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读诗倡议书
清 明 ● ● 海淀区各中小学校: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春天的第五个节气,不仅是自然时序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这气清景明、莺飞草长的时节,让我们承继郊游踏青、赋诗言志、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永恒魅力。 现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向全区中小学校发出如下倡议: 1 探寻文化根脉,厚植家国情怀。以清明节为契机,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筑牢家国情怀。积极开展诗词诵读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经典作品的字里行间,感悟慎终追远的人文情怀,领会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 2 感悟文化内涵,赓续民族传统。帮助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通过学习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深入领会其背后的文化精髓。培育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与传承之志,让民族传统在新一代中得以赓续。 3 怀先辈颂新生,提升人文素养。鼓励中小学生在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经典诗词中,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歌颂蓬勃的新生力量。通过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4 亲近自然生活,体悟诗意律动。引导中小学生走进自然、贴近生活,亲身感受时令之美与劳动之乐。通过放风筝、郊游踏青、制作青团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体悟生命成长中的诗意韵律,让心灵与自然和谐共生。 5 发挥教育合力,营造诗意氛围。积极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完善协作机制。让老师、家长与孩子们携手度过一个诗意盎然的清明节,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6 创新教育载体,拓展传承路径。鼓励创新传承方式,推进先进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让清明节的文化与诗词以更生动、更有趣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生机。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5年3月20日 十首清明佳作 读诗正当时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