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概况
    书院简介
    组织架构
    院长寄语
    书院特色
    图说敬德
  • 资讯
    书院大事
    年度工作
    书院新闻
    书院公告
  • 课程
    书院课程
    书院讲堂
  • 掠影
    木铎德音2017
    木绎德音2015
    宣传视频       
      书画集       
  • 学术
    敬德学刊
    学术项目
    专家信息
  • 国学
    敬德文丛
    学术论衡
    礼乐人生
    书院教育
    敬德夜话
    敬德学苑
    时令节气
    师道尊严
    家风家训
  • 圣贤
  • 关于

国学空间

  • 敬德文丛
  • 学术论衡
  • 礼乐人生
  • 书院教育
  • 敬德夜话
  • 敬德学苑
  • 时令节气
  • 师道尊严
  • 家风家训

  • 中华礼制变迁史:概念、分期与研究方法

    中国自古以来有礼义之邦美誉,礼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受到重视。礼学在传统学问中属于经学,是一门显学。20世纪前,众多礼学家或其他学者研究礼学,主要是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尽管作出过不少成绩,但仍局限于“经学式”字词经义阐释,其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各王朝的礼制建设与具体的礼仪践......

    时间:Aug 2, 2022 浏览:15
  • 王雪梅:祭之在祠:祠堂空间的圣与俗——以朱子《家礼》为中心

     摘 要:朱熹编撰《家礼》,希望将儒家的礼仪能够全面贯彻到士庶的生活世界。《家礼》创设祠堂制度,祠堂成为士庶举行礼仪的圣凡空间。透过《家礼》,可见朱熹礼仪世界的神圣维度:祭之在祠、祭之在时、祭之以物、祭之以诚共同构建了祠堂为中心的神圣空间;同时,在祠堂举行的冠、婚、丧人生礼仪以及日常礼仪则显示了祠堂......

    时间:Jul 25, 2022 浏览:10
  • 房伟:礼,要讲让

     炎炎夏日,一把精美的折扇是文人雅士的必备之物。这不仅仅是由于折扇本身可以带来微风,更重要的是,扇面的书画还可供大家玩赏,给人以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之感。在中国的书画艺术中,扇面书画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其创作有很多讲究,比如,扇面的最右边叫“让边”,一般要留白以便于安装扇骨;款印和书画也不能紧贴扇面下沿......

    时间:Jul 20, 2022 浏览:12
  • 刘梦溪 | 《诗》《书》《礼》《乐》是最早的教科书

    六艺可以全提,可以合论,亦可分论。现在请合论《诗》《书》《礼》《乐》。《诗》《书》《礼》《乐》为何可以并提合论?盖缘于此四“艺”实有其特殊性。这涉及最早的学校设置何种课程的问题。我国学校起源甚早,殷商不必说,前面的夏朝甚至五帝之时,已有学校存焉。当然形成健全完整的学校建制,是在周朝。《礼记·学记》写......

    时间:Jul 12, 2022 浏览:20
  • 礼学就是文化史之学

    近年来,礼学研究整体上显示出复兴,乃至转盛的迹象,但尚存在不少问题。最近《古礼再研》《中国礼学研究概览》先后出版,这两部由武汉大学杨华教授著述和主编的新作与以往的礼学专论有所不同。  钱穆先生曾指出,“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可以说,礼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礼学就是文化史之学。20世纪初,......

    时间:Jul 1, 2022 浏览:21
  • 观点︱姚舜雨:人生有礼,中华文明中的礼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简报

    编者按:为了提高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校园,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合作研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本讲特邀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儒学经典与修身功夫”课题组负责人,安徽秋浦书院姚舜雨院长授课。姚老师以“中华文明中的礼教“为题从礼以义......

    时间:Jun 24, 2022 浏览:41
  • 董卫国 | 礼乐传统及其文化功能略说

    作者:董卫国来源:《走进孔子》2022年第1期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这是我们常常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另外,虽然现实生活中,礼乐传统颓坏,国人的礼乐修养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媒体,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谁也无法否认礼节、礼貌的价值,“失礼”依然是公认的可耻的行为。其他如婚丧嫁娶之礼,很多地方依然或多或少......

    时间:Jun 24, 2022 浏览:26
  • 《乐记》之“乐”

    作者:林桂榛王虹霞(分别系曲阜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乐记》是中国首部专论歌乐舞的乐论专著,系汉武帝时刘德与毛生等所作(公元前130年前)。西汉末年刘向校《乐记》得23篇,11篇于东汉马融时编为《礼记·乐记》,另西汉褚少孙采《乐记》补《史记·乐书》,余篇散逸。郑玄说“名曰乐记......

    时间:Jun 15, 2022 浏览:26
  • 《礼记》中的子思学派文献及相关介绍

    郭店楚简出土之前,子思思想的研究,主要依靠传世的《子思子》佚文。后人对子思的文献多有整理,如宋汪晫所编《子思子全书》有辑录《孔丛子》及《礼记》等书中关于子思的言论。清人黄以周辑《子思子辑解》七卷,其中共整理了至清末时期所见《子思子》佚文。其中所整理的《重见》一篇,列举魏晋以来学者著书所引《子思子》内......

    时间:Jun 9, 2022 浏览:36
  • 宋静:中国古代诗词歌曲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声诗统一的传统,从艺术起源看,诗、乐、舞三位一体,至少在先秦时期还是这样。《诗经》、楚辞实则都是可以演唱的歌词。《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说明《诗经》具有可诵、可奏、可歌、可舞的音乐性质。《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亦可见《诗经》......

    时间:Jun 7, 2022 浏览:41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
  • 7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跳到第 页,
概况
书院简介 组织架构 校长寄语 书院特色 图书敬德
资讯
大事汇要 年度工作 书院新闻 书院公告
课程
书院课程 明德讲堂
掠影
木绎德音2017 木绎德音2015 宣传视频 书画集
学术
敬德学刊 学术项目 专家信息
国学
敬德文丛 学术论衡 礼乐人生 书院教育 敬德夜话 敬德学苑 时令节气 师道尊严 家风家训
圣贤
关于
敬德书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6 京ICP备14037087号-2 海淀敬德书院

为了更好的浏览本网站,建议您使用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或者最新的360 Googl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