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韩星:论“絜矩之道”与“恕道”

时间:2022-06-30 浏览:937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  韩星


图片


《大学》的“絜矩之道”是对孔子“恕道”的具体化。如前郑玄所说“‘絜矩之道’,善持其所有,以恕于人”。“恕”,《说文》云:“恕,仁也。”段玉裁注:“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孟子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是则为仁不外于恕。析言之则有别,浑言之则不别也。”《说文》以“仁”释“恕”,段玉裁引孔孟的话认为“恕”就是实践“仁”基本途径与方法,即实践仁道要通过恕道。这种解释是合乎儒家义理的。《孟子·尽心上》云:“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朱熹注云:“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是说只要努力地按照恕之道去做,凡事推己及人,就离仁道不远了。为什么“强恕而行”是求仁莫近之道呢?唐君毅认为,我们只有做到“强恕而行”,才能“最切实的消除我们之对他人与世界之怨恶之情,以成就我们对人之仁爱之道,而断绝人间一切罪恶之流行而从根上加以拔除者。”


《孔子家语·颜回篇》:“回曰:‘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说苑·贵德篇》:“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虽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为也。”仁与恕后来成为一个词,《广韵·御韵》“恕,仁恕”。“仁恕”也多见于古书。《汉书·叙传上》班彪《王命论》:“宽明而仁恕。”唐杜甫《壮游》诗:“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在仁与恕的关系上,仁是根本,有仁心,就能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我之仁心理解、同情他人,宽容他人,激发他人的仁心,最终才有可能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


图片


“恕道”就是《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就是宽以待人,谅解他人的过错,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人,尤其是为政者对待臣民更应这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不同的表达。《论语·公冶长》云:“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马融注:“加,陵也。”陵是居高临下之象,有强人所不欲的意思。朱熹《论语集注》认为,本章是讲仁与恕的区别:“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矣。’愚谓‘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这也是强调仁比恕是更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只有终身行恕才能成全仁德,而仁德圆满达到仁道高度,也就是圣人境界了。


图片


《尸子·恕》:“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毋加诸人。恶诸人,则去诸己;欲诸人,则求诸己。此恕也。”《朱子语类》卷十六《大学三》亦载:


德元问:“‘我不欲人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与絜矩同否?”曰:“然。但子贡所问,是对彼我说,只是两人;絜矩则是三人尔。后世不复知絜矩之义,惟务竭民财以自丰利,自一孔以上,官皆取之,故上愈富而下愈贫。夫以四海而奉一人,不为不厚矣。使在上者常有厚民之心而推与共之,犹虑有不获者,况皆不恤,而惟自丰殖,则民安得不困极乎!《易》‘损上益下’曰益,‘损下益上’曰损。所以然者,盖邦本厚则邦宁而君安,乃所以益也。否则反是。”


朱熹从治国角度批评后世君主不复知絜矩之义,一味竭民财以自丰利,造成国富民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本不固则邦不宁,君亦难安,甚至天下大乱。


图片


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大学》“絜矩之道”就是子贡这句话的主旨,并引程瑶田《论学小记·进德篇》曰:“仁者,人之德也;恕者,行仁之方也。尧、舜之仁,终身恕焉而已矣。勉然之恕,学者之行仁也;自然之恕,圣人之行仁也;能恕则仁矣。不以勉然者为恕,自然者为仁,生分别也。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此恕之说也。自以为及将止而不进焉,故夫子以‘非尔所及’警之。”按程瑶田之意,恕就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与途径,并区分为学者行仁的勉然之恕和圣人行仁的自然之恕两个层次。只有做到终身行恕,才能够达到尧、舜之仁。孔子警戒子贡“非尔所及”,是怕子贡止于学者的勉然之恕,期待他不断进取,达于圣人的自然之恕,即达于仁道,也即达于圣人境界。


《大学》在讲治国必先齐其家时也直接讲“恕道”:“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郑玄注:“‘有于己’,谓有仁让也。‘无于己’,谓无贪戾也。”孔颖达疏曰:“‘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者,诸,于也。谓君子有善行与己,而后可以求于人,使行善行也。谓于己有仁让,而后可求于人之仁让也。‘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者,谓无恶行于己,而后可以非责于人为恶行也。谓无贪利之事于己,而后非责于人也。”“有诸己”,指自己有善行、仁让的品德。“无诸己”,指自己没有恶行、贪戾的品行。


图片


朱熹《大学集注》:“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皆推己以及人,所谓恕也,不如是,则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矣。”这几句是讲“恕道”,有修养的君子自己先有善行如仁让,而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没有恶行如贪利,然后才可以责难别人的恶行。自己身体里藏着“不恕”,不行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却能教育别人,让别人明白这个道理,那是不可能的。朱熹还比较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是责人之恕;絜矩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爱人之恕。又曰:‘推己及物之谓恕。圣人则不待推,而发用于外者皆恕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就爱人上说。圣人之恕,则不专在爱人上见,如絜矩之类是也。’”“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与“絜矩之道”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都是“恕道”,但前者是责人之恕,后者爱人之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庸》中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里提到了“忠恕”,能否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被称为“忠恕之道”,不能。忠恕之道被曾子认为是儒家一贯之道。《论语·里仁》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实行仁的方法 )。这才是“忠恕之道”的完整表达。

 

图片


(本文节选自韩星《当代新君子如何为人处世——以《大学》“君子有絜矩之道”为主的讨论》,原载于《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6期)


图片

专    栏

悦    读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