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丨杨柳:礼乐文化教育的教法探索

时间:2022-10-27 浏览:203

 

作者:杨柳(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从现实导入,勾连古今


礼乐文化教育的课堂容易出现课上的红红火火,但是对学生的触动并不大的现象。学生认为这些内容跟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推行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而,在课堂上用当代生活语境下的现实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勾连古今的时空,拉近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对增进学生对礼乐文化的亲近感十分有益。


亲近感和实用感使学生有了进一步了解礼乐文化的动力,可以为践行礼乐文化奠定良好的开端。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比较容易发生冲突的观念带动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让学生有充分的代入感,在“置身事内”的氛围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图片
图片


亲近经典,重视互动


经典文本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走进经典,亲近经典,让经典在自己的身上闪光,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礼乐文化的经典文本主要有《论语》《礼记》两本。在围绕经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广泛进行原典阅读,课堂上教师多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重视原典阅读的课堂需要改变常见的先由教师讲授某种观点,再引用原典予以证实,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可以充分借鉴翻转课堂的方式,将原典阅读任务放在课下,课上由小组代表阐述感受和观点,同学间讨论,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教学内容。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的具体环节,对礼乐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思辨会更加深入。

 

图片
图片


借鉴德育方法,提升道德践行能力


礼乐文化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需要充分借鉴德育方法,行为训练法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方法,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它是指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想要在学生中间确立合乎礼乐文化的道德规范需要反复训练,以避免行为表现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反复训练的礼乐规范的选择和制定过程需要成分发扬民主和自主,让学生认识到规范不是外部强加给自己的条条框框。同时需要建立公平而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长期的制度性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巩固道德知识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倾向于将内心的道德意识付诸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

 

图片
图片


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礼乐文化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认同再到道德践行的螺旋上升。任何道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都是主体道德自我建构的过程,不通过主体自身的价值体悟与接纳,任何道德真理都无法让学生真正接受,更不可能指导学生的实践。提升道德修养的前提是道德主体自发的道德发展需求。因而启动和激发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的动机是礼乐教育能够长期发挥实效的关键问题。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按照礼乐的规范要求,制定提升修养的标准和计划,鼓励学生制定程度适当,具体可行的修养目标与长短期规划。指导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表现。道德修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意志锻炼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鼓励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监控自己,肯定自己。让学生具备提升道德修养的连续动力,形成不断修身养性,审视自身行为规范的习惯。

 

《论语》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文化教育是培育君子人格的根基,能够涵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塑造学生优雅的言行。在中小学进行礼乐教育是奠基性教育,关注学生的人格、道德、规则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培养其仁爱孝悌之心、和谐相处之道,关注孩子友好交往能力发展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成长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些都是新时代开展中华美育教育的题中之义。期待通过坚持不懈的礼乐文化教育实践探索,让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更具有中国人风骨美的教师。在大美中国教师的培育下,礼乐文化的精神在更多学生的心灵深处沉淀,共同找回那份饱含君子气韵的泱泱华夏之美。


图片
图片


(节选自《敬德书院学刊》<2022春刊>一文:《以儒家礼乐文化为切入点推进中华美育教育》)


图片

专    栏

探    索

责编 |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