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马援的佳作,语重心长,寓意深刻

时间:2025-01-07 浏览:14

 

《诫兄子严敦书》(节选)

汉代:马援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龙伯高为人忠厚诚恳,办事周密谨慎,所说之话也无人可以指责。同时他又具备谦和勤俭的精神,以及威武不屈的气度。我平时十分敬重他,并希望你们也能将其作为学习的楷模。


      杜季良喜欢行侠仗义,又结交广泛,只要对方与自己休戚相关,无论其品质优劣,他都会与之交往。由于人缘不错,当他父亲离世时,吊唁者数量众多。我同样也非常敬重他,不过却不希望你们加以效仿。

    

      马援一生戎马生涯,他文武兼备,智勇双全,更具有马革裹尸的气概,曾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位出色的将领,马援不仅善于运筹帷幄,而且每次征战沙场时都会身先士卒。他平时非常爱护普通士兵,也得到了大家的崇敬和拥戴,所以他领导的军队总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马援的兄长马余离世较早,当时他的两个儿子马严、马敦只有十几岁,马援不仅将他们视为己出,而且还经常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这段文字就节选于马援写给他们的家书,展现出这位东汉名将的远见卓识。


      马援在文中列举了两个典型人物,并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龙伯高是东汉名士,他忠孝两全,公正无私,办事牢靠,不偏不倚。

杜季良则是东汉一位将领,他年轻时为人豪侠,经常结交三教九流之辈,也因此招惹了一些是非、得罪过王公大臣,更因为许多事情处置不当,而遭到了大家的非议和指责。


      马援分别夸奖了这两位豪杰,对他们的评价也都是“爱之重之”,不过最后他的态度却很明确,就是不希望孩子们效仿杜季良,那么其中究竟是何原因呢?


     马援向侄儿们解释说:如果你们不能成为龙伯高那样的贤士,至少可以培养一种谦虚谨慎的气质,就好比雕刻鸿鹄不成,也许还会类似一只野鸭


      可是假设你们模仿杜季良,一旦学走了样,就可能变成纨绔子弟,又似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贻误一生的前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马援明确地告诫晚辈,一定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次人生抉择。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