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以校本课程“走进紫禁城”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时间:2024-11-18 浏览:113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 | 闫伟


“走进紫禁城”是我校为高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每学期约有20 人选修本课程。笔者借助自己在故宫博物院多年担任兼职讲解员所积累的相关经验,力争为学生呈现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立体的故宫博物院。引领学生对于故宫博物院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探究,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涵养家国情怀,加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一、课程开设的背景


1. 契合党中央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2.jpg


如果我们要找一处历史遗迹,能够涵盖中华 5000 多年的文明成果,能够从建筑、历史、文物等多方面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笔者认为非“紫禁城”莫属。故宫博物院是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就已非同一般。作为明清两代帝王居住与办公的场所,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也是极其丰富。而现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百万件藏品更是涵盖了从上古到近现代的漫长历史进程,无论是青铜器、瓷器、雕刻、书画等等,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从各方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可以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


2. 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


设计课程时,北京市正在积极筹备为中轴线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轴线上的“中心”,故宫博物院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深入了解故宫博物院,可以有助于理解中轴线对于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中国最早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遗迹之一,故宫博物院也可以为中轴线申遗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3. 借助故宫自身的“网红”特质


故宫博物院在最近几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转变,从一个严肃的国家级博物院变成了一个时常在网络上引起轰动的“网红”。关于它的新闻、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种转变一方面扩大了故宫博物院的影响力,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很多人对故宫的认识流于表面,没能深入接触它的真正魅力。更有甚者,部分传统文化的元素还可能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被篡改或恶搞,对青少年产生错误的引导。因此我希望通过校本课程,让“网红”故宫呈现出它本来的样貌。


基于上述三方面背景,我开设了“走进紫禁城”这门校本选修课程,意在为同学们呈现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鲜活的故宫博物院。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让大家认识到故宫的现实价值,从而加深我们对国家和这座城市的热爱。


二、课程实施过程


1. 选课


在学期之初,老师通过网络选课平台,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式、上课方式、最终收获等,以及对选课学生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喜爱读书、乐于交流、有探究精神等。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最终确定选课名单。


笔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真正喜欢故宫、热爱传统文化的同学参与到这门课程当中来,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当老师布置一些自主学习的任务时,大家都能积极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从而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另外,20 人以内的班级规模,也更便于老师关照到每一个学生,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


1.png2. 上课


每学期的校本选修课程采用隔周上课的方式,每次两课时,共 90 分钟。一共约 7-8 次课,14-16 课时。


课程内容的安排基本按照故宫的不同区域划分来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建筑本身之外,还包含相关的历史沿革、重要人物、典章制度、宫廷习俗等内容,尽量全面地呈现故宫的历史文化魅力。课时安排大致如下:


3. 结课


本课程最终的结课方式并不是书面的测试,而是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研究成果的分享展示。学生的研究方向可以包含与故宫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建筑讲解、文物赏析、帝王评传等。


笔者在学期的第一节课上就布置了相关的探究任务。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经历了确定选题、搜集资料、整理筛选、撰写文章、修改完善等步骤。在最后一次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口述、课件展示、实物展示、板书展示等多种形式,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并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以答辩的方式进行互动,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并结合学生的评价确定最终成绩。


三、实施方法与效果


1. 让提升素养成为目标


笔 者 在 开 课 之初,为这门“走进紫禁城”确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①通过对故宫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与介绍,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学无止境。


②通过学生的探究与最后的展示,锻炼学生辨析史料、提取信息、历史解释、口头表达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③通过对故宫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激发学生去探究的欲望。


上述所有目标,都不是简单地聚焦于对某些具体知识的掌握,而是着眼于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终身学习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同时还关注爱祖国、爱北京的价值观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加深了对于历史学科的理解,各方面素养得到综合提升。此外,很多学生在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仍然长久保持着对故宫的热爱。有的同学经常相约去故宫游览,有的同学主动给我推送和故宫有关的内容,还有的同学萌生了去故宫做志愿讲解员的想法。


2.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


这门校本课程的主角并不是授课老师,而是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个同学。笔者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中不只是一个倾听者,而更是一个参与者。


首先,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学生从故宫所涉及的传统文化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一内容,或皇帝、或建筑、或文物、或其他,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在大家面前展示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


学生的探究方向非常丰富,有“清朝后妃饰物的种类”、“故宫脊兽的分析”、“崇祯的治国方针与自缢缘由”、“紫禁城里的风水”、“《富春山居图》的前世今生”等等。


学生在课下的阅读、讨论、撰写等过程和课堂上的展示交流环节,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展示舞台,从而成为课程的主角。


四、课程的特色


1. 校内与“宫内”相结合


虽然本课程的绝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在校内进行,但笔者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宫内”的感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除口头讲授之外,还充分利用学校配发的 iPad 和安装的 “3D 故宫”、“故宫全景游”等 APP,同时结合自己制作的 PPT 课件,把相关知识和场景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另外,笔者还精选央视纪录片《故宫 100》中的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特别是一些细节展示和历史场景的再现,加深学生对某些内容的理解。


笔者还会组织学生去故宫实地参观,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2. 课程内容不局限于“紫禁城”


虽然课程名称是“走进紫禁城”,但是我们的学习内容并不局限于皇宫本身。故宫当中蕴含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我也尽力发掘并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介绍畅音阁大戏台、漱芳斋小戏台时,笔者便把一些戏曲知识介绍给学生,并加入一些京剧片段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再比如在介绍故宫建筑的方位和布局时,笔者便引入了阴阳五行等概念。这也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学生通过学习,对这些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也有一个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对笔者来说,故宫就像是一个老朋友,一个我愿意让更多人结识的老朋友。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与故宫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加对历史的亲近感,同时提升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png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