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学概念中,我们常常会提到“诗言志”,在诗学理论中我们又会提到“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对于这些概念和理论,我们很少详细考察它们的具体内涵及意蕴变化,所以终究是只知其表,照本宣科,而不能究其内里,化为己有。
2024年11月14日,北京语言大学王培友教授带来了课程第二讲:“诗言志”与诗歌的“中和”与“血性”。本讲从五个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一、诗言志:“志”的早期意义、发展流变和 “情志” 关系问题;
二、从西汉至唐宋时期的“言志”及“言情”诗歌书写;
三、从“《诗》教观”到“温柔敦厚诗学观”的审美变迁;
四、汉代到唐宋诸家对“诗言志”及“温柔敦厚”诗教传统的解构与重建;
五、宋诗“言志”与宋词“言情”的分途及宋词的审美主体取向。
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王教授总结了本讲内容,他谈到诗歌是用来“言志”的,这是儒家诗学观,这是中国诗歌史的主流和大脉。但其发展过程中,“诗言志”受到来自于民间、少数民族文化、时代风气和诗歌求异风尚的文化冲击,因此,不时泛起“言志”“言情”二条主线相亲、相杀的二律背反态势。也就是说,当诗歌“言情”过度,则必回归“言志”;而诗歌之“言志”如果推崇太过,则又必返回于“言情”。可以断定,中国古代诗歌的总体发展路径和所呈现出的面貌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出“言志”和“言情”的二律背反走向。至于宋代诗词在题材、主旨和诗歌风貌等方面的差异性,诗词所具有的“言志”或“言情”的文体功能分工,应该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本次讲座王教授参阅了很多文献,准备了三万多字的讲课文稿,通过对史料的详细梳理、分析,呈现给我们信息丰富、极具学术参考价值的课程内容。他对概念的辨析、对“言志”与“言情”的历史纵向考察、对“《诗》教观”和“温柔敦厚诗学观”的理论区分、对宋诗宋词题材和表达方式等不同的案例分析,融哲学、儒学、理学、诗学等内容于一体,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收获,且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研究的方法和思维!
王教授还与学员们分享了他的治学经验。他谈到,理学家邵雍讲: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理学家程颐讲:学不至于道,不可谓之学。程朱学派把问学、治学,视作“格物致知”或“格物明理”的重要路径。明道求理,以全德养性,是问学的最终目的。广见闻、启新智,只是学之下者。
初为广见闻、启新智。终是明道求理,全德养性。愿我们的学员敬德归来,收获满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