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步千年的赞歌《初踏黄金路》名画鉴赏

时间:2024-12-18 浏览:41

麦浪滚滚迎解放 笑语盈盈踏新程 赏《初踏黄金路》




—— 问题关注 ——


1.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场景,展现了哪些元素?


2.“初踏”、“黄金路”背后有怎样的情感和寓意?


3.这件作品在构图、形式和色彩上有哪些特点?


4.这件作品在艺术领域和历史进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图片

赏读作品全貌 感受作品内涵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初踏黄金路》

作者:李焕民  

年代:1963年 

尺寸:54.2×49cm  

画种:套色木刻版画

收藏单位:中国美术馆画面


内容描述:

画面上,三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藏族女青年,身着色彩斑斓、极具民族特色的藏族传统服饰,宛如三道流动的彩虹,点缀在金黄色的田野之上。她们的面容绽放着灿烂而真挚的微笑,那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喜悦,是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无限憧憬。她们手牵着三头健壮的牦牛,这些牦牛的头上装饰着鲜艳的大红花,显得尤为喜庆和引人注目。牦牛们步履稳健,背上满载着刚刚收割的青稞,那沉甸甸的果实是藏族人民辛勤劳动的最好见证,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丰硕成果。

金黄色的田野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波澜壮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金黄不仅代表了丰收的色彩,更寓意着藏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生活如日中天,充满希望和光明。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与近处的金色田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西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远的空间感。

整个画面充满了欢快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仿佛一首悠扬动听的藏族民歌,在耳畔轻轻响起。它传达出藏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关怀下,团结一心,奋发向前,共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过上了幸福、安康、美好的生活。这幅画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藏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深感激和热爱。


图片

鉴赏探究 经典文化

图片


图片

 绘画作者:李焕民



图片


李焕民(1930—2016)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之一),受教于徐悲鸿等艺术大师。毕业后赴解放区工作,后调入中央美院“美干班”学习。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委等职位。李焕民以版画创作著称,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和全国版画展中获奖。代表作品包括《藏族女孩》《织花毯》《初踏黄金路》等,其中《高原峡谷》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驯马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牌奖,《换了人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高原之母》获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二等奖。李焕民的艺术创作注重深入生活,坚信“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他多次深入藏区体验生活,与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图片

《藏族女孩》


图片

《织花毯》


他的版画作品以藏族题材为主,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藏族人民淳朴、粗犷的外形特征和豪放、自信的精神气质。在艺术风格上,他继承了中国版画现实主义的传统,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他讲究画面构成、黑白对比、块面组合和点线穿插等艺术手法,使作品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他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多次在国际上展出和交流,为中国版画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扬青稞》


图片

1.这幅画描绘了什么场景,展现了哪些元素?



这幅画深情描绘了西藏地区在丰收季节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壮丽景象,将观者的目光引向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金色世界。画面中,田野如同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铺展在天地间,几位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藏族女青年,身着绚烂多彩的藏族传统服饰,宛如几朵盛开的雪域之花,悠然前行。她们面带微笑,眼神中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那份从心底散发出的喜悦之情,仿佛能够穿透画面,感染到每一个观者的心灵。


在她们的牵引下,几头健壮的牦牛迈着沉稳的步伐,紧随其后。这些牦牛不仅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更是他们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它们的背上满载着刚刚收割的青稞,那沉甸甸的果实如同一块块金色的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甜美。这些牦牛的头上,还精心装饰着鲜艳的大红花,更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气氛。


图片

2.“初踏”、“黄金路”背后有怎样的情感和寓意?



《初踏黄金路》这幅画作,其标题中的“初踏”与“黄金路”两个词汇,如同两把钥匙,轻轻旋开了通往深厚情感与深远寓意的大门。


“初踏”,这二字仿佛一声悠扬的号角,宣告着藏族人民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勇敢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们摆脱了长久以来的束缚与压迫,如同破茧成蝶,初次踏上了自由与希望并存的新生活道路。这一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觉醒与蜕变。它承载着藏族人民对过往的告别,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渴望。在这一“初踏”之中,我们看到了勇气、决心与希望的光芒,它们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引领着藏族人民勇往直前。“初踏”:象征着农奴翻身得解放的新生。


而“黄金路”,则是一幅更为广阔壮丽的画卷,昭示了党领导下西藏人民美好的明天,传达出他们对党衷心拥护的心声。它铺展在藏族人民的眼前,引领着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黄金,自古以来便是财富、权力与成功的象征,而在这里,“黄金路”则寓意着一条通往幸福、繁荣与荣耀的道路。画面中的金黄色麦田,不仅是大自然丰收的见证,更是藏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辛勤劳动与不懈奋斗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条“黄金路”,既是对过去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它鼓励着藏族人民继续前行,用勤劳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初踏黄金路”,不仅是一幅描绘丰收景象与民族风情的画作,更是一幅展现藏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勇于探索、不懈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历史画卷。它传达了藏族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党的感恩与拥护,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憧憬。这幅画作,如同一首深情的赞歌,歌颂着藏族人民的坚韧与智慧,也激励着每一个观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与幸福。


图片

3.这幅画在构图、形式和色彩上有哪些特点?



画家在绘画时,画了多张草图,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构图、形式和色调。第一版确定了作品的主题内容;第二版确定了色调;第三版用速写的方式画出了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构图;第四版是最终的定稿,最后的版画作品就是根据这个版本制作出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构图特点:


(1)S形构图:这幅画采用了S形构图,“黄金路”启自右上角,向左下行进至画面1/3处折向右下,突然变宽占据了底边的全部。这种构图形式使画面结构丰满、生动,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还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2)空间美:画面巧妙营造出一种空间美。作为画面主体的藏族女青年,并非伫立在原地,而是一前一后沿着金色大道走来,生动、有趣,增强了画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层次感和深度,形成了流动灵活的空间美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形式特点:


(1)版画艺术:该画是一幅套色木刻版画,具有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李焕民运用了简练而利落的刀法,注重表现其力度和写意特征。这种刀法不仅使画面中的线条和轮廓更加清晰、有力,还增强了画面的质感和层次感。


在版画创作中,节奏感的把握至关重要。李焕民在《初踏黄金路》中巧妙地运用了节奏张弛有度的手法,使得画面呈现出和谐的秩序感和韵律感。无论是藏族女青年矫健的步伐、牦牛稳健的行进,还是麦田的波浪起伏,都仿佛在演奏着一首欢快的乐曲,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满足。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作品通过藏族妇女牵着满载青稞的牦牛踏歌而归的情景,表现了藏族人民初获丰收的幸福感。同时,画面中的金黄色调和藏族女青年的幸福笑容,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色彩特点:


(1)金黄色调:画面以金黄色为主色调,象征着丰收、美好与未来。金黄色调不仅与藏族人民丰收的喜悦相呼应,还给人一种温暖、明亮的感觉


(2)色彩纯净明快:金黄色配以藏红色,形成画面主基调,纯净而明快。这种搭配不仅使画面更加鲜艳夺目,还增强了感染力和表现力。


图片

4.这幅画在艺术领域和历史进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艺术领域地位:


(1)版画艺术的典范:《初踏黄金路》是现代画家李焕民创作的一幅版画,体现了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其刀法简练利落,色彩纯净明快,节奏张弛有度,构图巧妙,营造出一种空间美。该画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并荣膺封面,体现了其在艺术领域的权威地位。


(2)写实与写意并重的佳作:画家在作品中将客观物象与木刻语言进行转换,将体认和思考融于作品创作,营造了浑厚和辽远之美、富饶和力量之美。画面中的藏族女青年形象生动、逼真,同时又不失写意特征,展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获奖无数,备受赞誉:《初踏黄金路》荣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等多项大奖,是画家李焕民的代表作之一。该画受到了艺术界和广大观众的广泛赞誉,被认为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艺术佳作。


 历史进程地位:


(1)反映时代变革的力作:20世纪50年代末,西藏地区实施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使得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积极投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初踏黄金路》创作于西藏民主改革后,通过描绘藏族同胞穿梭于田间运送粮食的劳动场景,展现了藏族人民在新生活中的幸福和喜悦,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民族团结的象征:画面中的藏族女青年形象代表了整个藏族人民,她们的笑容和自信体现了民族团结和共同奋斗的精神。该画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3)激励人心的力量:《初踏黄金路》不仅是一幅描绘丰收景象的画作,更是一幅展现藏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的生动历史画卷。该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初踏黄金路》在艺术领域和历史进程中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它不仅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艺术佳作,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革、民族团结和激励人心的历史画卷。



图片

课程设计|毛肖晶

毛肖晶,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美术教师。本科毕业于中国美院,研究生毕业于清华美院。曾获海淀区“四有教师”称号,辅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比赛并多次获奖,获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辅导学生考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等优秀国内外艺术院校。承担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艺术》的教参撰写。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炎黄艺术馆、今日美术馆、798艺术区等地展出。



“致敬经典”美育云端系列课程

“致敬经典”美育云端系列课程是海淀区教科院美育研究中心在双减背景下推出的美育素养提升的通识性课程。课程目标是:1.了解经典艺术作品基本知识,鉴赏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课程内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影视等,选取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经典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依据艺术新课标文件精神,落实核心素养,丰富美育课程形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淀美育研究”)


图片

专    栏

敬德学苑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