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概况
    书院简介
    院长寄语
    敬德理念
    学术委员会
  • 资讯
    书院资讯
    书院公告
    年度工作
    书院大事
  • 课程
    课程概述
    读经课程
    学术课程
    会讲课程
    研修课程
    游学课程
  • 讲堂
    敬德学刊
    书院讲堂
    人文手册
    课程报名
    文章投稿
    敬德学人
  • 成果
    学术著作
    荣誉称号
    表彰先进
    敬德文创
  • 专题
    书院教育
    学术论衡
    师道尊严
    礼乐人生
    家风家训
    敬德文丛
    敬德学苑
    时令节气
    敬德夜话
  • 图说
    图说敬德
    交通路线

专题

  • 书院教育
  • 学术论衡
  • 师道尊严
  • 礼乐人生
  • 家风家训
  • 敬德文丛
  • 敬德学苑
  • 时令节气
  • 敬德夜话

  • 吴国武:大气、正气与家国天下

    作者:吴国武(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浩气:至大至刚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其中的“大”是非常重要的。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中指出:“言气,则先大。大,气之体也。”“气”跟“大”谁最先,他认为是大在气先,如果气不够大,气就不是他认为的气,所以他说“大,气之体也。”解决我们“小里......

    时间:Sep 15, 2025 浏览:0
  • 崔茂新:《论语·先进篇》“侍坐章”诠释

    编者按:崔茂新,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孔学文化行动”倡导人,“论语汇”公益文化社群发起人。本文为崔茂新教授对《论语·先进篇》“侍坐章”的诠释。曾皙,曾参之父,亦孔子弟子。知方,知礼义之道。吾与点也,我认为曾点说得也很有道理。本文乃《论语》全书最美的一章,夫子不仅把四子侍坐营造成......

    时间:Sep 6, 2025 浏览:13
  • 丁万明丨修己以敬:让“敬”的智慧照亮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丁万明“敬”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在先秦时期,“敬”观念的萌芽与发展经历了丰富的演变过程。在甲骨文、金文中,“敬”字多与祭祀活动相关,体现对神灵的敬畏。《礼记·曲礼》开篇即言“毋不敬”,奠定了儒家重视恭敬之心的传统。孔子在《论语》中20余次论及“敬”,将其从宗教领域引入人伦日用,但大多指待人......

    时间:Sep 3, 2025 浏览:13
  • 吴颖惠:从观念革新到场景落地,建设海淀“AI+教育”新生态

    (吴颖惠院长)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合理融入基础教育,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升教育品质,锻造......

    时间:Jul 24, 2025 浏览:48
  • 萧平 王巧生 | 良知与知识关系视角下王阳明对《论语》的诠释——兼论经典诠释的边界问题(上)

    摘要:王阳明在建构心学思想体系时特别注重引证早期儒家经典,其中《论语》被反复征引。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格物致知,为了证明向外物上探求天理是一种错误的道德修养路径,他区分了“良知”与“知识”,对《论语》中“多闻多见”“多学而识”“有知无知”等表述进行了重新解读,主张在闻见上做功夫不如在......

    时间:Jul 24, 2025 浏览:47
  • 萧平 王巧生 | 良知与知识关系视角下王阳明对《论语》的诠释——兼论经典诠释的边界问题(下)

    三、良知之外别无知在《答欧阳崇一》这封信中,王阳明着重解答了欧阳德关于良知与闻见之知关系的疑惑。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80)这一段是王阳明关于“良知”(德性之知)与“知识”(见闻之知)关系的重要论......

    时间:Jul 24, 2025 浏览:39
  • 姜家君:《中庸》人生美学的三重维度

    作者:姜家君人生美学是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达到自由超越的审美境界。《中庸》作为儒学的经典篇章,被南宋大儒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和人生智慧。以中庸之道为审美方法与道德原则,在追求超越与生活理性之间讲求不偏不倚的适宜与平衡,揭示了生命之美的真谛与存在的意义......

    时间:Jul 18, 2025 浏览:243
  • 吴国武:何谓“浩然之气”?

    作者:吴国武(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何谓浩然之气?过去有两种讲法,一种讲法是汉代儒者的“天气”说,偏物质性。另一种是宋代儒者开始讲的“天人一气”,比较偏精神性、道德性这方面。一般来讲,我们还是觉得宋儒讲的更加清楚明白,也更加准确。程颐说“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

    时间:Jul 14, 2025 浏览:439
  • 彭林: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

    作者:彭林(清华大学教授、敬德书院副院长)前言:先哲认为,宇宙是一有规律地运动的体系,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社会的运作,唯有遵从宇宙法则,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二十四节气乃是先民基于数千年天文观测而成,是在阴阳历的基础上,对全年的气象、寒暑、雨露、霜雪进一步细化与定位的宇宙秩序,具有“大数据”的意义,藉此......

    时间:Jul 7, 2025 浏览:439
  • 方妍:从“共同体”到“共生体”——给教师一方文化栖息地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方妍前言5月17日,“弘扬教育家精神,照亮教师生命自觉”主题研讨会在海淀敬德书院举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方妍进行了主题发言,她指出,教育家需具哲学思辨,惕守教育去世俗化、庸俗化。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构建 “家国情怀、崇德仁爱、求真务实、内驱成长” 四位一体的......

    时间:Jun 25, 2025 浏览:261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
  • 1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页,跳到第 页,
概况
书院简介 校长寄语 敬德理念 学术委员会
资讯
书院资讯 书院公告 年度工作 书院大事
课程
课程概述 读经课程 学术课程 会讲课程 研修课程 游学课程
讲堂
敬德学刊 书院讲堂 人文手册 课程报名 文章投稿 敬德学人
成果
学术著作 荣誉称号 表彰先进 敬德文创
专题
书院教育 学术论衡 师道尊严 礼乐人生 家风家训 敬德文丛 敬德学苑 时令节气 敬德夜话
图说
图说敬德 交通路线
敬德书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4 京ICP备14037087号-2 海淀敬德书院

为了更好的浏览本网站,建议您使用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或者最新的360 Googl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