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人文精神的涵育及路径探索
刘家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人文精神不但可以滋养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活力与文明创造力,也可以涵养社会和个人的凝聚力、向心力。
立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坚持弘扬人文精神,创新优化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把握强化服务与良性治理命脉。这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守正创新、扎实推进“两个结合”的应有之义,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涵育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涵育人文精神,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满足管理工作中“人的需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普遍规律、坚定追求的人民立场,具有穿透历史时空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指明了社会前进方向,反映出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它既是我们伟大的认识工具,也是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涵育人文精神,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捍卫者和宣传者,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与方法论原则,因时因势面对教育过程、活动与对象。
高等教育教学作为塑造人的教育活动,必须在尊重人的主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才能满足教育对象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学校学生党支部要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为高质量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学校管理者要对红色文化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在多方面的协助下,携手前行。同时,成立“红色文化资源调查小组”,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红色文化资源环境”营造计划,从资金、场地、人力、物力等多个层面保证红色文化的传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把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做得更好。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涵育人文精神,必须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营养与素材,提升管理工作的人文情怀与人文魅力。
一方面,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具备贯穿历史、包罗万象、内涵丰富的特征。与西方文化与学术话语下的人文精神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民为本、仁爱和谐、自强不息、勇毅勤勉、崇礼重责……它更能代表中华儿女的精神气质与道德操守,也更符合当代社会精神面貌的发展需要与维护话语安全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中传统美德与优良品格的思想基础,必须善用之、勤用之、在实践中一以贯之。
另一方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温情、性情与格调,其要义在于提升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彰显重人本、讲仁和、求共识、谋共赢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理念。这不仅可以使教育主体在事务性活动中接受“再教育”,更好地涵养品格、化解分歧与增进共鸣,也可以为教育客体营造愉悦和谐、尊重礼让的环境,推动各项教育活动的有序运转与良性发展。
学校要从理论、现实、历史等多个方面,对红色文化基因进行深入挖掘,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管理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既要有理论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内容,也要将其融入生活中。另外,要充分发挥大学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校社团活动,使学生切实接受和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学习中来。利用重要节日的契机,开展具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涵育人文精神,必须把握强化服务与良性治理这条命脉,在人文精神滋养中把握服务与治理的辩证关系,加快实现教育从管理到治理转变。
一方面,强化服务,既是当前高等教育转型所需要增进的意识原则,也是一项需要扎实推进的行动目标,这就需要从加快制度创新以明确权力界限、完善责任清单以提升服务能力、革新服务理念以提升服务效率、打破部门障碍以完善服务格局四方面协同发力。四方面要素只有在设计实施中贯穿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人的需要,才能推动服务走深走实。
另一方面,转“管”为“治”是事业发展战略与思维上的一次变革。管理强调赋权,治理则强调规则的遵守,是各种制度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在完善各类制度框架、理性协调各方利益、推动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等诸多方面下硬功夫,推动教育各要素各环节各主体为共同目标发力,实现过程性的管理向合作性的治理转变。而人文精神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凝聚合力、化解分歧、增进理解、促进共识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文精神既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精神基础,也是促进改革良性有序推进的重要工具。
新时代呼吁新风尚,新风尚创造新境界。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涵育人文精神,有助于高等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有助于不断凝聚合力解决自身发展难题,持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人文精神涵育的有效可行路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系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来源:中国文化报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