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萌:助小龙自助——教育的精髓在于传承

时间:2025-04-23 浏览:15


作者:陆萌(北师大三附中)



一、缘起恩师,教育传承



我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一般,但特别幸运的是初二时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生物教师。她让我对生物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她的帮助下,我最后成功考上了师范大学的生物专业。毕业后我有很多的选择,但是我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母校,实现了成为生物教师的梦想。教育的精髓在于传承,我能否把这份教育理想传承下去,去影响更多的人呢?2012年,我接了新高二,第一堂课听完我的故事之后,小龙立刻说他以后也想成为生物教师,像我一样让教育继续传承下去。


图片



二、小小助教,教学相长



小龙主动担任了生物课代表工作,经常和我开玩笑地说:“老师,以后我就坐您旁边办公。”他经常找一些特别奇怪的问题来问我,还总是试着用生物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每每看见他,我总能想起上学时的自己。但他的成绩不理想,如何帮助他提升呢?

 

会考在即,我肩负了年级补弱的任务,小龙被我选为了助教,我引导他用概念图的形式把知识串联起来,有很多知识他自己明白却讲不清楚,因此他经常和我探讨教法的问题,比如“怎么教这个问题他们才能明白呢?老师,你看我这么说行么?”......我想出各种办法帮助他把课讲得越来越好。通过助教工作,他对待学习更加认真细致了,成绩也提升了很多。


图片



三、师大书香,心灵启迪



有一天,小龙特别神秘地和我说:“老师,我也想考天津师范大学。”我说“你家就在首都师范大学旁边,为什么不上首师呢?”他说:“老师,总听您提到您的大学,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大学。”我开始思考该怎么帮他圆梦呢?

 

基础薄弱的小龙,除了生物,什么都听不懂,这让他有一点泄气,表示要躺平,不想当老师了。我说:“明天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在小龙家长的许可和感谢中,我决定带着他去天津师大。到了之后,他满脸惊讶,迫不及待地跑进去,我跟着给他讲解,给他拍照。走到生物楼之后,他就明白了我的用意,我们上了楼,看了教室,他说:“老师,我回去会调整好自己,我会努力的,您放心吧!”心理学上常讲到“助人自助”,有些事情我们不能总是说服教育,包办代替,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可能更加重要,因为那样他才会领悟学习的意义和努力的方向。

 

回到北京之后,他恢复了学习的动力,热情满满地重新投入到课堂中。他的成绩进步十分明显,在鼓励的同时我提醒他要戒骄戒躁,我说:“你每次都进步一点儿,就有上师大的可能,我那时就是一点点进步的,不用管别人,每次就和自己比,进步了就好。”他体会到了付出的收获,也更加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四、证明自己,圆梦花开



高三第二学期,他不断地定目标,不停地努力,进步了很多,但是高考时他还是和三本线差了十几分。我以为他会崩溃,但他特别淡定地说要复读。“如果去外地,如果不选专业,你能上本科。”我劝导说。他说三本没有生物专业,他不会去的。他写了一篇长文,写了自己高三的收获,最大的便是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致谢中有一段是写给我的:陆萌老师,在这段时间里您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我的理想,您在我生命中的意义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在我难受的时候您会安慰我,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您会帮助我,在我感到孤独时您会说高三有您在。真的让我特别感动。如果我有机会当老师必定会跟我的学生们说当年我的老师……谢谢,真的很谢谢您。

 

我问:“你准备好了吗?”他说:“是的,老师,我开始得太晚了,但是我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的,我要拼一把。”他剃了板寸,注销了手机号,和我告别。但每周我还是能收到他用公用电话打来的电话,汇报一周收获,这种总结他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高考出分的时候,他兴奋地跑到学校告诉我他能上一本了!这次流眼泪的换成了我。

 

小龙考上了沈阳农业大学,他进步得很快,最大的进步是他不用问我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他会告诉我他怎么从刷试管开始进入实验室的,怎么认真锻炼身体打算为教育事业多干20年,他特别幸福于每天都和生物打交道。如今他已经是博二的学生了,他在本科就发表了SCI论文,用他获得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简历中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他的成长:李其龙同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双氢青蒿素免疫调节及其在抗疟机制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13篇(累计影响因子100分,包括中科院一区论文7篇)。

 

小龙把三万块钱的奖学金捐给了实验室,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去圆生物梦。他特别开心地说:“陆老师,我可以用自己挣的钱请您吃饭了。”我问他:“你还想当老师吗?”他坚定地说:“那必须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个教师的影响力或许是有限的,但当他的学生记住了恩师的教诲,在未来的某一天,站上属于自己的讲台,将当年老师带给自己的收获与鼓励讲给自己的学生时,这份教育的传承性将会一直流传下去,这便是教育的力量,这便是我与我的老师的故事,小龙与我的故事,我也坚信,这是未来小龙与他的学生的故事。




点 评:






读完陆萌老师这篇名为“助小龙自助”的育人故事,深深地被感动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陆老师是好老师,小龙是好学生。陆老师的教诲成就了小龙,小龙的成长也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陆老师,师生这种彼此成就可以说是立德树人的一层“高境界”。这一“高境界”的达成核心在“志”,“志”是育人全过程的“枢机”。陆教师有“育人之志”,学生小龙有“成才之志”,师生这段生命互动历程可谓“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堪为育人佳话。


教育的精髓在于传承,而这传承的最为紧要之处就是“立志”。陆老师与小龙同学的彼此成就,“立志”贯穿全程。这一点需要今天的所有老师关注并深入思考,知识、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成效也可谓显著。但引导学生从小立志、立人生大志并为之全力以赴实在是立德树人的“最为吃紧处”。正如王阳明先生在《示弟立志说》中所言:“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后世大患,尤在无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点评人:高峰(敬德书院)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