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师德建设需要富有意义、需要面向未来 ——在敬德书院师德会讲上的点评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 田国秀
一、富有意义的教育做法
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为师之道来讲育人故事,我觉得里边贯穿了极其丰富的当代教育需要去倡导的、也是未来教育需要去努力的教育做法。老师们在用心,也是用方法,用当代的教育理念在创设师德育人环境,很多方法是成系列的。
马积良老师提到:教育是人类文明持续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话说得极其精准。他还说教师是推动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为什么要特意诠释这两点?因为我认为这是今天的教育必须要完成的使命,而且也不一定非得叫使命,就是我们每天做的这些事情可能就是点点滴滴地,日复一日地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放到整个人类历史长河当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真的看不到,但是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时候,就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集体的一部分,我们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可能这就是推动的力量吧!任何一个孩子组合成我们的集体,他都是文明的一个一个部分,所以我认为像这样的思考,包括何老师提到的用感动去培养感恩,我能意识到很多内容是老师们在教育当中生发出来的,而且是带有生成性的、独创性的东西。
一个老师不能仅仅忙于教书,也不能仅仅忙于备课,大家还在思考或者说在践行着教育之道。我理解教育之道即是为人之道,为师之道。但是“道”这个东西真的是没有办法用技术来表达的,因为它没办法符号化,它只能用生命去传递,而且它只能在自我的生命跟孩子生命的相互影响中才能实现。这就是老师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会不自觉吸引到我们——当下的为师之道,当下的为人之道,当下的为教之道。这些门道写不进教科书,也写不进一些规范,一些评价,因为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概念化的,但是我确确实实从老师身上听到了很多超越性的东西,这些对我们而言在现场亲历,是很有启发、很受益的。
二、师德建设需要理性化并且可持续
第一,期待学校成果的进一步提炼,或者学校的一些思想架构进一步提升,这个架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架构、办学的架构,希望它能够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我们在做师德师风建设的时候,学校已经提炼出来的东西,比如:有组织的价值引领、怎样让老师的价值能够融汇到或者说浸透到每一步教书育人的能力当中,包括学校建议了一系列机制,通过机制建设去保护老师们,激励老师们,同时也是扶持老师们,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到老师们满足并实现他们的爱心……这些为师之道,我看到了,但是我还是进一步希望学校能够把思想再提炼,比如,三个版块之间的逻辑内涵到底是什么,三板块之间最核心的引领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背景;价值引领起的是什么作用,师德能力在这中间起什么作用,师德机制是起什么作用?盼望着学校能够进一步在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化,进而希望它能够影响、辐射到我们全海淀区,乃至于全北京市,甚至于在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这是我的一个特别强烈的建议。
第二,我很希望我们的做法,包括我们 5 位老师为代表的学校的一群很有教育情怀的老师们,你们无论是工作 3年还是工作将近 30 年,我想可能我们共同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成为可持续性老师?我们的教育生涯不是三年,最短也得 20 年,甚至于很多老师要经历 30 多年,所以站在老师的角度就要自问,我如何可以成为可持续性教师?这种爱这种付出这种努力这种探索,无论在项目式学习中,还是在小组学习中,在游戏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有的老师说我自己找不到了,也有老师说我在尝试着,但是我还是期盼着我们的教育不是看 3 年,也不是看 5 年,真的可能要看很长久,所以我们去支撑背后长久的可持续性动力到底是什么?
站在学校管理者这一方,或办学者一方,我们要回答的就是如何养成可持续性。无论老师入职几年、是哪个学科的,我们能用什么方式让他可以成为可持续性老师?一旦说到可持性,实际上它就一定是面向远方、面向未来的,所谓的未来学校。
三、今天的孩子们需要“诗和远方”
今天的孩子们,要解决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包括很多:比如说社会责任感,比如说对中国乃至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之间深刻的体察,比如说未来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思考,甚至于包括人品,待人接物的时候一些合理的得当的做法。其实这些都是发展性问题。
我认为今天的孩子们需要“诗与远方”,有人说这太抽象了,诗与远方是什么?就是精神追求。如果我们把它再具体化一点,就是让我们老师和我们的孩子们心有支点。我们既要关心他的身,也要关心他的心,还要关心他的精神。就是他要有追求,有盼望,所以我说我们要共同去锻造这代孩子要心有支点,这个支点用俗话讲就是他要有大心脏,不是被那些纷扰的或者很实用主义的,甚至带有功利主义的教育裹挟了以后,不知道人往哪走了。我们要培养有心灵支点的孩子,培养有精神追求的孩子。
因此,他们的心灵温度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对他的温度,在这个意义上,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进一步去探索。今天也有人提到——心灵的钙片,适合去补充心灵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补充应试的知识。最后,希望我们共同去探讨更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探讨更多的能对中国基础教育起到引领作用的一些思考和思想。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