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作者:董立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2021年夏天,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由敬德书院与海淀区美育研究中心共同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系列课程。本次课程内容可谓是异彩纷呈,包含了老北京建筑文化、当代玉石文化、博物馆文化、文房四宝、民间美术、四合院与胡同文化、北京园林文化、书籍装帧等,如此丰富的课程设置令人目不暇接、受益匪浅。 在开班仪式上,我们以最庄重的形式行拜孔子的礼仪,瞻仰孔夫子行教像,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不断温习夫子的教育智慧和行世风范,树立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 课程开始的第一讲,是由黄静主讲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老北京中轴线建筑文化,黄老师用她感性且诗意的语言带领我们追溯北京中轴线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中轴线上最具代表的建筑,还通过中轴线建筑为学员们介绍了老北京的文化特色。 第二讲是由唐笑老师主讲的玉石文化,唐老师以极有深度的研究者视角对中国玉石的产地、种类,玉石文化的萌生、玉石形制等做了系统且细致的讲解,令人赏心悦目、大开眼界。听完讲座后颇有感触的我,在笔记中这样写道:中国人对玉器的喜爱反映出中国先民的审美思想,这种审美又随着历史文化思想不断继承和改变。因此,玉也被赋予了中国人的传统天地观和人格祈望,“君子如玉”观念及象征“天圆地方”的玉琮可为其一证。 第三讲是由万璐璐老师主讲的博物馆文化与课堂教学,万老师以学术而具启发性的语言从政策参考与依据、案例分享、实践复盘、未来思考四个方面讲述了她带领的团队所做的博物馆课程的实践研究。其中《走近圆明园项目学习》案例体现了万老师团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其他学校开展博物馆课程具备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在这一讲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话:让学生关注博物馆,关注美,不是为了把任何一套试卷答到满分,而是当学生身处社会这个真实情境中,能够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感知美。能够有发现生活中的美,享受幸福人生的能力。这正是对习主席强调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思想的深刻解读。 第五讲是由儒雅的曾旭老师主讲的《文房四宝》,他以国画的概念为切入点,讲“文房”用具的“讲究”与“将就”。曾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讲解文房四宝的种类、规格,还带来了国画颜料的矿物原石标本,让学员们感受到了古人对文房用具材料使用上的巧思和智慧…… 作为一名书法教师,我平时即与笔墨纸砚为友,日日展纸作书。因此,在各种主题鲜明的讲座中,直接启发我继续关注和思考的就是曾旭老师讲授的《文房四宝》。曾老师讲到毛笔以软毫、硬毫、兼毫分类时,主要列举了羊毫、兔毫、狼毫、鸡毫等选料,并对他它们的性能做了一定的介绍。这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并产生了两个思考:一,除这几种常见的笔毫外,中国古代文人还尝试过哪些选料?它们的性能如何?二,毛笔笔毫的选材对书写有哪些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书写不同书体时,我们应该使用哪种材质的毛笔?带着这种思考,我查阅了较多资料,了解到除曾旭老师介绍的几种常见笔毫选料外,古人还选用过鹿毛、猪鬃、狸毛、马毛、茼麻、竹丝、蒙草、茅草等动植物材料制笔。由于历史沿革,其中有些毫类或植物类材料已被废弃不用,有些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猪鬃笔,笔毫刚健,可以弥补兔毫、狼毫等不能制作大笔的缺陷。明代书家丰坊在《书诀》中就记载了猪鬃笔的特性:“作大字石灰水浸猪鬃满百日,令刚柔得所,用为墨池。张温夫用羊须,久则滞墨;朱元晦用蒙草,不久即秃;皆不如猪鬃为正法也。” 由此可见,古代文人对毛笔的选料曾做过较多尝试。通过翻检古今论述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书写,得出一些简单认识:篆书、隶书适宜用羊毫或兼毫笔,因为它们蓄墨量大,伸缩性强,能表现线条的饱满和蕴藉感;行草书适宜用狼毫或兼毫,这是因为它们较硬挺,挥洒自如,符合行草书的流动、潇洒。楷书小字则用硬毫的狼毫、兔毫等,楷书中字和大字则用兼毫或羊毫笔。可以说,无论材料的选用还是书写时书家对笔毫的选择,均是先贤们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的经验,也正如曾老师所说的古人对文房用具的“讲究”。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本次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系列课程的学习,让我打开了视野,享受到美的熏陶,赋予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启迪了我继续追寻美的心灵,这是一次视觉审美和心灵成长的完满旅程。期待还能与你相遇!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1年夏刊>)
专栏 敬德文丛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