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详情
温馨师德
202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1]从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要求、工作方式、职业精神、专业品质等对当代教师提出新期待、新要求,成为教师职业的根本遵循。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前几年所提出的“四有”好老师[2]、“四个引路人”[3]等重要论述一脉相承,都强调教师要以关爱学生、为了学生、服务学生和发展学生为职业准则,用自己的知识来滋养学生心灵,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品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社会、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有用之才。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敬德书院从建院初期,就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这次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文字表述,连续使用12个传统文化经典用语,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现代力量。其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言为士则、因材施教、以文化人等,都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经典表述。教师作为未来社会培养“立德树人”之人,首先自身应该是道德高尚之人。新时代教师要胸怀天下,心中有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并且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能够通过教师自身的文化、思想、品德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10年来,敬德书院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和教师的师德传承。为了全面总结敬德书院师德建设工作的经验,敬德书院全体研究人员历经三年时间,倾身心之力编写《温馨的师德》一书,力图从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诚意正心”“家国情怀”“仁爱之心”“传道解惑”“果行育德”“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行雅正”“贵和尚中”“止于至善”等13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刻解读师德要义,分析其思想渊源,挖掘其教育意义,探寻新时代师德养成之路,为中小学师德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实践遵循。
一、尊师重教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1]。在中国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显示出中国古代社会对知识分子、对教师职业的至高无上的尊重,这与当时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分不开。师道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君子之道、大人之道、为人之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所谓的“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2],都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影响,更多则是人格和文化思想的影响。正像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所提到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全社会对教师言传身教的职业期待,也是对教师学识与品德的褒奖与标榜。
“师道尊严”观念的源头来自《礼记·学记》中“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3]这段表述全面揭示了教师为学、从师、敬道的内在规律,为学需要从师、尊师、敬师。尊师就要敬道,敬“为学之道”、敬“思想之道”、敬“教育之道”。汉代独尊儒术,官府强调“师道”,“师道”成为建构社会层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北宋年间,后人按照《荀子·礼论》的论述排出“天地君亲师”的等级次序,即“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4]这种等级的划分经过官方宣扬后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师道尊严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传统师生关系的经典表述。
唐代韩愈作为“师道”的维护者,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同时,他也对师道观念进行拓展,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对师道尊严、师生关系进行深入剖析,拓展传统师道的新内涵。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对师道的尊重,就是对教育的尊重。教育不仅要育人,还要为未来社会培养接班人,教育承担着“教化”民众的责任与义务。《学记》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中也可以看到师道尊严在传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有人说师道尊严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顺从”,这种认识失之偏颇。其实,师道尊严强调的是“道”的权威,是“真理”的权威,学生所尊敬的仍然是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渊博学识、高尚人格和端正品行。学生对教师个人威严的尊重,从表面上看,是学生对教师个人为人、为师的品德与能力的尊重,实质上则是对教师承载“职业道德”的尊重,更是对教育这个古老行业育人价值的尊重。这是对脑力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传统知识分子工作性质应有的尊重。在《弟子规》中规定了做老师要有学者的威严,做学生要有谦虚向学的态度,这一点在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毋庸置疑,这就是中国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荀子·大略》中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在这里,将国家命运和师道尊严关联起来,彰显了中国人对教育的无限尊重和高度重视。
进入现代社会,师道尊严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应该看到,古代的师道尊严和现代的尊师重教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尽管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道”“师道”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但其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揭示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只是结合不同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继承和转化。
师生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对特殊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决定教育质量与水平,学生热爱老师、敬重老师,就容易喜欢他所传授的学科知识,反之亦然。师生关系中最为重要就是两代人之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精神与动机。今天我们强调师道尊严,就是强调“尊师、敬道”。对师道的尊重实质上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尊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延续了师风师魂的脉络传承。尊师重教首先体现对教师职业和人格的尊重,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教师作为理想人格的具象化群体,理应是社会的尊者、贤者,理应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今天,社会中不尊重教师、破坏师道尊严的现象屡屡发生,严重挑战着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师道尊严传统,也严重伤害着教师的感情和工作积极性。这种现象,不利于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弘扬,也不利于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今天我们重提“师道尊严”,就是要回归尊师重教文化传统,用现代教育思想来重新阐释“师道尊严”的现代意义。
二、师德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最显著特征就是贵德、重德、尚德。“德”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核心思想。教化民众、道德教化需要依据“德”,“德”是思想与道德,更是品行与规范。到了教育领域,“德”就是道德典范,就自然表述为以德成人、以德育人。儒家传统文化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著作的经典表述之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八德”,讲的就是中国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修养等问题。
人无德不立,德为育人之根本。师德是从事教育的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早期起源于教师的自律自求,秦汉“以吏为师”,“官师合一”。传统的师道尊严是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伦理设定,强调服从而不重视道德判断能力的存在。师德水平的提升主要靠教师自主修行,靠的是不断提升道德底线和品德追求,最终形成良师良德。师德原本是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话语体系,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才能够展开其应有的内涵与外延。
《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讲述的既是师德,也是个人修行的状态。好学本身就是智慧的表现,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可以解除固蔽。作为教师绝不能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智识,才能成为涵养学生智慧的“源头活水”。《中庸》提出古代治学思想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要始终保持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求学态度,善于向书本、他人、生活、社会学习,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以德施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教师自身道德完善和言传身教的重要教育价值。范晔在《后汉书·第五伦传》提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1]其意表明只有身教才更有说服力。在学生道德与人格成长的道路上,教师“身正为范”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价值。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教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名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出了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又怎么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当前师德建设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把教师塑造成没有个人私利、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圣徒”形象,二是不负责任地随意歪曲或夸大教师“被妖魔化”的不道德形象。这两个极端都不利于树立教师正面的社会形象,也会削弱人民对教师应有的发自内心的敬意,势必会动摇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正常师德建设,首先要回归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师教书育人必备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的角度,重新构建师德建设内容体系。尊师重教、养心养德、修成君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每位教师都承载起公平与正义、责任与使命的价值期待,进而以其学识、人格、品德来最深远、最持久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尽管随着时代变化,师德内容也会发生变化,被不断赋予新的价值内涵,但为师之道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不会变化的,那就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基本要求。
三、修己成人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向来以至圣先师孔子为道德榜样,正心诚意、明德至善、格物致知、修齐治平,最终修成“正人君子”。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追求。自孔孟以来,中国儒家一直将修成君子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中庸》中提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对道德、博学、品行、治学和为人处事等的基本要求,这些都是君子品格、君子气象,也是今天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今天谈师德建设,就是要求教师要形成“仁、义、礼、智、信、勇”等真正君子品行与风骨。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是人性的发端,在孟子的“人禽之辨”中,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四端”之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终极理想就是修成君子,君子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具有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和内敛等道德情操,也拥有中和、中庸、忠恕等为人处世哲学。君子还必须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谓“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这些君子的理想人格与品德追求都是为人师者职业生命的起点。
今天的师德修养必须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汲取营养。师德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些儒家道德思想也是今天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修成君子。君子讲究知行合一,听其言、观其行。在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中,师德养成是一种自我修炼的过程,强调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修德”“养德”,通过明德至善、格物致知,达到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为人之道、人生之道和职业之道。
悟道修行是中国文化传统道德形成的基本方法。内圣外王、修己治人、修己安人、修己以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是儒家思想修身成仁、德性圆满的基本逻辑与规则。师德养成要借鉴传统士人的“修行悟道”的思想逻辑。师德完善也要靠道德自律,靠道德修炼。从根本上讲,修己主要就是自我教育,强调“为己之学”与“慎独”。“为己之学”是为了自身品质、自身修养的提高。“慎独”意味着无论是否有人监督,自身的行为都是符合标准或规范的。正如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于个人的修养。
儒家传统文化中指向的理想人格也体现了格局之大。《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君子内在的德智修养,通过完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来改变客观物质世界,以济世安邦。“内圣外王”将提升自我修养与兼顾社稷天下相结合,形塑了君子的理想人格。“内圣”最终还要达到“外王”的境界。所谓“外王”就是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义利观。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滋养了大批为国为民致于道的仁人志士,也生成了以家国格局为支撑的民族性与价值观。
师德养成从根本上讲就是“自我修行之学”。教师自我的精神成长要靠自我修炼,而非外在行为规范要求。师德养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为己之学”。“为己之学”出自《论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的学者是为了自身的修养与提升,而当今学习则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为己”之所以重要,原因正在于道德需要从个体生命上显现出来,成为一种“内在功夫”和道德自觉,而后方能在现实实践中发挥有效作用。
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激发自我内在的善良天性和良好德性。德性是人本性,不能通过外在的灌输与规训来达成,只能通过生命实践来实现,需要内在的修炼和外在的践行才能最终养成德性。教师要弘扬德性、以身体道,教师要把内在德性与职业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在各种伦理关系中不断修炼和成长。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内在道德要求,并内化于己,成为自我有机的组成部分。师德必须通过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活体现出来,在平和从容中实现德性的超越。
当然,师德水平提升不仅仅靠教师自主、自律、内求,还要辅之以适当的他律、规则、规范。师德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延续优秀的教育传统,防止“贱师”“耻师”“辱师”等现象发生。政府和社会要多为教师做些实事、好事,想教师之所想,解教师之所难,才能创设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总之,师德建设离不开各种外在道德规范、行为要求,以此约束教师的道德行为,但仅仅有外在道德规范、行为防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师德养成的问题,反而出现教师自然生命与职业生涯之隔离,即“知”“行”的不统一,真正的师德建设要靠教师的自我修炼、自我修行,这是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养成的重要启示。
四、养心育德
早在2014年,海淀教育系统就建立了敬德书院,作为全区中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培训基地。书院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从唐朝到晚清持续了千余年,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思想传承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敬德书院处于现代教育体制之中,却在运行过程中融入了传统书院教育的资源,借鉴了传统书院教育理念与方法,让古老的书院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承担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课题。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办学风格,逐渐积淀、凝练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价值,这就是书院精神。敬德书院作为传承传统的现代书院,坚持中国传统书院的风骨,肩负起教师师德培养的重责。坚持守正创新,继承传统并经世致用。敬德书院继承中国传统书院的学术研究、人性修养、学行并重、尊师重道、教学相长等办院思想,重在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和教师的师德养成。通过传播与弘扬传统教育思想、师道尊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
一是阅读经典,涵养品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都是经过长期历史选择,而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产生重大影响,并最大限度地承载着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典籍。传统文化经典是最有代表性、最为完美、最为精粹的经典,完整系统地保存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书院带领教师熟读经典,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教师的文化的自觉、自信与担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敬德书院在引领教师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培养教师要有传斯道以济斯民的襟怀,践行宋儒的伟大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立德立言立功,样样追求。这是书院教育的情怀,也是敬德书院的养心、养德的思想追求。
二是善待传统,温故知新。书院最为核心的功能和主要目标是人才培养,提出了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我们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既重视现代科学教育,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由古开新,此则正是书院弦歌千年的精神所在。书院先贤致力于恢复儒学的师道传统,强调师道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后世之人才所以不古如者,以夫师道之不立故也。”立师道,则要求教师自身学行高深,使学生能够就近取譬,以教师为楷模。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深度了解学生的志趣个性,因材施教,还经常和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与人生感悟,以学生的点滴进步为乐。由此产生了“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效果,形成了持久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是藏修游息,浸润德性。书院先贤意识到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人才成长的作用,不仅在创建书院时往往选择远离尘嚣、清幽宜人之地,而且总是在书院中营建各种园林景致,为师生提供优雅的读书环境。敬德书院让师生在幽雅的环境中陶冶性情,涵养气质。从书院建筑的布局、形制、规格,到斋舍、讲堂、景观的命名,再到各类匾额、楹联、画像的具体内容,都蕴涵着丰富的儒家精神价值,其目的就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教师藏修游息,都能在无形中受到熏染和影响。敬德书院教育高度重视人格修养、品德养成,强调“立品为重”“立德为先”,把品德修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追求“求道”“求学”统一。这一价值导向对于纠正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而轻道德情操培养、人格养成的弊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五、以身示范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为师之道乐在其中。仁爱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也说仁者仁也。仁者爱人的思想,强调以人为中心,对今天的师德建设来说极为重要。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重要的道德品质。“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爱以忠恕为基本原则,“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尽力为人谋;“恕”即推己及人,秉持忠恕之心做人做事就是对仁爱最好的践行。仁爱来自善的信念,存在于主体间的交往过程,通过含有道德智慧的“爱人”行为来践行爱,并对自己、他人和万物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具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传统美德,这就是传统社会中君子的基本人格。践行教育家精神,培养良师、大师、大先生。良师不仅学问高、能力强、品德好,更体现在了解学生,为学生成长与发展铺石搭路。当代教育家精神,就是要鼓励更多中青年教师要成为好老师、成为大先生,成为能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行的大先生,成为学生心目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优秀教师。当然,良师不是完人,但只要潜心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即使有不足仍然堪称良师。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大先生”的提出植根于我国尊师重教的师道传统,直面教师所面临的时代精神危机。教师要严慈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 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好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总之,今天的人民教师,要努力弘扬古代士人的气度和风格,坚守“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历史使命,时时刻刻保有对人类命运的沉思,满怀对人类未来的憧憬;要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要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要有“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胸怀和追求,要以宋代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理想抱负,积极践行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成为新一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优秀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