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教育思想

时间:2016-09-22 浏览:1091

    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一般来说,历史文化积淀越深厚的地方,教育事业越发达,人们尊师重教的热情越高!眉县自古就有全民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说起这个优良传统,就不能不提到张载这个历史文化名人。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他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生于长安(今西安市),后因葬父于眉县横渠(今眉县横渠镇),所以全家定居在横渠,世称“横渠先生”。


    张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曾经在眉县横渠创立横渠书院,一面讲学一面著书立说。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认真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体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以变化气质。具体来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的任务和作用


    中国的儒家历来都注重从人的本性来说明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表述各不相同。孔子说是“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说是“人性善”;荀子说是“人性恶”;西汉时期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又把人性分为三品:“圣人之性、斗霄之性、中民之性”。张载是北宋时期的大儒,他对教育的人物及作用的认识是同他的人性观紧密联系着的。他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认为天地之性虽善,关键在于“气质之性”的转变。他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的气质各不相同,有的偏于刚,有的偏于柔,有的偏于缓,有的偏于急,有的有才,有的无才,都是气质之偏。他还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善反”就是指教育的作用,就是说要通过教育把气质之偏转化为“天地之性”,这就叫做“变化气质”,也就是教育的任务与作用。至于如何做到“善反”,他认为第一要“尽性”,第二要“成性”。把已有的“天地之性”保存而尽量发展起来,谓之“尽性”。用教育的力量把后天的气质之偏去掉,以恢复“天地之性”,谓之“成性”。他的这个“善反”的观点对后世重视后天的养成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张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并且将其与人性的完成同等看待。他说:“大人成性则圣也化,化则纯是天德也。”因此,他主张通过穷理尽性而达到“穷神知化”,先是究尽万物中的天理,然后由尽物性而达到尽人之性,达到与天性合一的至诚之境,进而达到穷神知化而至于命,这样便完成了道德修养的最高使命。那么,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啥呢?张载认为,就是要学古礼,恪守古礼。在他看来,所谓的古礼,就是“天地之礼,自然而有”。“礼所以持性,益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同时,张载还强调:“学礼则便除去了一切当时习俗之缠绕”,然后“便自然洒脱”。他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认为有志于学者,不论气之美恶,便可以最终达到目标。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荀子曾说过“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而张载正是继承了孔子和荀子这些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难怪人们称他是北宋的五大儒家人物之一。


二、教育的目的和途径


    张载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必圣人而后己,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弊也。”他认为只有“圣人”才具有天地之性的最高尚的人格,因此“立人性”、“学所以为人”就是他的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力争使学生能够变化气质,学习圣人的修养。既然张载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变化气质,那究竟如何来变化气质呢?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第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他说:“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每天能得到良师益友的教诲,那么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成为贤者,到了成性的时候,则气质之偏无从胜过了。他的这个观点和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个儒家代表人物的如出一辙,孔子就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至于“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更是妇孺皆知了。


    第二、学生自己要有志于学习。他说:“志一亦能动气”。这里的“志一”,就是“志向专一”的意思,学生本人的志向如果能够专一,则气也能随之而转移。如果学生本人能够树立雄心壮志,有志于学习,并且努力地学习《论语》中的为人之道,,通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就能逐步的改变气质之偏。他的这个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是完全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中国人也都熟知这样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第三、学习圣人应从学礼开始。张载对弟子提出了“知礼成性”和“学为圣人”的要求。他说:“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全好。”他特别提出学者先学礼的主张,以此作为变化气质的主要途径。他主张一个人既要有高深的学问,又要谦恭合礼,把礼当作个人修养的一个标准,所以他把礼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即尊礼、贵德、乐天、安命,就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纲纪、家庭的人伦关系,严格加强个人的情操品德的修养,要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一切事物和自己所处的境遇。


张载祠.jpg


三、张载的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张载说:“教人者必知治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这就是说:学业有深浅和难易之分,教师不可不知;学生的具体条件也有差别,教师也不可不知;教师从学生学习的难易,就能知道学生的禀赋有好与差的分别,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二)教育学生要立志求学

    张载认为,教师要在学生求学之前,就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发奋为学。他说:“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向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他还说:“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立志也不可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他的这些言论都是强调立志对为学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树立雄心壮志,明确求学的方向,有了远大的志向,才能在为学上不怕困难,坚韧不拔。


(三)教育学生必须重视“力行”

    张载说:“行之笃者,敦笃云乎哉,如天道不已而然,笃之至也。”这里的“笃”有“努力争取”的意思,“笃行”即“力行”,“敦笃”就是“奋发图强”。在他看来,要真正做到“笃行”,就必须像天道的运行不息那样,才可以说是力行之至。他认为学即能力行,才是好学之徒,而力行还必须出于自然,不待勉强而为之,所以他又说:“闻斯行,好学之徒也。”


四、张载关于学习方法的观点


(一)、学习必须自求自得

    张载说:“观古人之书,如探知于外人;间朋友之论,如闻隔墙之言,皆未得其门而入。”在他看来,学习不能死学,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否则仅仅只是读古人的书籍,或者仅仅只是听到朋友的议论,就一味的迷信,那就好像一个人只听隔墙的话语,虽然得到很多信息,但终究不是完全正确的。


(二)、读书必须穷理

    张载认为:“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在他看来,读书必须穷法理,穷理则必须精思,只有在精心的思考之后,才有可能明白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学习必须有疑问

    张载认为:“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实作,既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处,是疑也。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在他看来,学习必须会发现疑难问题,有了疑难问题,才会迫使学生去钻研,而当这些疑难问题求得解决之后,学生才会在学习上有收获,有进步;而疑难问题解决得越多,学生得到的知识就越多,在学习上的进步也就越快。那么,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以后,究竟如何解决疑难呢?张载认为:“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便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得朋友之助。”这些话的意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读书,要独立思考,要去掉主观,要谦虚谨慎,争取他人的帮助,这样就会终有所得。


(四)、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张载说:“学者有息时,一如木偶人,牵搐则动,舍之则息,一日而万生万死。学者有息时,亦与死无异,是心死也,身虽生,身亦物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可停息,否则就像木偶一样,牵之则动,不牵则息;学习又像人的生命一样,停息即死亡。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上有停息,那么他的身虽生而心已经死亡。


五、张载关于师德的观点


     张载作为北宋的一代名师,他对学生在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诲,既认真又严格,对学生和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是张载教育学生的宗旨,也是他教育学生一生应当追求的远大理想。这就好比孔子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


    (二)、张载要求学生做到“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所谓的“言有教、动有法”是指学生的一言一行要含有教育意义,要有教养,行动要有规矩;“昼有为”是指白天应当注意身体力行;“宵有得”是指在夜间应该静思自得;“息有养”是指休息的时候必须保养气质;“瞬有存”是指在瞬息之间也不能放纵心理,免受不良影响。


    (三)、张载看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他作为一个名师,时刻注意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他十分注意俭朴,粗室陋居,安贫乐道。北宋的大儒朱熹赞颂他说:“横渠教人道,夜间自不合睡,只为无可应接,他人戒睡了,己不得不睡.”他真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做到了诲人不倦。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