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之余,还干了这件大事!

时间:2024-09-06 浏览:41


贵州灵博山深处,一座古老的象祠静静伫立。作为中国唯一现存的象祠,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承载着一段段传奇的故事。  

象祠,是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在古代传说中,象曾多次企图谋害舜。舜却不计前嫌,即位后还封象为有鼻国君,最终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了象。  

象祠之所以有名,就不得不提到阳明先生王守仁那篇流传千古的《象祠记》。王阳明在文章中写道,人们为象立祠,实则为了纪念舜的德行,即所谓“爱屋及乌”之意。  

提出“心即理”、倡导“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在明朝276年的历史里,犹如一道璀璨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当时的明朝,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象祠记》亦因被收录进《古文观止》而广为流传,成为了经典范文。然而,文章开篇的“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由于没有明确指出灵博山的具体位置,使得象祠的所在一度引发诸多争议。

那么,象祠究竟在何方?答案就在贵州黔西!






图片

▲位于贵州省黔西市素朴镇灵博社区的古象祠。(作者供图)


图片

▲贵州修文县阳明文化园。(地道风物 唐哲 摄)




王阳明与水西的不解之缘



黔西,在古代属偏远之地。王阳明会为这里的象祠动笔作记,与他惊险坎坷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刘瑾在朝堂上独揽大权,胡作非为。时任南京户科给事中的戴铣等 20 余名大臣,联名上疏弹劾,要求惩治以刘瑾为首的“八虎”。怎料,这些上书大臣随即被逮捕入狱。时任刑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为戴铣等人鸣冤,却因此触怒了刘瑾,惨遭四十廷杖,贬谪贵州龙场驿。 


一路上,王阳明历经千辛万苦,多次险些命丧刘瑾安排的追杀,终于在明正德三年(1508 年)的春天,辗转抵达了龙场驿。


图片

▲王阳明画像(图片来源:人民网)


龙场驿属于“龙场九驿”之一,坐落在今贵阳市修文县境内。这“龙场九驿”,乃是明朝那位赫赫有名的奢香夫人修建的。   


初到龙场驿时,王阳明仿佛置身于一片荒蛮之地,四周皆是崇山峻岭,环境险恶。为了活下去,他带着两个仆人开垦荒地、种地砍柴、挑水做饭,有时甚至要上山采摘野果来填饱肚子。即便生活如此艰辛,劳作之余,王阳明依然不忘潜心读书、修身悟道。  


渐渐地,当地的少数民族了解了这位从京城来的“大官”。他的和善与谦逊,迅速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与同情。他们看到王阳明居住的岩洞阴冷潮湿,便自发地组织起来,砍树割草为他新建了几间茅屋,还耐心地向他传授种庄稼的技术。


图片

▲位于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阳明村龙岗山上的“阳明洞”。(图片来源:修文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龙场驿正处于贵州彝族土司安贵荣宣慰使的辖区,安贵荣是西南彝族“六祖”默部落水西第七十四世君长、奢香夫人的第八代孙。王阳明被贬谪到龙场驿后,安贵荣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的传闻,心中对他充满了敬重。   


一开始,安贵荣主动派人送去米、肉,还派了帮忙挑水、砍柴的人,但都被王阳明婉言谢绝并退回了。后来,安贵荣又派人送去了金帛、鞍马、柴、米、炭、鸡、鹅等物,王阳明实在是被这份盛情所打动,便接受了两石米和柴、炭、鸡、鹅等物,而将金帛、鞍马等贵重礼物退回,并满怀感激地写了一封《谢安宣慰书》。这便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阳明致安贵荣“三书”中的第一封。


明正德三年,安贵荣因征香炉山立下战功,朝廷对他进行了封赏,可他却嫌封赏不够丰厚,想要上疏朝廷请求更多赏赐,并且奏请减去龙场诸驿。王阳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写下了备陈利害得失的第二封信——《贻安贵荣书》。在信中,他言辞恳切地强调:“凡朝廷制度,定自祖宗;后世守之,不可以擅改。”并且进一步阐述了要求减驿可能带来的危害。安贵荣收到信后,打消了上疏请功和要求减驿的念头。   

同年,贵州宣慰同知宋然所辖的水东发生叛乱,两万人将红边(今贵阳市乌当区)围得水泄不通。贵州督府命安贵荣出兵平乱,安贵荣一开始拥兵观望,直到督府三次发檄文催促,他才勉强出兵。红边之危刚刚解除,安贵荣就擅自撤兵,导致红边再度陷入危险之中。王阳明赶紧写下第三封信——《又与贵荣书》,劝说安贵荣再次出兵解围。正是因为王阳明的及时规劝,才让安贵荣避免了被革职甚至杀身之祸。


王阳明致安贵荣的“三书”,不仅见证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是王阳明与水西各族民众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生动写照。




王阳明为什么会写下《象祠记》?



明正德三年,水西的各族群众恳请安贵荣出资翻修象祠。象祠修好后,安贵荣满怀诚意地恳请王阳明为象祠作记。当时正处于人生低谷的王阳明,不仅在人格上得到了安贵荣的尊重,更在生活窘迫之际获得了安贵荣的诸多照顾。内心对安贵荣和水西民众充满感激的王阳明,欣然答应了这一请求。  


明正德四年(1509 年)早春,为了将《象祠记》写得出彩,王阳明渡过六广河,前往黔西境内的灵博山,观看翻新后的象祠。那乍暖还寒的早春气息和沿途的美景令他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了《六广晓发》:


    初日曈曈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

    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

    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

       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   


在这首诗中,六广河畔那温暖亮丽的朝霞、雨后清新惬意的景象跃然纸上,古树白鸟与青崖人家共同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妙画卷。


诗中对六广河风光的真情吟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水西从身体到心灵的融入与认同。这,便是他创作《象祠记》的感情基石。   


心中的万千情感汇聚于笔端,于是便有了《象祠记》中的文字:“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在象的封地有鼻(今湖南省道县境内),象的祀庙都被唐朝人彻底拆除了,那水西为何还要重新整修象祠呢?    


《象祠记》中接着写道:“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意思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被感化的人。唐代人毁掉象祠,是因为象前期的大奸大恶;而水西苗彝群众建祠祭祀象,是依据象痛改前非、功大于过的后期表现。王阳明充分肯定了水西民众保护象祠的举动,高度赞扬了祭祀象的文化意义。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这个核心观点清晰明了,这也是王阳明创作《象祠记》的思想根源。被贬谪到龙场的这段特殊经历,成为了他“良知说”形成的重要土壤。尽管王阳明直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才正式提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但学术界普遍认为《象祠记》中已经蕴含了“致良知”思想的萌芽。



灵博山的深情呼唤从未停止



据《黔西县志》记载:黔西象祠大约建于隋朝。象祠建成之后,每年苗彝群众都会登上灵博山虔诚朝拜。明朝正德初年,安贵荣应水西各族群众的请求,翻修象祠,并请到了大名鼎鼎的王阳明撰写《象祠记》,这篇经典名作赋予了象祠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令人惋惜的是,安贵荣整修、王阳明作记的象祠,在清康熙四年(1665年)吴三桂“剿水西”时不幸被毁。   


2012年秋,由企业家慷慨解囊斥巨资修复象祠,2013年夏主建筑顺利落成。


该景区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概括起来就是“一祠三馆,九龙八景”。“一祠”即象祠;“三馆”即水西馆、阳明馆、养心堂;“九龙”即九龙山的九条山脉;“八景”即九龙阁、灵博寺、阳明书院等。    


2015年5月,象祠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 9月,贵州省委宣传部等发布“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线路,象祠正式纳入“阳明·问道十二境”之“水西论象”。


在岁月的长河中,灵博山的深情呼唤,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文化的召唤。如今,象祠景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感受历史的脉动、沐浴文化的光辉。


来源:道中华公众号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