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与《孝经》的关系(上)

时间:2016-09-19 浏览:1615

    在中国文化史上,谈曾子离不开孝道,而谈孝道又离不开《孝经》,这就使曾子与《孝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孝经》的主要作者是曾子


    从写作形式上看,《孝经》开头就是仲尼居,曾子侍,点出了曾子的名字。其内容又全是用孔子与曾子问答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从对《孝经》作者的争论看,曾子也是与《孝经》相关联的主要人物。《史记》是最早记载《孝经》作者的书,其《仲尼弟子列传·曾参传》说: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46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由于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同,对《孝经》的作者问题产生了三种看法:一是曾子作,一是孔子为曾子而作,一是孔子曾子合作。以至后来的曾子弟子作,所有这些,都与曾子是分不开的。


孝.jpg



二、《孝经》集中反映了曾子的孝治思想

 

    从思想内容上看,《孝经》与其他书籍中记载曾子孝道思想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章节都能从其他书籍中找到曾子相类似甚至相同的言论。现摘引部分予以对比:


(一)开宗明义章

 

 《孝经》: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由此而产生。

 

 《曾子大孝》:民之本教曰孝。人类根本的教化就是孝道。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使它们受到诽谤和损伤,这是行孝的起始。

 

 《曾子大孝》: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身体是父母给予的。用父母给予的身体去做事,能不恭敬吗?  

 

 《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扬名到后世,使父母受到尊贵,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

 

  《曾子大孝》: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父母即使去世,自己也要慎重行事,不让父母留下坏名声,可以说是终生行孝了。 


(二)天子章

 

  《孝经》: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侍奉父母竭尽全力地热爱和敬重,把这种道德教化施加给百姓,做天下人的榜样,这就是天子的孝道。 

 

  《曾子立孝》: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君子行孝,应是发自内心的爱并恭敬地侍奉父母。 

 

  《曾子大孝》: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广泛地教化百姓并使百姓富足,可以说是永无竭尽地孝敬父母了。 


(三)诸侯章


 《孝经》: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益。处在上位而不放纵,地位高也不会出现危险;控制开支,节约费用,慎重地执行礼义法度,财富充实也不会遗失。


 《曾子立事》:居高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居于高位而做事不过分,遇事而谨慎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诸侯每天都在考虑封国内的事,战战兢兢只怕失去封国和减少疆土。


(四)卿大夫章

  《孝经》: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不符合先王礼法规定的服饰不敢穿,不符合先王礼法的言论不敢说,不符合先王道德的行为不敢做。服饰、言论、行为三个方面都完全符合礼法,这样才能守住宗庙、官职。这是卿大夫的孝道。

 

  《曾子立事》: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君子见到利益就要想到由此而可能引起的对名声的损害,见到不好的事情就要想到由此而可能带来的指责,贪恋情欲就要想到由此而可能产生的耻辱,生气恼怒就要想到控制不住而由此发生的祸患。君子应终生为遵循好这些而战战兢兢。君子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说话一定要有根据,行动一定要有准则,亲近人一定要有道理。


(五)庶人章

  《孝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顺应大自然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而辛勤劳作,从耕种土地中获取收益,严格要求自己,节约用度,用来赡养父母,这是普通百姓的孝道。 

 

  《曾子本孝》: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普通百姓行孝,力所能及地准备好饭菜奉养父母。 

 

  《曾子大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对父母孝敬奉养不顾耕作的劳累,可以说是尽力气孝经父母了。 


(六)三才章


  《孝经》: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孝道是天和地的常行法则,是人们应该躬行的。天和地的常行法则,人们把它作为准则。把它用于上天则带来光明,把它用于大地则带来利益。把它用于民间则天下顺服。

 

  《曾子大孝》: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孝是天下最主要最根本的法则。把它立置便顶天立地,把它平放便横盖四海,把它延续到后世便没有一朝一夕不存在,推行到东海能够成为准则,推行到西海也能够成为准则。《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说:“”从西向东,从南向北,没有想不服从的。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孝经》: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仪,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先王看到教化可以转化人心风俗,所以先做到广泛地施爱,于是百姓没有抛弃自己父母的;向他们宣扬道德和正义,于是百姓就喜欢依照道德和正义去做;先做到待人恭敬礼让,于是百姓就不相互争夺;用礼乐引导启发他们,于是百姓就和睦相处;用事例告诉人们好坏的标准,于是百姓就知道哪些是该禁忌的。

《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xié)矩之道也。所谓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国家,就是说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敬长辈,百姓就会尊敬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怜爱孤儿,百姓也会跟着去做。所以君子自由规范百姓行为的方法。


(七)圣治章


  《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天地间的生命,人是最尊贵的。人的德行,没有重过孝道的。 


  《曾子大孝》: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上天所化生的,大地所养育的,人是最伟大的。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女死时也要把身体完整地归还给父母,才可以说是孝。

 

  《孝经》: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孝道中没有重过尊敬父亲的,尊敬父亲没有重过祭天时让父亲配享的,周公就是这样的人。过去,周公在南郊祭天,请始祖后稷配享;在明堂崇敬地祭祀上帝,请父亲周文王配享。因此,天下的诸侯,各自按职责进贡方物来助祭。 

 

  《曾子大孝》: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礼终矣。父母去世,用服孝三年、享祀加举祀来纪念,这样就叫做行礼终生了。

 

  《曾子天圆》: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圣人是祭祀天地的主管人,是祭祀山川的主管人,是祭祀四方百物的主管人,是祭祀祖先的主管人。

 

  《孝经》: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爱自己的父母却爱其他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却尊敬其他人,叫做违背礼义。将爱敬父母这个顺理搞颠倒,百姓就没有准则了。

 

  《曾子疾病》:亲戚不说,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父母不喜欢自己,就不敢与外人交朋友;亲近的人与自己不友爱,就不敢寻求疏远的人相友爱;小事情没有弄明白,就不敢谈论大事情。

 

  《荀子·法行》:曾子说: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呼?不要疏远自己的亲人而亲近外人,不要自己不好而埋怨别人,不要刑罚已到自己身上而呼叫上天。疏远亲人而亲近外人,不是相反了吗?自己不好而埋怨别人,不是扯远了吗?刑罚已到而呼叫上天,不是太晚了吗? 

 

  《孝经》: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说话想着合乎道义,行为想着使人满意,品德适宜让人尊重,做出事情合乎规范,容貌举止合乎礼仪,进退动静合乎法度,用这种态度治理他的百姓。因此,他的百姓对他既敬畏又亲爱,把他作为榜样来效法,所以能够成就他的道德教化,并执行他的政令。

 

  《荀子·大略》:曾子说: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言为可闻,所以悦远也;行为可见,所以悦近也。近者悦则亲,远者悦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孝子的言论是能够得到传播的,孝子的行为是能够看得见的。言论能够传播,所以远处的人喜欢;孝行能够看得见,所以近处的人喜爱。近处的人喜爱就亲近,远处的人喜欢就来归附。使近处的亲近,远处的归附,是孝子的宗旨。


(八)纪孝行章


  《孝经》: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焉,然后能事亲。孝子侍奉父母,平常时尽力做到恭敬,供养衣食尽力使父母乐意,父母生病尽其忧虑,为父母治丧极尽悲哀,祭祀父母严肃庄重。这五个方面做到了,才能侍奉好父母。

 

  《礼记·内则》:曾子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奉养父母,要使他们心里快乐,不违背他们的心意,使他们耳目愉悦,寝处安适舒服,在他们的饮食上尽心地调养。

 

  《曾子本孝》: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对父母行孝,在世的时候,用道义辅助他们不犯过错;去世以后,以悲痛的心情亲自为他们治丧,以恭敬的态度亲自祭祀他们,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完全的孝子了。


(九)广扬名章


  《孝经》: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君子侍奉父母能够尽孝,把它施用于服侍君主就能够尽忠;奉事哥哥能够恭顺,把它施用与奉事尊长就能够顺服;治家有条理,把它施用于做官治事就能使社会安定。因此,德行虽在家里形成,而名声成就却可以流传于后世啊! 


  《曾子立事》: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能侍奉好父亲就可以侍奉好君主,能奉事好哥哥就可以侍奉好老师和长官;使唤儿子如同使唤臣下,使唤弟弟如同使唤嫡长子;能获得朋友的人,也能获得一同从政的同事。赏赐自己的妻妾,就如同国家给人庆赏;忿恨自己的奴仆,就如同惩罚民众。所以善于治理必须从自己家里开始,自己家里人怨恨你,那么你就没有能力把国民治理好。


(十)谏诤章


  《孝经》: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面对错误的言行,儿子不可以不直言规劝父亲,臣下不可以不直言规劝君主。面对错误就应该直言规劝,只知道顺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是孝呢?  

 

  《曾子事父母》: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父母的行为如果合乎道义就顺从,如果不合乎道义就劝谏,劝谏而不采纳,父母的过错应该看作是自己的过错。父母有过错顺从而不劝谏,不是孝;劝谏不听就不再顺从,也不是孝。 


(十一)事君章


  《孝经》: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君子奉事君主,入朝理事时就考虑如何尽心竭力为君主做事,退朝闲居时就考虑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奉行顺从君主的美好言行,纠正制止君主的错误举动,所以君臣上下关系密切。 

 

  《曾子制言中》: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博厚禄。君子做官就要能增加国君的荣誉,并能减少百姓的忧愁。如果自己的意志得不到国君的理解,就不要安居高位,不去讨取丰富的俸禄。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