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概况
    书院简介
    院长寄语
    敬德理念
    学术委员会
  • 资讯
    书院资讯
    书院公告
    年度工作
    书院大事
  • 课程
    课程概述
    读经课程
    学术课程
    会讲课程
    研修课程
    游学课程
  • 讲堂
    敬德学刊
    书院讲堂
    人文手册
    课程报名
    文章投稿
    敬德学人
  • 成果
    学术著作
    荣誉称号
    表彰先进
    敬德文创
  • 专题
    书院教育
    学术论衡
    师道尊严
    礼乐人生
    家风家训
    敬德文丛
    敬德学苑
    时令节气
    敬德夜话
  • 图说
    图说敬德
    交通路线

专题

  • 书院教育
  • 学术论衡
  • 师道尊严
  • 礼乐人生
  • 家风家训
  • 敬德文丛
  • 敬德学苑
  • 时令节气
  • 敬德夜话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思政课”的价值研究

    莫丽梅“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强调突破传统思政课的时空边界和主体局限,整合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历史与现实等多元资源,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社会大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思想和实践智慧,可以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解决......

    时间:Oct 29, 2025 浏览:8
  • 传统文化在数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策略

    陈政宇 徐 楠元宇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等前沿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文创产品作为科技与人文交织的结晶,正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开辟崭新路径,赋予其顺应时代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从《山海经》神兽的3D打印艺术装置到敦煌壁画的沉浸式虚拟体验,数字技术正逐渐打破时空壁垒,......

    时间:Oct 29, 2025 浏览:13
  • 张静:古典诗词照亮现代人生

    作者:张静(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诗是什么?金圣叹曾说:“诗非异物,只是人人心头舌尖所万不获已,必欲说出之一句说话耳。”其实诗并非什么特别的东西,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特别想表达出来的,不吐不快的一种情感、一份关爱或是一段人生体悟。所以中国的古典诗词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

    时间:Oct 22, 2025 浏览:6
  • 戴和圣:君子何以“慎言”

    作者:戴和圣慎,有谨慎、小心之意,引申义则有忧虑、忧惧、务必、千万等。“慎”是一种心理状态,反映在人伦日常中,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当下,人们的话语行为受到高度网络化的影响,无论是时间、空间、方式,还是环境,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在言行获得更加多元、快捷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扰和压力,在我们的身边因为言......

    时间:Sep 24, 2025 浏览:28
  • 吴国武:大气、正气与家国天下

    作者:吴国武(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浩气:至大至刚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其中的“大”是非常重要的。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中指出:“言气,则先大。大,气之体也。”“气”跟“大”谁最先,他认为是大在气先,如果气不够大,气就不是他认为的气,所以他说“大,气之体也。”解决我们“小里......

    时间:Sep 15, 2025 浏览:32
  • 崔茂新:《论语·先进篇》“侍坐章”诠释

    编者按:崔茂新,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孔学文化行动”倡导人,“论语汇”公益文化社群发起人。本文为崔茂新教授对《论语·先进篇》“侍坐章”的诠释。曾皙,曾参之父,亦孔子弟子。知方,知礼义之道。吾与点也,我认为曾点说得也很有道理。本文乃《论语》全书最美的一章,夫子不仅把四子侍坐营造成......

    时间:Sep 6, 2025 浏览:76
  • 丁万明丨修己以敬:让“敬”的智慧照亮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丁万明“敬”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在先秦时期,“敬”观念的萌芽与发展经历了丰富的演变过程。在甲骨文、金文中,“敬”字多与祭祀活动相关,体现对神灵的敬畏。《礼记·曲礼》开篇即言“毋不敬”,奠定了儒家重视恭敬之心的传统。孔子在《论语》中20余次论及“敬”,将其从宗教领域引入人伦日用,但大多指待人......

    时间:Sep 3, 2025 浏览:41
  • 吴颖惠:从观念革新到场景落地,建设海淀“AI+教育”新生态

    (吴颖惠院长)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合理融入基础教育,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升教育品质,锻造......

    时间:Jul 24, 2025 浏览:104
  • 萧平 王巧生 | 良知与知识关系视角下王阳明对《论语》的诠释——兼论经典诠释的边界问题(上)

    摘要:王阳明在建构心学思想体系时特别注重引证早期儒家经典,其中《论语》被反复征引。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格物致知,为了证明向外物上探求天理是一种错误的道德修养路径,他区分了“良知”与“知识”,对《论语》中“多闻多见”“多学而识”“有知无知”等表述进行了重新解读,主张在闻见上做功夫不如在......

    时间:Jul 24, 2025 浏览:69
  • 萧平 王巧生 | 良知与知识关系视角下王阳明对《论语》的诠释——兼论经典诠释的边界问题(下)

    三、良知之外别无知在《答欧阳崇一》这封信中,王阳明着重解答了欧阳德关于良知与闻见之知关系的疑惑。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80)这一段是王阳明关于“良知”(德性之知)与“知识”(见闻之知)关系的重要论......

    时间:Jul 24, 2025 浏览:92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
  • 1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页,跳到第 页,
概况
书院简介 校长寄语 敬德理念 学术委员会
资讯
书院资讯 书院公告 年度工作 书院大事
课程
课程概述 读经课程 学术课程 会讲课程 研修课程 游学课程
讲堂
敬德学刊 书院讲堂 人文手册 课程报名 文章投稿 敬德学人
成果
学术著作 荣誉称号 表彰先进 敬德文创
专题
书院教育 学术论衡 师道尊严 礼乐人生 家风家训 敬德文丛 敬德学苑 时令节气 敬德夜话
图说
图说敬德 交通路线
敬德书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4 京ICP备14037087号-2 海淀敬德书院

为了更好的浏览本网站,建议您使用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或者最新的360 Googl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