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红色经典《转战陕北》名画鉴赏
《转战陕北》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1.《转战陕北》描绘的是怎样的历史事件? 3.画家为何没有把千军万马都画出来? 4.《转战陕北》的绘画创作历程。 5.《转战陕北》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品名称:《转战陕北》,纸本设色,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者:石鲁 时间:1959年 尺寸:横216厘米,高233厘米 画面内容描述:该画是一幅以大景山水为主的革命历史画。它以气势磅礴、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为背景,画中毛主席置身于雄浑壮观的高山之巅,一个简略的侧影,迎风伫立,面对壮美的黄土高原眺望凝思。巍峨的山体仿佛集聚着一股沉厚待发的力量,巧妙的空间建构,给观者以无尽的联想,仿佛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壮美史诗。 作者简介:石鲁 石鲁(1919年-1982年),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县人,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15岁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临习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鸟,摹写扬州画派及吴昌硕等人的绘画作品,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其早期绘画风格偏于写实,用笔坚实谨严;后期画风奇崛劲健,常以华山、荷花为题,笔力纵恣雄豪,其绘画犷率、硬朗,有“黑、重、怪、野”之喻。他的画作反映中国革命题材居多,代表作有:《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渡》《山区修梯田》《东方欲晓》《家家都在花丛中》等。石鲁一生笔耕不辍,开创性地以全新角度去理解生活,用极富传统文化精神又独具创新手法的中国画作品震惊画坛。 1. 《转战陕北》描绘的是怎样的历史事件? 在百年党史上,“转战陕北”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947年春,国民党以20多万人的兵力向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当时,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仅为1.6万余人,双方兵力极为悬殊。党中央和毛泽东高瞻远瞩,决定转战陕北,以牵制敌人。考虑到中国共产党熟悉陕北沟壑地形的优势和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拥护爱戴,毛泽东带领战士们与胡宗南展开游击战,最终战胜敌人。整整一年零五天,党中央和毛泽东始终驻留陕北与敌人周旋,曾多次遇险,几度与敌人擦肩而过,即便在最危险的时刻都未曾渡过黄河,离开陕北。最终兑现了“不打败胡宗南,不过黄河”的豪迈革命誓言。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毛泽东曾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2. 画面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转战陕北》局部 画中的背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身旁有行进中的战士和战马,在转战陕北的路途中,毛泽东雕塑般雄立于众山之中,令人高山仰止,人物虽小,但形神兼备,十分突出,真实地再现了毛主席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指挥若定的泰然气派和伟人的风采。 石鲁曾经回忆:“转战陕北,我是参加过的。当时,毛主席刚过去,我就去了,看到沙家店的人很高兴,说看到一个骑马的人过去了。碰到秦川同志,他说主席刚过去。”石丹认为,在创作过程中,“石鲁一定是在内心回顾过当年毛主席、党中央与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周旋于那苍莽的黄土高原之上、深沟大壑之间的情景,重温过当年行军途中的感受,联想起昨天、今天和明天”。可见,石鲁对陕北延安、对革命领袖、革命战士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3. 画家为何没有把千军万马都画出来? 《转战陕北》局部 画面中,毛泽东的身后只有一二人马,略显单薄。但千军万马就藏在巍峨的山体后面,藏在观众的审美想象里,艺术化地藏在军事家的运筹帷幄中,这是石鲁对绘画中“藏与露”的绝妙处理。谙熟中国画创作精神和转战陕北战斗精髓的石鲁,将艺术表达与革命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石鲁在多与少之间选择了少、在露与藏之间选择了藏,以艺术的语言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胜利法宝。石鲁仿佛是用游击战的战术揭示了这幅画的灵魂,于是人物形象越少,想象空间越开阔、精神力量越强大。石鲁称这种手法为“间接表现”与“容量的探索”。这种处理匠心独到、耐人寻味,巧妙地展现了领袖的胸襟抱负和豪迈自信。 4. 《转战陕北》的绘画创作历程 图1石鲁《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一》 纸本钢笔,纵15厘米,横20厘米 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2 石鲁《转战陕北创作稿之三》 陕西雕塑家马改户曾见证过石鲁《转战陕北》草图的创作过程。他说:“起初他画了很多草图,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记得大多是一些情节具体的转战场面。人马很多,有领袖人物,有战士、警卫员,有马、担架。不是爬山,就是蹚河水(图1)。生活气息虽然很浓,但大家感到不够理想,他自己也很不满意。有一段时间,我们由于构图定不下来都非常着急,而他却整天跑琉璃厂、故宫等处看古董、古画,不再画构图了。大家都很紧张,而他却显得好像格外消闲。突然,他关门不出,不和人来往。不几天,他拿出了一幅很不一般的构图。大家都感到挺有意思。他说:‘我要通过下一盘棋的艺术效果来表现毛主席的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伟大主题。’”石鲁将转战的具体场景转化为一种壮阔山河的抒情表达,在高耸峭拔的黄土山塬上,毛主席的形象背手而立,坚定从容地望向远方。这便是石鲁为《转战陕北》创作的草图(图2)。石鲁这次的创作跳出了叙事性绘画的固定思维模式,要体现国画的表现性、抒情性,要把大自然人格化。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他提出了一个构图设想: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不是人海战术,不去直白地解释事件,而是从历史上思索,从情感上迸发,用陕北地貌体现人的精神。 图3 石鲁《转战陕北创作稿之四》 纸本钢笔,纵10厘米,横7.5厘米 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4 石鲁《转战陕北水墨稿之五》 纸本水墨,纵36厘米,横30厘米 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5 石鲁《转战陕北色稿之四》 纸本水墨设色,纵22厘米,横10厘米 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其中,毛主席形象的塑造是《转战陕北》创作的重心。他请雕塑家好友马改户按照他的意思,塑造了一件毛主席背着双手的小型全身像。石鲁对着石膏像和小泥稿画了很多写意性的侧面速写。他睡在画室里,全神贯注地反复推敲毛泽东的形象气质。直到有了十分的把握,一口气几笔落下,一个经典的伟人形象就此诞生。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一幅完全用新的笔墨语言、构图方式、形象造型创作的绘画就这样诞生了! 5. 《转战陕北》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转战陕北》创作于1959年,是石鲁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此画构思非常独特,表现了中国革命百折不挠的深远精神意境,石鲁用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石鲁在这幅画中采用了间接描绘的方式,核心的表述还是叙事性的,但画面的主体构成却是山水。他通过描绘西北的壮阔山水,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把观者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情景之中,激发了观者的联想。在石鲁的画面上虽然看不见千军万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大山大壑间隐藏着千军万马,画家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面。 这幅画在空间处理上融合了高远和深远两种方法,通过独特的构成方式,塑造了毛主席的革命胸怀和英雄气概。画面的近景是高远法,山体巍峨雄壮,用了纪念碑式的构图方法,再加之笔墨十分厚重,给人以崇高伟大的感受,衬托出了毛主席雄才远略、气吞山河的伟人形象。近景山体上竖直的墨线压住厚重的色调,显示出直冲云霄的势头,而这种势头又被长短不一的横线多层次地截断,遏制了上冲的感觉。画面在山体中就积聚了一股沉厚的待发之力,而位于中心位置的毛主席侧立像则是一条未被截断的竖线,所有蓄积于山体中的上冲力在这里得到了爆发,人物所占空间虽小,却有天地一人、统领山河之气魄。人物设置偏向画面的右侧,又面向画外,这样就将画面之势引向画外,冲向更广阔的天地,形成画面宏大的精神气度。远景以深远法构图,由浓而淡、再浓再淡的墨色,使画面向远处无止境地延伸,创造出辽阔的意境。这样高远和深远的结合,在横与纵的空间中,以有限的画面表现了无限的意境,使这幅作品具有了雄健博大的风神气度。石鲁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创造性,把这一原本壮阔的自然形式转换为艺术形式,使《转战陕北》意境开阔、气势逼人,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经典。 《转战陕北》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区别,它是人物画,人物在画中所占比例却很小;它是山水画,却明明表现的是人物的精神力量。石鲁以宏大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他记忆中的毛泽东从容地转战于陕北黄土高原真实的革命历史。画面中阔笔大墨的墚塬,塑造出群峰簇拥的效果,有震撼心灵的崇高之感。 毛泽东伟岸的身躯屹立于众山之中,令人高山仰止,领袖的背影气定神闲,望壮阔山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回味无穷。 课程设计|张震 张震,北京市育英中学美术教师,北京市育英学校美术教师。课程研究论文曾获得北京市《京美杯》一等奖,美育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在海淀区《风采杯》中学教师课程设计与课堂实录中多次获奖。课例被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收录。撰写论文多次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期刊。录制“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课程资源,参与多个国家、市、区级研究课题。 “致敬经典”美育云端系列课程 “致敬经典”美育云端系列课程是海淀区教科院美育研究中心在双减背景下推出的美育素养提升的通识性课程。课程目标是:1.了解经典艺术作品基本知识,鉴赏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课程内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影视等,选取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经典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依据艺术新课标文件精神,落实核心素养,丰富美育课程形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淀美育研究”)
2.画面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