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时间:2024-12-06 浏览:85

二十四节气丨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日—8日。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物  候



鹖鴠不鸣

鹖鴠[hé dàn],古人又称寒号鸟,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寒号鸟不再鸣叫。表征昼短夜长。


虎始交

在古人眼中,虎和龙一样,似乎都是天气变化的源动力,正所谓“虎啸生风,龙腾云起”,老虎这时开始有求偶行为。


荔挺出

“荔挺”并不是荔枝,而是一种可以做刷子的植物。“荔”为马兰草,即马兰花,在仲冬雪季,万物凋敝的时候独独长出了新芽,顽强地生长出来。


图片


习  俗



大雪·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时节,北方许多地方降雪、封河,有冻雨、雾凇、冰河等浩大的雪景风光可观赏;在南方,也不时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景。


大雪·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当大雪节气到来,意味着离年关又近了些,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各种肉制品,该晒的晒好,该腌的腌好,是属于冬天的味道。


大雪·喝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liù zhou,农具,用石头做成,圆柱形,用来轧谷物,平场地)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大雪节气来临,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寒冷的冬天,喝碗热乎乎的红薯粥,美味又健康。


图片


诗  词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图片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图片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临清大雪》


清·吴伟业

白头风雪上长安,裋褐疲驴帽带宽。

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图片


图片

专栏

节日节气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