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开大道,美润童心!开设语文与美术融合课
作者:蔡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
(蔡红老师)
跨学科学习是指超越传统单一学科的视角,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在于解决复杂问题、形成作品、创生新知识。
基于对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特点的认识和对其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发现初中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共同的指向,都致力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跨学科学习的可行性和实践方法值得探究,这在跨学科学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设计、实践各种类型的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语文和美术融合课,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教学模式,它巧妙地渗透和融合了两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2024年5月,我作为语文老师和美术学科老师共同完成了跨学科主题研究课“诗情画意”。我的语文课学习主题是“丹青妙笔绘诗意——杜甫《望岳》”,美术老师的学习主题是“诗配画——杜甫《望岳》”。
语文课教学设计中,我把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尝试通过驱动式的学习任务“诗配画”,完成对诗歌的阅读鉴赏过程;通过互动交流,挖掘诗言志、画亦言志的主题,领悟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美术课的学习主题首先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支架。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一幅好的美术作品,是如何从审美观察、感受和审美体验之后被创造出来的;美术老师引领学生关注画泰山的不同绘画角度和呈现层次,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这都为我的学习任务的达成做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发布: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在2024年2月8日,举办了第十五届“诗圣文化节”,他们的主题是“诗传千古情,花重锦官城”。其中线上的“云游草堂”活动,计划在杜甫草堂以“诗配画”的形式展示他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
任务一:妙笔生花
请你作为活动的文字编辑,用文字描述一幅画面,助力画家画出一幅《望岳》诗的配图。
设计意图:这一任务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挖掘作品情感。在多幅画面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画面为诗歌配图并讲清楚理由。学生感受、理解语言文字,把抽象的语言表达趋近于具象化,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勾勒出画面,营造出意境。既鉴赏作品又加工作品,发展了思维,增加了审美体验。
任务二:争奇斗艳
请同学们汇报画面设计;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简要评价记录。
如果你是“云游草堂”活动的策划者,请任选同学汇报中的一幅或多幅作品评价画面设计。
设计意图:这一任务汇报中,学生关注到可以画第一联的远望泰山、也可以近观神秀与高峻、细看泰山的飞鸟、也可以想想象自己登顶俯瞰大地……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画面。
任务三:一枝独秀
如果你是“云游草堂”活动的美编,请在画家绘制的多幅配图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张,并简要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这一任务中学生发现,画中作者选择的物象、营造的氛围环境、呈现的画面角度可以是不同的,但是表现的作者的胸怀、人生的态度是要一致的。“乃知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 “诗言志”的含义是指诗歌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可以说“诗言志”“画亦言志”。给诗配画,就是展示同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节语文和美术课互相融合,指向了共同的学习主题,达成了跨学科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对他人审美活动的结果进行再审美,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推而广之,舞蹈、音乐、雕塑、建筑、戏剧、陶瓷等,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把对人生、自然、生活的思考融于艺术作品中的,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当我们的语文学习素材中出现相关的艺术形式时,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去进行跨学科学习。给跨学科学习提供更多元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丰富生活、改造生活,激发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美的追求。
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外活动中也能更好地实现。如创意写作与美术创作相结合,文学作品改编为漫画、插图,为文学作品设计美术形象、封面、书签、文创作品,为整本书阅读设计推介海报等。这些课外活动不仅可选择的形式多样,而且灵活,可操作性强;不仅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和创作实践,而且能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语文和美术学科在课后实践活动中的跨学科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学科中有很多适合语文与美术跨学科融合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对这些内容进行视觉化的呈现。比如,语文教材八下中的《诗经》两首,激发了我们对古人生活的探究欲望。《诗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请同学们结合对《诗经》的阅读,完成一次诗经风物展。
任务一:课后阅读《诗经》,感受诗歌“赋比兴”的艺术特点,发掘诗经中动人的艺术形象,并圈点批注。
任务二: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艺术形象,做分析和评价,给小组内同学介绍你选择的形象及其艺术特点。
任务三:结合你对诗经艺术形象的认识,选择一首合适的诗歌作品,为“诗经风物展”设计制作一个文创作品(书签、笔袋、玩偶、手办、装饰品等),争取完成一次“诗经风物展”创意市集的选品活动。
知识链接:文创作品是指文化创意产品,即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而产出的产品。文创作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和故事。它们可以是精美的文具、手办、创意市集等。文创作品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文学与美术碰撞,将美术的元素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教材中美术相关资源挖掘和利用,开展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以实现语文和美术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全面实现两大领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可谓是“文开大道,美润童心”,这也必将为初中语文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教思维”)
专 栏
敬德学苑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