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郁:儒家的现实主义大师——先秦十子之荀子

时间:2017-01-19 浏览:1944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一位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学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孟子仁政学说,又融进了其他诸子的思想,因此他的思想呈现出驳杂的色彩。但他终归是儒家的一位思想家。


儒家的现实主义者


       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礼义治国,强调后天的学习和修炼。他对社会认识深刻,强烈感受到了人民渴望统一的要求,认识到“天下定于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思想家,上承孔子、孟子,下启韩非子和李斯。荀子对法家思想也深有影响。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儒学的一代宗师,孟子是儒家的一个理想主义代表,那荀子就是儒家的一个现实主义代表。他的礼法并用、刑赏不过的治国方略,义立而王、信立而霸的王霸思想,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君臣论见,多为后世所借鉴。许多学者也认为荀子是儒家的一个现实主义者。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专列一章对荀子进行介绍,标题就是“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孙伟博士在一本名叫《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的著作中,着重讨论了荀子如何帮助孔子和孟子解决现实问题,并最终使儒学走出了现实困境。荀子对奠定儒学的正统地位功不可没。


荀子生平



       荀子,战国时赵国人,也就是现在山西省新绛县人,约生于公元前298年,卒于公元前238年。荀子一生活了60多岁。荀子应该与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同时代。荀子,又名荀卿、孙荀,古代“荀”和“孙”读音相近,加上为了避汉宣帝刘询之讳,所以有的书上称荀子为孙卿、孙卿子。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也就是现在国立最高学府的校长,看来在当时,荀子的学术地位和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后来遭人诽谤,荀子流落到楚国,楚国的春申君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就慢慢失去了学术影响,最后死在兰陵。《荀子》这部书从叙述的口吻看,应该是他本人独立撰写的一本著作,因为书中多称“吾”,这一点很明显有别于先秦其他诸子。


荀子学术生涯的五阶段


       荀子既然在战国末期是这样一位广有影响的大学校长,我们就重点来介绍一下他的学术生涯。荀子的学术生涯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阶段:青少年时期,第一次游历齐国。这里有点争议。荀子到底是多大年龄去游历齐国的,因为史料缺乏,一直没有定论。司马迁说,荀子是“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认为荀子是五十岁开始游学于齐的,而西汉的刘向认为荀子是十五岁开始游学于齐的。持第一种观点的有司马迁、颜之推、汪中、胡适等,持第二种观点的有刘向、梁启超、钱穆、游国恩等。我们取第二种说法。既然说“始来游学”,表示是学业未成,是去拜师学习的,即不是学成以后再去的,这才称为“始来游学”,由此可见,应该是青少年时期比较合适,所以荀子第一次游学齐国,当为“十五岁”。



        稷下学宫是春秋时齐桓公创立的,兴盛于战国时期齐威王和齐宣王时代,曾吸引了许多名流学者前来学习,这些学者都受到极厚的优待。荀子在这里,主要是研习礼义,听取各家思想交锋,学习论辩的方式方法,这些都为他日后从事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青年时期,第一次游历楚国。大约是在齐湣王衰败之际——稷下学宫可能毁于这个时期,荀子离开齐国,第一次游历楚国。在那里,荀子见证了楚顷襄王由弱变强的过程。当时,楚国不断遭到秦国的袭击,国势衰微,城市被侵占,楚王也逃出国境。后来楚顷襄王执政,精心组织军队回击秦国的侵略,不仅多次取胜,而且收复了所有的失地。荀子由此受到启发,思考暴力和正义的问题。荀子认为,秦国尽管强大,依靠暴力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它最终也没有主宰楚国,这说明有比暴力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正义。荀子说,“假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务也”,当今这个世界,增加信义才是当务之急啊!


         在这个时期,荀子大约写了“劝学”“富国”“礼论”等文章。



        第三阶段:青壮年时期,返回齐国。荀子大约在30岁的时候,返回齐国。这时候,齐国由齐襄王执政,国势开始恢复。齐襄王驱逐走了燕国,收复了失地,齐国变强大了,于是稷下学宫又恢复了。在稷下学宫,荀子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学术影响力,比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如邹衍、田骈等,影响大得多,受到了齐国的重视,曾三次被任命为稷下学宫祭酒。



        荀子由齐国的衰败之变,思考圣王统治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有圣王政府来领导,这一点与孔子的思想基本一致。他们都期盼一个道德境界高尚的人,来做君主。不同的是,荀子是从人性论的角度来提出自己的思想的。他认为人性本恶,正因为人性本恶,所有你不能指望一个圣王自动出现,他必须加强后天的学习,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趋于完善,这样才可以不战而王,成为一方霸主。


       荀子在这个时期,大约写下了“王霸”“天论”“性恶”等文章。


       第四阶段:壮年时期,游历秦国、赵国。游历秦国时,荀子真切感受到了秦国的强大。他了解到,秦国的强大并不是因为推行儒家学说,荀子向秦昭王宣传圣王统治,秦昭王也没有采纳。荀子在秦国碰壁了。碰壁后的荀子开始反思,反思儒家学说的问题,思考秦国强大的原因。后来,荀子回到自己的祖国——赵国。在赵国,他亲眼目睹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58年,秦国向赵国发动了一场战争,赵国都城邯郸岌岌可危。赵国向魏国求援。魏王慑于秦国的强大和秦王的警告,不敢出兵救赵。这时,魏王的弟弟——信陵君依靠门人的帮助,盗取了军队的作战指挥权,联合赵兵一起抗击秦国的进攻,终于打败了秦国的进攻。这场战争,使荀子重新思考“王霸”“信义”的涵义,思考儒家圣王政府的出路。现实的教训告诉他,此时此刻,统治者似乎不欢迎“圣王统治”,他们对“王霸”更有兴趣,这也就难怪孔子、孟子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荀子转而思考,必须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儒家的出路。他认识到,或许实行“王霸”的目标也不坏,至少这样可以保证一个国家的平稳发展,社会秩序良好。“王霸”并举的思想可能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这个时期,荀子可能写下了“议兵”“君道”“臣道”“非十二子”等文章,这是荀子思想的成熟期。


       第五阶段:壮年、晚年时期,逗留楚国。大约在公元前255年前后,也就是荀子43岁的时候,荀子受楚国春申君之请,第二次来到楚国,并出任兰陵令。这大概是荀子唯一一次正式担任行政职务。由于资料缺乏,我们不知道荀子在兰陵令任上有何政绩,只能大致上猜想他在这个时期可能做的一些事情。


       荀子在楚国大约住了十七年之多,一直到春申君下台。随着春申君下台,荀子被免职,最后孤独地死去。这个时候,荀子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礼义”之外,要不要“刑法”并重,现实的启发告诉他,治国应该加强法制建设。“非相”“正名”和“不苟”等文章,大概是这个时候写下的。


       荀子就这样走完了他学术化的人生,一生没有显赫,也不是默默无闻,他所创立的思想,既是对儒家的赓续,也是对后世思想的开启。


本文选自何郁《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第三讲,标题有删改,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5年4月版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