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与教化是孔孟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它们在孔孟思想中的地位与表现有所不同。孔孟在论“孝从何来”的问题时,提出两种途径,形成孔孟孝道思想中的两个原则,即对等性原则与自主性原则,它们从两个方面为儒家的教化主张提供理论支持。通过考察孔孟的孝道思想与教化主张,有助于深入了解孔子与孟子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在此......
内容提要:孔子思想主体是仁学。“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不仅是人之为人的底线,也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形而中之谓仁”,仁通形上形下。内圣外王“仁”以贯之,“仁”的终极境界是圣与王结合的圣王境界。“仁”的实践方式是“下学上达”,实践途径是“忠恕之道”。“爱人”也是实践仁的基本途径。孔子的“一贯之道......
黄延敏 赵海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时走进三苏祠,了解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等。他再次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苏氏家族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揽三席,......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悌德与孝道往往相提并论,被认为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德行。关于孝道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理解与认同。在中国人看来,爱、敬自己的父母,既是出于人的天性,也是一个人所当然应该做的。然而,“悌”作为一个德行,其内涵到底有哪些?为何可以与“孝”具有近乎同等的地位?其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
作者:杜成智人们常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当下的中国,学校教育已经得到国家空前的重视,家庭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家校合作还存在许多困扰,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边界模糊。家长的普遍心态是我把孩子交给学校......
作者:郭晓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悌德与孝道往往相提并论,被认为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德行。关于孝道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理解与认同。在中国人看来,爱、敬自己的父母,既是出于人的天性,也是一个人所当然应该做的。然而,“悌”作为一个德行,其内涵到底有哪些?为何可以与“孝”具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今年1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真正联动紧密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应该怎么开展?形成健全的家校社......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从朋友圈看到好多对母亲的祝福。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终身成长往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所以也有学者提议将孟子的生日设为“中华母亲节”。今天,我们也给大家分享一位伟大母亲的故事,就是苏东坡母亲程夫人对他的教育。苏母程夫人像许身报国:教读《范......
01屋净家,是一个人精神与心灵最终的归宿。一个家最好的模样,其实不过三个字:净、静、敬。一个人所居住房间的模样,往往就是这个人内心的折射。把屋子打扫干净,就是在清理内心的思绪,打理自己的心情。现实中,工作的烦恼,生活的压力,时常把我们拽入烦躁的漩涡。此时不如沉下心来,清理屋内的灰尘,归置杂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