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红:“挖”之有道,创新方式方法,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利用劳动教育资源

时间:2024-12-30 浏览:16

关红(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


图片

(关红校长)


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主要包括对学科教学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进行梳理和提炼;劳动教育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将挖掘出来的劳动教育资源有效地融入学科教学中。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


依托节日,拓展家庭劳动教育


学校利用节假日和居家学习期间,在原有分学段、分年级的家庭劳动教育清单的基础上,将传统节日融入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让家庭劳动焕发新的生机。在“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讲一讲”“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讲故事,书画展示,制作节日特色食物、用品等活动,在对传统节日了解更深刻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开展有创造性的劳动,丰富家庭劳动的内容。


结合时事,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


劳动教育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尤其要引导学生亲身尝试,感受劳动。学校开展各种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学校组织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为例,不少学生积极报名参与。这些活动是对学生的一次劳动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合资源,延续校外种植活动


在中关村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认养了双榆树公园部分绿地作为耕种课程实践基地。学校干部、家长志愿者、街道绿化队工人与学生、教师代表,每年都会开启农耕实践体验。2024年,参与成员从高年级的学生拓展到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学生,他们以自主报名的形式,轮流参与体验。从工具准备、种子采购,到耕种指导,学弟学妹们在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带领下进行学习、实践,顺利完成耕种任务。食堂工作人员会将学生们收获的作物制作成美味的菜品,供大家品尝。种植活动既让学生们体验了劳动的不易,也收获了劳动的快乐,让同学们更加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图片


丰富课程,研发校本食育课


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学校利用课后一小时的时间,开设厨艺课程。课程包括各类简单面点、菜品的制作,营养搭配知识以及蔬菜种植知识。在课程设计方面,学校汇总食堂工作人员和班主任及学生的建议,开展传统文化食育课程,内容既有季节性的糖葫芦制作,也有家常版的腌制泡菜。在课程带动下,学生在家中也积极行动起来,不仅掌握了基本技能,也了解了传统文化,更进一步拉近了亲子关系。


“五育并举”,融合学科教学


在数学、语文、英语、美术、道法等学科教学中,教师们也纷纷尝试融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助力“五育并举”。比如,《千人糕》一课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千人糕”实际上就是外形普通、口感平常的米糕。文中强调了“千人糕”的来源——米糕虽然普通,但其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所以称之为“千人糕”,告诉学生在社会大分工的背景下,将来的劳动过程更需要需要密切合作。


再如,在《Chores》一课中,英语老师将家务劳动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授劳动小技巧,带领学生制订劳动周计划单等。教师在授课后布置拓展作业,学生们联系生活,查阅资料,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先通过画一画、讲一讲,然后和家人一起完成一件物品或食物制作,并用喜欢的方式记录过程和感受,与同学交流。由此,劳动教育便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于生活的态度,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品质发展。


图片


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成效


一是提升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教师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引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了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这种认识和尊重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是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结合资源的利用和社会实践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三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通过挖掘和利用劳动教育资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劳动教育资源,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整个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


对未来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思考


未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如何更好地将劳动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二是如何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方案;


三是如何评价劳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效果和影响,以及如何改进和优化教育方案。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的研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可以为培养具有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教思维”)


图片

专    栏

敬德学苑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