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接续优秀传统 加强师德建设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 郭振有
一、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师德建设实践的启示
♢ 讲大道传大德,要常怀国之大者。在民族复兴、人才强国的责任担当中,立德、立功、立言,济世兴邦。这是我们师德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
♢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体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 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核心是爱与尊重。“一个就是全部”,要敬畏生命和成长。
♢ 教师眼里没有差生,要全面看待每一个孩子,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
♢ 尊重每一个不同,成就每一个不同,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 学生幸福是师德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 教师的定位要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专家。这是新时代的要求,立德树人的要求。师德靠养成,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成为这样的人。
♢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在师德养成的过程中,让每一个老师享受以德育人、以德育德、教书育人、成己达人的快乐,最为重要。没有艰难的付出,也得不到深刻的快乐。
——郭振有
二、师道传统重视教师地位、作用以及师生关系
师德是长怀“国之大者”。教师就是要在民族复兴大业、人才强国的责任担当中,成为立功、立德、立言、济世兴邦的“大先生”。《尚书·泰誓上》有言:“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与师其责任都是辅助上天,爱护和安定老百姓。因此中国自古就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
中国自古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无师则天地君亲皆失所凭依,而人道几乎息矣”。汉代著名思想家扬雄在其《法言·学行》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师哉!师哉!桐子(即童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 教师是儿童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的未来就在老师手中。所以务学不如务求师,要求学于有师德师风的老师。
再有,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著名的国学大师唐君毅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讲到“唯以传道求道之心相接,而自然不容希利避害,慕赏畏罚之念,夹杂于其中。”“然师之恩于我也,则皆可谓之无限而无穷。此中国社会文化中之一伟大精神也”。
三、师道传统的五个主要表现
中华师道传统的表现是丰富而深刻的。首先体现为“爱与尊重”即 “仁爱之心”。郭店竹简《性自命出》是战国中期(公元前 300 年前)的一篇儒家典籍,其中有“道始于情”的说法。为师之道,以及为政之道等等,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情”字。曾国藩也曾经说“苟无人情,百求罔应”,所以无情无爱,任何事都是做不好的。《大雅·思齐》有“无射(斁)亦保”,“无射”者,无厌也。赞颂文王对平民百姓永无厌倦、厌烦之情。由此启发为师之道,就是在教师的眼里不能有差生,对待所有的孩子无任何厌烦之心,要孜孜不倦地关心、爱护、帮助、发展所有的孩子!
其次,中华师道传统还体现为“敬”。师德的核心是爱与尊重,敬畏生命和成长,给予学生竭尽全力的帮助。“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但最主要的内涵则是“敬”。往圣先贤对此有颇多的阐发,程子曾说:“人道以敬为本。” 朱熹认为:“敬之一字,真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答何叔京》)“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朱子语类》) 爱和敬是相应的,没有爱就没有敬。没有敬的爱可能是私爱,可能是偏爱。母亲对孩子有爱,那是私爱。老师对好学生有爱,那是偏爱。老师对所有孩子没有差等的爱、有敬的爱才是大爱、是公爱。作为教师对待自己的职业要非常的严肃,诚敬不懈怠、不懒惰,尊重学生的人格,诚敬、诚实、诚信,没有一点虚假,认认真真地对待学校里面、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时时警惕,担心教不好学生。
第三,中华师道传统还体现为“成人之美”。《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互乡这个地方风气不好,人都不愿与之交往。那个乡有一个童子来拜见孔子,孔子见了他,门人很不理解。孔子说:称赞、肯定其进步,不等于肯定其错误。这有什么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作为一名教师,对所有有进步要求的孩子,都要给予赞赏和肯定,支持他们去做。要善于用科学的、正确的、有效的方法表扬人、肯定人、鼓励人。正所谓“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弟子规》)王阳明先生特别告诫人们要善于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导之…若先暴白其过恶,痛诋极毁,使无所容,彼将发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但作为一名老师,面对批评甚至是攻击,也要有一谦虚宽广的胸怀,正确地加以对待,即“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教条示龙场诸生》)北宋大儒周敦颐曾说“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近思录》)圣人立教,让人自己改正他的错误,自己去找到合适的、正确的道路。
中华师道传统第四个具体体现是“专求己过,不责人非”。师德源于修身。修身是人类所有道德里面最伟大、最重要的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修身,没有自己做好,平天下是不可能的。《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孔子提醒他的学生子贡,你很贤德了吗?可以批评人了吗?我却没有这闲工夫去看人过,甚至去批评人家。“不责人非”不是不要批评,而是要用合适的方法。学生出现了问题或者错误,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是不是有错误,不要学生一犯错误,就轻率的加以指责和批评。“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所以王阳明对他的学生说“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强调看见他人的缺点不足“不可便怀鄙薄之心。”(《传习录》)
第五,中华师道传统体现在“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中国教育传统,与其说孔子是思想家,不如说是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实践体现的是身教重于言教。教育事业发展主要在师道,而师道主要体现在为师者之人格与学问。作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用自身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教育者的思想言论固然是重要的,但其主要价值更在其背后的人格力量,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也就没有了教育的力量。因此古语有“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李惺《药言》)“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白虎通疏证》卷八)《 周 颂·敬 之 》也 有:“ 示 我显德行”,意思是指示我们以光明美好的德行。作为教师则可以理解为在学生面前要表现出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行。所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非立教条规章责人遵循,最关键的是家长、教师、成人、官员,特别是高级的官员,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乃可化民成俗,把学生教育好,把国民教育好。
四、师道传统要求师德与师能相统一
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作为教师只有爱心,但上课一塌糊涂,也不能说他的师德好。能力很强,能说会道,但无德则更不是好老师。教师定位就是要师德和师能相统一,具备高尚的师德又有教育的智慧,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专家”。
首先,师德与师能统一要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楼宇烈先生曾经推荐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给我们的老师,强调“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否则,“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 这个观点十分的重要。梁漱溟先生也说“人生靠趣味,无趣味则人活不下去。”梁启超先生也提出“所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摧残趣味有几条路,头一件是注射式的教育。教师把课本里头的东西叫学生强记;好像嚼饭给小孩子吃,那饭已经是一点儿滋味没有了;还要叫他照样的嚼几口,仍旧吐出来看;……这样教下去,只怕永远教不出人才来。”“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所以作为教师要愿意把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教学也要非常有趣味,学生在教师跟前能够感到特别的幸福、快乐和温馨。
第二,教师的师德与师能统一表现在善于“随宜说法”。印宗法师听六祖惠能讲授佛经,赞扬说:“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坛经》)随宜说法,即顺应众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在不同时地,各施用不同的教法,以达完全的效果。这给教师同样带来启示,教师的教学要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师德与师能统一的第三个表现是“随才成就”。就是面对学生要尊重差异,成就优势,能够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领域。而且尊重每一个不同,成就每一个不同,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孟子有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所有的东西都不会一样,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是人和事物的客观规律,谁也改变不了的。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也提出“顺木之性,以致其性”的观点。 王阳明先生对此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传习录》上卷二) 西汉重要的文献《淮南子》中有“马不可以服重,牛不可以追速;铅不可以为刀,铜不可以为弩;铁不可以为舟,木不可以为釜;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优势和潜能,要善于发现他的潜能并加以教育,这是师德最重要的一点。
五、中华师道传统提倡“德以好学为极
师德从哪里来?师德既然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如何生成?
《荀子·非十二子》提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讲到“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一定是最好学的,只有好学才能具备高尚的师德。
学而优则教,教而优则学。要不停地、不断地去学习思考,知行合一。正如王夫之先生所说“质以忠信为美,德以好学为极。”(王夫之《船山思问录·内篇》)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