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中国传统书院何以历千年而不衰,在于其具有规格高端、章法有序、制度严明的学术研究体系,并且师生身体力行付以实践。2016年度,敬德书院累计完成了六门学术课程业务,充分体现了书院作为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的强大功能和业务水准。书......
会讲萌芽于先秦的自由辩论。直到宋代,会讲才成为书院常设的教学研讨形式,并一直沿用到明清,是我国传统书院的基本活动方式之一。在王阳明之后,会讲逐步形成完善的制度,从书院的一种教学形式,发展为社会的学术聚会。会讲活动不仅扩大书院的教学范围,而且加深了......
一、 课程目的 研修课程从书院成立起,就是书院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海淀政府成立书院就是要在传统文化领域培训教师,让海淀区所有老师都能来到书院学习传统文化。海淀区有200多所中小学,近2万教师。书院成立两年半以来,了解书院并且来书院参加过学......
敬德书院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以“读经、会讲、研修、学术、游学”为基本架构的修学、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引导广大干部、教师成为接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敬德书院兼具知识与实践、传统与创新的课程备受各界人士赞誉,敬德书院......
敬德书院在建立自身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国学培训和项目研究,进一步提升书院的办院品质。2016年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合作进行了“海淀区中小学干部教授国学教育与课程改革培训”项目,与海淀区委海淀区人......
学术是书院的生命之源。进行学术研究与学术创作,不仅能够催发浓厚的讲学氛围和燕游风气,而且能进一步提升书院人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书院嘉宾与书院学员提供更优质的研修环境。敬德书院始终把学术研究作为工作要点,并作为充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长历史,那些古老的文明依然鲜活至今,并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其价值越来越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与传承,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尤其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全面融入国民日常生产......
一、持续推进书院基础建设1、笠僧堂文化建设 笠僧堂历史图文展、后花园建设,前院古树围凳建设。 笠僧堂的文化建设在年初装修完毕后,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户外门头题字最终采用启骧先生的书法,设计严格......
沉潜西山,遥望都城;月上鹫峰,人约书院。2016 年 9 月 15 日,时值中秋佳节,敬德书院荣誉院长楼宇烈先生携弟子数十人,与敬德书院全体学友及部分海淀中小学教师共谈“三不堂”,同论“四留铭”;共聚畅怀饮,同赏玉蟾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