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迅速发展背后的故事:在一起,飞更远

时间:2023-08-30 浏览:209


图片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是海淀北部地区的一所新建校,短短几年的时间,人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犹如一匹“黑马”闯入大家的视线。迅速发展的背后,是理念的引领,是团队的激励,是每一个人航人从未停歇的脚步和始终不变的追求。


马艳辉:稳抓课堂阵地 关爱师生成长


图片


马艳辉是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学副校长,主管小学部,她的管理风格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严管厚爱。严与爱都来自她每天的坚持听课。同事们常说“只要办公室看不到人,准是去听课了!”。


每个学期马艳辉校长能听近百节课,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听课目的:“我是去给老师和学生相面的,他们在课堂上的任何表现都能带给我思考。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师生发展的起点,我要把师生的视野带到课堂以外,让更丰富的课程来滋养每一位师生。”


课堂观察促进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在五年级下学期科学课有一章教学主题是“船的研究”,对于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制造船的材料进行初步学习,实验部分是用老师下发的橡皮泥做个小船子让它漂在在水槽里,随堂听课的马艳辉校长走进做实验的小组,近距离看学生的动手操作。听到组里一个学生说:如果能做个大船,我坐进去多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做中学、实践体验中增长综合能力不正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吗?马艳辉校长当下便决定要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很快她就召集科学、体育、美术、音乐教师,德育干部,年级组长共同进行跨学科教研,以端午校园“龙舟赛”为主题,让老师们构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研究已经在人航初见成效,在艳辉校长的带领下申报了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


关注细节提升教师幸福感和凝聚力。马校长自己不带具体哪个班级,但她是所有班级的兼职班主任,所有家长都有她的电话和微信,可以在她值班时面聊,也可以在任何时候电话或微信联系。遇到不明实情、情绪激动的家长,她永远冲在老师前面,将老师护在身后;遇到特殊学生,她总会和班主任一起与家长沟通,用自己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引导家长正视问题,配合老师,帮助孩子。



郭艳楠:深耕教育沃土 紧跟时代步伐


图片

“再渺小的星也能发光发热,再微弱的光也能汇聚璀璨星河。”这是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一年级数学组备课组长郭艳楠老师常年坚守在心里、贯彻于行动中的教育理念。多年来她一直致力成为学生追光路上的点灯人,以熹微灯火,点燃滚烫星河。她曾连续荣获海淀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四有”教师、“三八”红旗手、“四有”标兵等荣誉称号,多次参与市级、区级研究课、国培示范课、交流课、接待课等,多篇论文荣获全国、市区级一等奖。一节节智趣横生的展示课,一篇篇悉心打磨的文章,无不彰显了她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


今年,郭老师被安排到小一年级执教,这也是她数十年从教生涯中首次教授一年级,饶是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郭老师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但她没有退缩,而是紧紧抓住开学前的假期,充分了解“零基础”的“小豆包”们已有的知识水平,深入研读把握“新课标”的引领方向,重新认识教材,探究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有备而来”。


以《认识图形》一课为例,郭老师提前对孩子们进行了充分调研,依据详尽的学情分析,借助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实物模型,设计了3次分类比较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和感悟图形的特征。郭老师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又晦涩的数字与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一次次大胆的尝试,是生活中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和故事,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做中思,在热爱中探索,在快乐中收获。



李梦瑶:昂扬青春斗志 开启崭新征程


图片

2022年三月,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李梦瑶成功入职人航,开启了她作为教师这个全新角色的职业生涯。早在读书时,她便对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充满着期待与向往,宣讲会上,她被人航美丽的校园和先进的育人理念所深深吸引。毕业、面试、入职,一切都是想象中美好的样子……


一份北京市新任教师“启航杯”的比赛通知打破了她原本平静有序的工作。得知自己被海淀区推荐参赛的一瞬间,李老师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兴奋,她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希望能够为自己和学校赢得一份荣誉。可此时的她,还承担着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无时无刻不需要她的关注和照顾,所有备赛的准备都需要留到晚上孩子放学后进行。


“爱和力量需要传递”这是第一节班会课上她对孩子们说的话,没成想这句话也治愈了困难重重,状态不佳的她。许是看到老师的疲惫,孩子们经常偷偷把分发的加餐放到她的桌子上,旁边的小纸条上写着“老师,吃点甜的会变开心呦!”每一份爱意和希冀都不会落空,调整好状态的她一路过关斩将,从初选时的小组第一到决赛的一等奖,启航杯对她而言,是一场历练也是一种肯定。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正值人生黄金时期的她,力图不负青春使命,争做一名不断精进,勇担重任的青年先锋。



胡锐:打造智慧后勤 守护绿色校园


图片

“锥桶摆好了吗?一会班车到了注意加强引导”“这边‘学生安全通道’的隔离护栏还要再调整一下,注意给自行车和电动车留点位置,不要太靠外”“家长志愿者的背心以后记得叠整齐,个别有问题的要及时跟学校报备更换”……一大早,人航后勤主任胡锐老师就开始在校门口做各种日常事务的检查,以万全的准备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听库管华老师反馈食堂供应商食材入库情况,批示保安吕队长报告外来人员入校申请,确认维修班霍师傅为公开课教师提供的桌椅数量和位置,回复物业白经理发来的学生突发呕吐情况处理,和绿化班的杨师傅一起查看果树生长与维护,还有高压电工张师傅、消防中控员汪师傅、视频安防员王师傅、空调维保李师傅、中控室的贾师傅、宿管胡老师……随着学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胡锐主任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后勤员工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而我就是那个将大家串在一起的线。”于是,胡主任积极组织各个部门不断开会研讨,充分调研大家的问题与需求,推进人航智慧后勤体系的建构。


以“人航小应”app的开发为例,胡锐主任在联席会上向各部门负责人了解不同岗位对后勤工作的需求,并在小学、中学不同年级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当前后勤服务中的短板,最终将“人航小应”的功能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需求应答,二是应急预案的一键启动。“人航小应”正式上线后,便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与支持,人航老师们渐渐养成了遇到困难找“小应”的自然习惯。


如今,学校后勤建设已经基本建成集“一个系统,10大平台”为一体的学校“智慧后勤”系统。从物品采购领用、设备隐患报修到整个校园的照明控制都实现了线上操作,让每一位老师的需求都可以及时提交并迅速得到反馈。


领导班子丰富先进的管理理念,骨干教师追求卓越的榜样引领,青年教师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后勤团队事无巨细的贴心保障……铸成了人航“在一起,飞更远”的精神文化内核,推动着每一个人不断向前,也定将让人航这所学校走的更稳、更远。


来源:海教思维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