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这是陈毅写给子女的诗。他时常告诫子女不要忘记父辈创业的艰难,切忌成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要求孩子们从小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一、穿土布衣,大孩子穿了再轮给小的孩子穿;二、不坐公家的小汽车;三、办任何事都要严格按制......
家风家教正一点,对自我要求严一点,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坚决守住思想防线、用权底线、纪法红线,避免将“家”一步步推向“冢”的深渊“大家仔细看一看‘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
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生前总是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他跟林业打交道大半辈子,却从未动过公家一根木头;每次调职提薪,他都动员妻子“让一下”,这一让就是30多年;他广泛招贤纳士,却偏偏不为5个子女“安排”公职。这种严格的家规、纯正的家风,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也为我们立起了标......
家和万事兴。以善为本,以勤为根,是好的家风;要孝敬父母,教育好子女,是好的家风;持守正义、担当有为,更是传家之宝。随着时代的发展,父辈们传给我们的家风内容也正在与时俱进,既有传统、亘古不变的优良传统内容,又有带着时代印记的正能量。就一个家庭来讲,家风让一个家庭成员拥有了共同的气质,从大处而言,好的家......
“人道之极,莫过爱敬。”人之为人,最不能离开的首先是“爱”“敬”二字。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独特智慧和深厚情感,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如同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成为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伦理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是“老”字省去右下角部分与“子”字结合而成的会意字,从字形看,其与“善事父母”义相符。所以,“孝”的一般含义即为子女对父母敬亲、养亲的善行与美德。但“孝”的......
《诫兄子严敦书》(节选)汉代:马援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龙伯高为人忠厚诚恳,办事周密谨慎,所说之话也无人可以指责。同时他又具备谦和勤俭的......
好的家风推动好的民风,好的民风又影响着好的家风。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一个有着约600年历史的小村庄“捷报”频传,凭传承至今的良好家风家训,一年吸引了上万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家训村”。“这个周末又没得休了。”11月17日,周村区王村镇苏李村党支部书记王延健感慨。这对苏李村的很多工作人员来说,已经成了常......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我们要永远跟着共产党,守好边、护好防……”8月下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域内瓦罕走廊,年过六旬的牧民龙吉克·卡德尔在一块三人合抱、刻着一颗五角星的石头前,教导自己的后辈。这块石头是当地有名的“家训石”,见证了龙吉克·卡德尔一家四代接力守边护边的感......
中国家训源远流长,蕴藏珍宝。历史上有名的家风家训很多,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训之作,为历代所推崇,开家训著述之先河。此后,自宋至元明清,家训著作大量出现,传世作品也很多,影响较大的有宋司马光《温公家范》、袁采《袁氏世范》,清朱柏庐《朱子家训》、张英《聪训斋语》等。论古代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