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出自《荀子·大略》。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用典。 尊师重教、师道尊严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道”与“德” 师道,指为师之道,指师者所承载之道;师德,指为师的德性与德行。“道”与“德”合成一个词为......
摘 要:在树立教育改革文化自信思想的指引下, 教育界应当重新审视我国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 致力于发掘其中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教育智慧的遗产, 加以继承和弘扬。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的传统, 在历史上和现实教育实践中曾经被严重地曲解和误解。今天, 我们需要为师道尊严正本清源, 并且进行转换创新。首先,......
唐宋变革之际,儒家士大夫崛起并进一步强化自己作为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他们不仅主导和推动唐宋之际的思想文化变革,同时还希望在山水之间搭建一个以“书”为中心的院落,以承载自己的师道精神和人文理想。他们将自己建立起来并苦心经营的新型文化教育机构叫做“书院”。 在创办书院的热潮中,宋代士大夫群体总是特别强......
刘建琼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知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何谓“师道尊严”?“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第18篇)。此段文意,言说大致:教育之道,尊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真理才会受到尊重,而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
无论是在历史文献中,还是在现代语境下,“师道”都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概念。但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为师之道,二是指教师的地位、作用以及尊师的风尚。我们曾有专文谈论“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另行撰述,这里,仅就前一个意思即为师之道来谈“师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怎......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王殿卿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重视“礼”的教育和建设是中国人的传,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礼”的教化史。没有“礼教”,何谈文明与礼仪之邦!礼,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我国提出的20个字的公民道德当中,“明礼”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可见,古今中国的道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 于述胜与现代以专业知识技能为中心的大学教育不同,书院首先是具有共同信仰的士人们围绕着理学宗师而结成的思想和生活共同体,其学术、教育活动皆以明道、行道、修己安人为共同宗旨。书院皆有其宗师,宗师们是以其高洁品格、精湛学术屹立于士林之中,并吸附四方学子的。宗师择取生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 于述胜在书院教育史上,宋代书院以其开创性和纯粹性,成为“书院精神”的象征。宋代书院之教育精神不一而足,尊严师道、敦品砺行的师道精神,是其重要表征。宋代学者扭转了汉唐以来日趋功名利禄的风气,追求体现人性尊严的社会秩序。——于述胜尊严师道,本来就是原始儒学的重要理念。......
编者按:第三届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共评选出36名获奖者,获奖的干部、教师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播火者” “实践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杨雪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 获奖者杨雪飞,高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3年,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
编者按:第三届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共评选出36名获奖者,获奖的干部、教师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播火者” “实践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杨红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 获奖者杨红霞,北京市育鸿学校书记、校长,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多次被评为区教育系统好书记好校长,被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