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因而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的家风家训文化历来受到人们重视,在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对于我们今天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推进优秀家风培育和家庭、......
曾子和父亲曾点先后拜孔子为师,俱为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曾子尤为突出,因其得孔子真传,以“仁以为己任”相号召,对后世儒家影响甚大,在元代被封为宗圣,与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一起享有孔庙祔祀孔子的荣光。曾子父子师从孔子,深受孔子开创的诗礼家风的影响,着力以仁恕修身,以孝悌齐家,从而形成了曾子......
家风建设以孝悌为中心,孝悌之道是中华家文化的灵魂,是中华圣道的中心,儒家“四书”注重家风,充分阐发了中华孝道。儒家把孝悌看作做人的基础,儒家学说也就围绕孝悌而展开。人类社会不可须臾离开的是“爱”与“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把“孝”“悌”看成“人之本”,把“爱......
考《说文·宀部》:“家,居也。”“家”既是每个人的居所,也是每个人道德行为的启蒙之所,是每个人心灵成长的学校,终至成为一个“国”的组成细胞与支撑力量。于是,家与品行为人、文化修养、精神追求、命运沉浮、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意义。一、“三苏”家训溯源(一)“家训”内涵解读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名言,这些言论在当代家庭教育中也极有借鉴意义,今天我们一起诵读古人的家教名言,学习古人的教育之道。家教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富若不教子,钱谷......
作者:许春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河北大学畿辅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树立现......
作者:赵建永(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家风传承深蕴着传统的文化精髓,彰显着民族的精神风貌,维系着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可谓价值观建设的支柱力量。汤霖、汤用彤到汤一介祖孙三代的家学门风传承,就典型地体现出近现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及其变迁之迹。 一、事不......
作者:李敬峰,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李二曲高弟王心敬(1658—1783,号丰川)所倾力述作的《丰川家训》,其声闻虽不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那样誉满天下,但作为布衣理学大儒之作,自有其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