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丨《论语》释读方法:联系上下,咬文嚼字

时间:2022-04-18 浏览:187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原典著作,两千多年来,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及道德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2017年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论语》整本书被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如何教《论语》整本书?这对所有的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 2013年起,我在所教授的高 15级两个班级开始了《论语》整本书教学的尝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学习并尝试运用了几种释读《论语》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联系上下,咬文嚼字


图片
图片


子曰:“学而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论语·学而》 1·1)


这是《论语》中的第一则,也是整本《论语》中记录孔子的第一句话,但是这第一句话就给人留下了很多的疑惑。


首先,从字句意思上看,很多字人们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字,有人解为“时常”, 也可解释为“在一定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钱穆先生进一步给出解释:“时习”有三说一指年岁言,古人六岁始学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简单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此指年为时;二指季节言,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三指晨夕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再比如“”字,有人解释为“朋友”,也有 人解释“同门曰朋”,还有人进一步说,这里指同门弟子;还有一个“”字,有人解释为“知道”“了解”,杨伯峻先生干脆给了这样一个注释:“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一句话说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学习,二是关于朋友,三是关于君子对人的心态,看起来,三句话,不相统属,互相独立不相干,彼此之间的逻辑关联令人费解。


最后,《论语》各篇之间,虽然各自独立,联系不够紧密,但也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尤其是第一篇,第一章,应该是各篇之本,这句话对于各篇的意义是什么?这也令人费解。


图片
图片


对这一则义理的解说,钱穆先生和萧民元先生的讲解很有代表性,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说:“本章是叙述学者的毕生经历,也是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是初学,孔子十五志学以后的情状。有朋远来,是孔子中年成学,开门授徒,教学相长,我道日广,三十而立之后的情状。人不知我,孔子五十知命后的情状。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他还认为,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实有深义。学者循此为学,时时反验之于己心,可以自考其学之虚实浅深,而其进不能自已矣。”


萧民元先生则认为 ,这三句话乃孔子自述他“为学”的心境与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指他个人做学问的喜悦心境。“有朋自远方来”应指孔子渴望“知识”的有关记述。如果有朋友从远方带来一些消息和见闻,对孔子而言,无疑是一大乐事。“人不知而不愠”则是指孔子教学或论学的态度。在与人讨论学问而发生论辩时,能保持冷静,不发火,才算有君子风度。


综合上面的意见,不难发现钱穆先生的见解最好。同是孔子自述,二人没有分歧;因学而“悦”, 大家也没有歧见;但有“朋”而乐,萧先生只注重知识的习得, 对孔子之“学”, 修身立德,博施于民的理想理解不深。对于“知”,两人的见解不同,钱先生说的是别人不知我学问所达之境,萧先生说是指教学时学生不知我之道。看起来,要读明白《论语》的第一则,对 于“知”,我们还要做一点研究的工作。


图片
图片


关于“知”,《论语》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用来参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12·22)


在这一章中,樊迟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但是樊迟并没有听明白孔子所说的“知人”的意思,所以孔子就再次解释说“知人”就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从樊迟退 见子夏问“何谓也?”可见樊迟并未理解“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为何是“知人”的意思。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是指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邪曲的人之上,邪曲的人也能行事正直了。子夏再用舜举用皋陶,汤举用伊尹的例子来向樊迟说明。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知人”的含义,即能做到“举直错诸枉”而使“枉者直”,即了解举用贤者。只有这样 的“知人”,才能称得上是“智”。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15·19)“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4·14)“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11·22)


这两则里面所提到的“知”应该都是一个意思,这里的“知”不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了解只是一个前提,被当权者赏识、重用,才可以一展所长,而“赏识”本就是“知”的引申义之一,如知遇、知己等。


“人不知”正是孔子周游列国 14年而不被人举用,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写照,但“人不知而不愠”,却正体现了孔子积极于人生的君子风范。


由此,第一篇第一则,以孔子一生的风范写照,为后世学人立下了修身为学的光辉榜样。


图片
图片


(本文节选自海淀教科院·敬德书院《成风化人 润物无声——2020年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征文选》,题目为编者所拟)


图片

专    栏

探    索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