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小毛(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闫小毛老师)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具有建设性的潜在的力量。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于学生积极品质塑造,形成发展性的班级建设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班级建设的趋势。学校活动作为一种喜闻乐见、内涵丰富的动态教育形式,我将以承办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第十......
作者:高淑芳(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载着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品德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如同一张白纸,需要用正确的思想与观念去......
作者:尹鸠洲(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我们常常使用“风骨”这个词去形容古代士人的气节和品质。那“风骨”是一种什么品质呢?在我看来,“风骨”就是一种敢于拿真实的自我去跟时代碰撞的勇气。他们都有一颗饱满的内心和自由的灵魂,在面对时间大河的冲刷时,这种形象依然能够风华卓然。其次,这些“风骨士人”,他们的故事都显......
作者:曹明(北京市八一学校王建稳语文工作室成员 )前言费孝通引《红楼梦》论证《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伸缩性特点,我们也可将二书进行关联性阅读。如受“差序格局”篇启发,将探春与王熙凤进行比较研究。受“家族”“男女有别”篇启发,探讨酿成宝黛钗悲剧的深层原因;受“名实的分离”篇启发,探究《红楼梦》现实世界名......
作者:陈淑兰(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校长)陈淑兰校长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地方,更是培育文化、塑造精神、传承价值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教师和家长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探索建立家长导师制,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监督者,构建促进人人成长的学习型社区,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夏明霞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纽带。五千多年文明演变进程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滋养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凝聚人心的理想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郑芳我是一所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的高中英语教师,在一线英语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参与了包括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在内的几个课题以及“全球胜任力”融通课程建设等工作。作为英语教师,我的自我定位主要有三: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包括语言知识体系构建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学习......
作者:梁小红(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校长)(梁小红校长)课间活动是学生一日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减少学习疲劳,还因户外活动的体育锻炼及光照对其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课间延长的背后,提醒教育者不仅要关注课间活动本身,更要从儿童需要、育人规律、培养目标等角度来审视......
作者:郑钟跃(海淀区民族小学)当下,“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统摄性和主导性概念,引领、指导并辐射各学科教学。《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基于此,笔者认为书法学科的核心素养是:......
作者:张波(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小学)我们学校地处上庄,几百年前,纳兰容若曾在此生活过,纳兰词也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学校有老师说:“你这么喜欢写词,将来要继承纳兰容若的文化力量。”我一直笑着推脱——首先,我自己知道如果要走诗词创作的路,还很漫长,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另外,我并不十分喜欢他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