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校家社联动 多主体育人 让思政教育在校园“活”起来

时间:2024-12-23 浏览:26

 作者:李伟(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


图片

(李伟校长)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善用“大思政课”,调动多种育人主体、多样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涵养学生大情怀,展现时代新人大担当。学校积极探索“大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校家社联动,共建协同育人大格局,让思政教育在校园“活”起来。


图片



一、学校主导,发挥育人主体作用



(1)开发校史这本最好教材


校史是“大思政课”最好的“教材”。培星小学是一所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部队子弟学校,建校70多年来,曾经的那些难忘的岁月以各种形式被记录、收藏在校史馆中。每年新生入学、新老师进校,学校都把他们带到校史馆,在一份份珍贵的文物、照片面前,讲述周恩来总理留下的“你们的工作很重要,革命需要接班人”的深情嘱托;讲述叶剑英元帅亲自安排运来砖石,为孩子们修缮学校的感人场景;讲述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校训时的谆谆教诲;讲述从培星校园走出的一位又一位国之栋梁……置身其中,师生被深深震撼的同时,红色基因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中播下。


学校还研发红史课程、开设微讲坛等,用校史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师生也由“相信”故事到“确信”其中的精神力量。


图片


(2)抓住教师这个关键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通过改进“青蓝工程”、重塑“头雁工程”,为老教师成立“星火工程”,因需关注,激发不同层次老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学校特有的“三圈文化”(淬炼专业能力圈、创建辐射引领圈和打造分层发展圈),为学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拔节提升积蓄力量。


学校党组织定期开展思政培训。开展五项承诺主题实践活动,发现“最美培星人”,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开展“党员先锋岗”,引领教师总结教育过往,反思教育得失,积淀提升大思政教育智慧。


图片


(3)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政教育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载体和手段,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学校积极上好思政课,并充分发挥班队会的作用,让学生成为班级微讲坛、班级辩论赛的主角。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体会,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学科教学中,我们不断加强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研究,深入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学科育人。


图片


(4)建设好课程这个重要载体


课程是大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土壤。学校整合优化三级课程,建立了“知行”课程体系。从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道德与修养五大领域全面建设。学校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重视学科整合,加强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打造校级、年级、班级的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突出课程的实践育人和整体育人功能。


图片


二、家长参与,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1)开放办学,协商共治


学校坚持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政策制定、活动设计、工程监督、文化创建,参与学校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共享快乐的亲子时光,不断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使其自发与学校“同向而行”。


学校还定期开展问卷调研,公布对外电话,畅通家校联系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图片


(2)走进校园,志愿服务


学校成立志愿助学服务岗,面向全体家长招募家长讲师团、活动策划师、服化道具师、乐考指导师、游戏裁判员等志愿服务者。特别是家长讲师团,为孩子们带来内容丰富的社会大课堂讲座。家长在志愿服务中加深了对学校、对教师的理解,主动携手,形成家校互助共育的强大合力。


图片


(3)家长学校,传经送宝 


结合家长的困惑与需求,学校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家长夜校,为家庭教育传经送宝。学校还培训了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导家长开展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研究。


图片



三、依托社会,凝聚教育资源力量



(1)挖掘社会资源


新时代的大思政教育需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思政教育实训基地,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学校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与周边科研院所、部队大院,共同建立实践教育基地,联合开设具有有学校特色的资源课程。


(2)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带领学生们走进军营、社区、大自然,不断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疫情期间,学校学生主动向支援防控工作的白衣天使、老师、志愿者献上鲜花慰问,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爱国卫生活动。疫情后,学生们以假日小队的形式,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为参观者进行志愿讲解;走进国家大剧院、西苑医院,消防中队等,寻访身边的时代英雄……这些活动让学生们有了深刻的人生体验,同时也强化了他们信仰的力量,引导他们立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远大志向。


如今,在培星小学这方小小的校园中,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横向协同的大思政教育机制,教育也呈现出有魅力的姿态。


图片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教思维”)


图片

专    栏

敬德学苑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