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春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河北大学畿辅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树立现......
作者:赵建永(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家风传承深蕴着传统的文化精髓,彰显着民族的精神风貌,维系着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可谓价值观建设的支柱力量。汤霖、汤用彤到汤一介祖孙三代的家学门风传承,就典型地体现出近现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及其变迁之迹。 一、事不......
作者:李敬峰,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李二曲高弟王心敬(1658—1783,号丰川)所倾力述作的《丰川家训》,其声闻虽不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那样誉满天下,但作为布衣理学大儒之作,自有其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丰川家训》是身历顺、康、雍、乾四朝的王心敬“略仿古训、参以时宜”而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5月28日,海淀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大讲堂第十八讲在海淀教育云课堂直播。此次大讲堂活动由海淀教科院院长吴颖惠主持。本次家庭教育大讲堂第十八讲的主讲者是......
作者:赵逵夫、赵祥延(分别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 兰州碑林中有一通内容为“欲增福寿惟善行,要好儿孙须读书”,落款为“黼堂”的石碑,在碑林里并不很显眼,来访者往往一眼而过,但实际上这是民族英雄朱贵的家训。朱将军家训刻石资料图片 朱贵(1779—1842),字黼堂,又字......
作者:毛向军 刘征(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如何保障“双减”的有效落实,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道路上,我校主动争取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了 “互信、协作、理解、育人”的家校共育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培育学生积极品质的途径与方法,努力做到家校携手,实现......
在家书尤其是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通篇大段讲读书心得和读书之法。他青年时即开始研读“二十三史”,编纂过《经史百家杂钞》《鸣原堂论文》《十八家诗抄》,留下了《求阙斋读书录》。他认为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他自己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每夜分辄取古人名篇高声朗诵,用以自娱。”所以对于孩子读什么书,如何......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司马光告诉人们:“《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 千年来,我国共出版家风类专著120多部,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
中文有多美?从音律到文字,从寓意到内涵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中文之美,美在形体,亦美在风骨中文的颜色很美荼白、竹青、绯红、月白、石青紫檀、霜色、黛绿、胭脂、藕荷豆绿、宝蓝、秋香、玄色、牙色黄栌、靛蓝、明黄、朱砂、石绿中文的年龄很美赤子、孩提、垂髫、总角、幼学豆蔻、及笄、束发、破瓜、弱冠......
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有什么?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