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景岩:把《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变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基地
作者:野景岩(北京中法实验学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青少年在当代社会变迁中遭遇的精神困惑和道德迷失。尤其对于初中的学生,受自身青春期迷茫与世界多元价值观的双重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正向支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所面临的问题,通常是具体的、生活化的,是针对每一堂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实时尝试与随时改进。本文将以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为例,尝试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课程逻辑脉络为明线,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暗线的“双线并行”策略。
《青春有格》一课,包括“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两个主题,用基本的规则和界限来规范青春生活,用积极的格调和品质来引导青春发展,是本节课的主要逻辑脉络。教材将这两个主题以中华成语的方式表述出来,仿佛给了授课教师以明确的提示:本节课与中华传统文化有诸多内在关联。因此,教师宜挖掘本节课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与本课相关的中华传统美德,可以作为串联知识的另一条线索。笔者在准备本课时,通过以下思路,力求整合知识逻辑和传统美德这两条线索: (1)导入环节 设计了“格中书画”活动,请学生在“方格”、“田字格”、“米字格”等不同形式的格子当中写字作画,查资料明确汉字“格”的写法、含义、典故等,体会“格”对行为的规范作用。在课堂伊始,就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2)“行己有耻”环节 首先,展示“广西男子周某齐不愿打工劳动,而犯盗窃罪受到法律制裁,却因不想打工的言论而一度走红网络”这样一个颇具争议的新闻事件,同时联系汉字“耻”的写法、含义和典故,鼓励学生评析周某齐的行为,讨论网民对此事的不同观点,帮助学生在争论中认识到:法律、道德等社会规则都是我们行为的底线,周某齐的行为和言论,在古今中外,都是违反法律、悖离道德的可耻言行。引导学生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学生通过对网民不同观点的讨论,明确青少年应当树立“学会独立思考、拥有知耻之心”的底线意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其次,与学生共同讨论2019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励行根以科技创新一雪前耻的事迹,将《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所表达的道德形象具体化、时代化、生活化,鼓励学生真诚面对自我,树立“闻过则改,知耻后勇”的道德意识。 最后,分享“疫情期间熊孩子玩手机游戏充值上万元”的案例,启发学生从中国传统“孝”的精神内涵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两个角度,思考、评价“熊孩子充值”的行为,激发学生主动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的良好精神品质。 (3)“止于至善”环节 选取抗疫少年英雄赵珺延的事迹作为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有时代感的探究情境。首先将赵珺延“平时乐于助人,很受小伙伴们的信赖,他一直以来都勇敢有担当,作为班长他能很好地为同学们服务,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事迹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相结合,引发学生对“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的认识,懂得善并非一日之功,亦不能刚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而是“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的过程。 其次,引述赵珺延“我已经是中学生了,我是中国人,这个困难时刻,尽我所能为国家出力,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的豪言壮语,同时展示诗人麦和幸所作的《上海抗疫小英雄赵珺延》:“口罩搜来隔千山,回家路比蜀道难。挺身历险踏波去,劈浪行舟载誉还。荀灌突围纾国难,甘罗出使为图斑。功勋自古少年立,托运小哥才弱冠。”一诗,引导学生体会赵珺延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中“荀灌突围纾国难,甘罗出使为图斑”的历史典故,帮助学生领会《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意蕴。学生在这样丰富的情境中自主探究,会自觉地把今天的抗疫英雄精神与传统道德情操联系起来,逐步作出我们中学生应当“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的重要思考,以此激励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自我完善的力量。 再次,选取“中小学生网课期间,趁家长上班而沉迷手机游戏,最后气病家长”等热点新闻,向学生展示“有人舍命战疫,有人玩命挂机,有人宅家奋进,有人沉迷游戏”等疫情中的众生相,并出示《礼记·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的,启发学生从自省慎独等中华传统美德出发,结合自己的认识评析社会事件,促使学生在争论中意识到:善是我们自主的道德修养过程,也是自发的对人生态度的历练,即使没有家长老师时刻督促,中学生也应当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身心、完善自我。 最后,通过抗疫小英雄赵珺延在搬运口罩途中困难而艰辛的经历,来印证《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到:赵珺延抵达上海机场后,吃力地搬运装满口罩的行李箱走的那五百米路程,是修身之路,是善良之路,是担当之路,是责任之路,是治国平天下之路。青少年当以修身为根本,主动培养我们中国人最美的家国情怀,人生朝“止于至善”的方向不断前进。 (4)小结环节 邀请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之后,从时政评析、传统名句阅读两个方面改写习题材料,通过适当改编一些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本节课所学知识。
二、以时政热点为出发点,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落脚点的“双点并立”策略。
在本节课的讲授中,笔者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将时政热点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既关注当下,又关注传统,达到“双点并立”。同时帮助学生用两只脚走路,一只脚立足于传统,从传统文化中感受道德传承、汲取精神力量;另一脚探索丰富且发展迅速的现代生活,使我国传统的道德精神、爱国情怀“走近时代”“活在当下”。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常态课教学,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时代发展的背景和趋势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教化功能,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视角更加纵深地理解当今时代道德楷模身上鲜活的道德形象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渊源。 在《青春有格》一课的教学过程里,自始至终都将时政热点与中华传统文化材料交织在一起,或同步展示以启发学生比较,或交替出现以促进学生思考,同时也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现代生活的时时处处,都能寻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都可以追溯到中华历史文明的渊源。这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传承中华文明血脉、自觉融合传统精神与现代理念、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打下基础。
三、以中考基本方向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双基并重”策略。
近年,北京市将《道德与法治》纳入中考考试科目,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程度和掌握水平,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更多地围绕中考“指挥棒”进行。但是如此,容易使教学过多适应考试,甚至压缩培育和巩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精力和时间。需要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北京中考命题中,凡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常常是学生的解题难点。 笔者在任教班级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语文课中没有学习过,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出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还有学生对有关传统文化的背景材料与道德与法治原理的结合感觉摸不着头脑。这提示学科教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当中,时刻注意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强化和培育。在《青春有格》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课堂小结时配合习题演练,改编了两道习题。一道题是以热点新闻“翟天临学术造假”为材料,请学生回答: (1)什么是行己有耻? (2)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第二道题是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中华古典诗词名句为材料,请学生回答: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语句中的“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格”?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做?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 (3)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延续了课堂上创设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情境,帮助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进一步的理解中,为提高中考解题能力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天然地生长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我们的心理与行为亦有浓厚的本土特征。因此,教育者应当尽力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塑造上,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把《道德与法治》的常规课堂变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基地。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0年秋刊>)
专 栏 敬德文丛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