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里这句话,藏着一副处世的良方

时间:2023-12-01 浏览:98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图片

注释:

①持:执持。盈:盈满,此处有骄傲自满之意。
②已:止。
③揣(zhuī):捶击。锐之:使尖锐,此处有显露锋芒之意。“锐”,郭店简本作“群”。
④功遂:功成。河上公本、傅奕本及多种古本“功遂”作“功成名遂”。
⑤天之道也:指自然规律。“也”字今本缺,据帛书本补。

译文:
执持使满,不如适时停止;捶击使锐,锋芒难保长久。
金玉满堂,没人能够长守;富贵骄狂,必将自取祸殃。
功成身退,本是天道自然。


说起来,这一招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使,因为大部分人还没有体尝过功成名就的滋味。这边厢尚未粉墨登台,那边厢已设计好退场机制,怎么说都有点太早。但考虑到将要到来的各种可能,对正努力着往前走的人们来说,这样的设计又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预警。


老子说,对一个物件而言,端持着使之盈满,不如作罢的好;捶击它使之尖锐,不可长保无恙。物是如此,人也同样。譬如财富,一味占有,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固然好,但背负得多,既不能跑快,又不易放下,长久地保有更有困难,终究是一件麻烦事。再譬如名位,你苦心经营,所获颇丰,固然足可夸耀,但踌躇四顾,骄傲自满,必会招来祸殃。《管子·白心》也说了:“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这就大好而不妙了。因此,你一旦成功,若智慧足够,就应选择退出。

图片

中国人本着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极善于从大自然中获得有益于人生的教训。看到一日之中,太阳升高到中天就开始西沉,四时之运,月亮盈满到顶点就开始亏蚀,很自然地就体悟到天意忌满、人意知止的道理。老子说,如果你真的体悟到了这个道理,还谗什么,又贪什么?你固然应随万物兴起而动,更应随天道无为而止,不多造作,不多兴事,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乃至“功遂身退”,这样功名才有可能不弃你而去。这,就是“天之道”。


当然,“身退”未必就一定得避其位而去,归隐林泉、坚卧不起,或许你的经验和威信是后人永续发展的财富。倒是如何做到功成而不有、不恃、不居、不发露,颇能考较人的智慧。揣摩老子的意思,似乎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要因为有一点功劳,就事事求例外,到处去招摇。这样的话,即使身退了,影响不退,大不利于后人的施展;影响退了,心没有退,又大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既然都已经退到后台了,就应该忘了前台锣鼓——因为它已经不属于你了。


再想一想人的一生,所谓财富也好,名位也罢,从发足追求的那一刻起,不就连带着许多不尽体面的事吗?甚至不就可以说是一种罪恶吗?都说只有自然拥有,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美德。你是自然拥有的吗?或者,你拥有得自然吗?这样一想,你就放下啦。


记得孟子说过,孔子之道是“可以退则退”,老子则告诉你,就是为了自己,你也必须选择退,因为这更合乎天道。至于他教你选择在声望达到顶点的时候退,是让你可以最后博一回豁达的美名,所以他是善体人意的。


又记得清人王之春《养静箴言》曾说:“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想来他一定是熟悉《老子》的。帕斯卡尔《思想录》曾说:“我们如此自以为是,居然希望自己的声名传遍全世界,甚至让那些在我们死后才来到世间的人也知道。我们又如此虚荣,身边三五个人的好评就能给我们带来愉快和满足。”他读没读过《老子》?还有,西谚有所谓“勇退即勇绩”(A brave retreat is a brave exploit)之说,发明这句格言的人又读没读过《老子》呢?谁都不知道。但因为都是说人的问题,应该有一份感通。


这个世界,已经有许多人从官场和职场中全身退出了。水穷处,云起时,不时可见到他们寒江独钓的身影。这样的人,真是有福。看到他们,你也有福。

图片

(上文摘自《老子百句》,原标题为《全身的良方》)

来源:中华书局1912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