原典研究”“中国教育史”(合作)“教育的历史发展”(合作)均获得大成国学奖教金。所讲授的“中国传统启蒙教育”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现在的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等。

  • 王殿卿

    河北廊坊人。196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先后应聘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兼职教授。先后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科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副组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研究方向:大学德育学、中国德育史、中外德育比较、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等。

  • 袁济喜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2016年6月,受聘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通讯评委,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行专家通信评委。曾任西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北京市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等。2006年6月,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荣誉称号。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特等奖。2013年6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历任北京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

  • 段俊平

    著名书法家、著名国学专家、知名管理学者。香港城市大学(DG)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北京海淀中华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书协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书画委员会主任,京麓书院创始人。被评为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2015年被众多媒体及网上投票评为当代十大书法家之一。

    近年来,段俊平先生的书法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美术馆、恭王府博物馆、人民大会堂、香港中华艺术馆、日本国立博物馆等众多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其所写书法论文被《中国书法》、《书法》、《书法导报》、《中国美术》刊物刊登,并成为书法教学的教材,2012年被多家媒体评为最有艺术天赋和最具升值潜力的书法家。2014年8月被泰国皇室授予“人类文化杰出贡献奖”及“中泰友好形象大使”荣誉称号;2014年11月在纽约中国书法国际大展中获得“书法艺术成就奖最高奖”和“德艺双馨大奖”等国际大奖。并被纽约议会授予艺术终身成就奖。其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多次获奖,在近年的拍卖会中屡屡被拍出高价。201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安善嘉瑞——段俊平书法艺术展” 于北京恭王府举行,展览集中展出段俊平52幅精品力作。创立了"中国化管理"新儒学理论。发表了500多篇有关中国文化与管理的学术论文,出版有《大道行简》,《传承的力量》,《企业幸福力》,《中国管理往事》和《从卓越到中庸》等管理力作。

  • 李庆本

    1983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9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被聘为教授。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HSK【高等】研究室主任,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文化中心首席项目官员(一秘),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处长、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杰二层次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比较文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首席专家。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人民日报》《新华文摘》、Filozofski vestnik、Cultura、CLCWeb等国内外重要报刊杂志发表10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10余部。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联邦政府“杰出人才”。

  • 吴安春

    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后导师、高级访问学者导师。任教育部主管《教育史研究》期刊副总主编。北京市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委。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澳门城市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理论、道德教育、教师教育等。

  • 李汉秋

    福建省福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协原节庆委员会主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会长,中华父亲节促进会会长,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推进道德建设和建设中华节日体系。2004年起,以全国政协提案建议: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放假,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

  • 彭林

    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创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京都大学、中正大学、成均馆大学、城市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台湾中研院文哲所、法国“人文之家”等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儒家经典与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首席专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等。

  • 程方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工作 49年,专业教育研究45年,担任过中小学校长、高校教师和教育与科普研究所所长。原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兼任中国书院学会和学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学教育研究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篆刻委员会顾问等。专业方向:教育史、比较教育、高等与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教育实验与评价、校本管理、美育、学习型社会建设、书法篆刻等。有著述、译著、论文、教材等数百种。

  • 郭振有

    山西陵川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国家教育部副总督学。曾师从著名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姚奠中、刘艺、卫俊秀等。欧阳中石先生题签,出版个人书法集。曾编辑出版《中国历史名人楹联集》。书法作品被2008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收藏。近年来,大力呼吁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

  • 李方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原院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近十年先后参与设计实施“国培计划班主任示范培训”、“国培计划培训者示范培训”、“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培训”等大规模培训项目; 先后主编《教师专业发展新维度》、《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教师培训质量导航》等专著;先后发表《“强师计划”:筑基提质的先手棋与着力点》(中国教师2022年第8期)、《深化精准培训改革: 教师培训提质增效的专业化之路》(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9期)《从设计到实施:培训“精准性”衰减析因与改进路径》(教师发展研究2023年第1期)《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访谈》(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等论文。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