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格物致知——“成为教师”的关键力

时间:2022-05-25 浏览:835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唐中云



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有时看似一个非常沮丧的时刻,处理好了就是教育的最佳时刻。关键是要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和特殊的敏感。以前我不知道这个时刻叫什么,这样的处理方式叫什么,最近在教《大学》,里面提到“致知在格物”,我知道了,这个特殊的事件就是“物”,我们要保持教育敏感,学会“格物致知”的智慧,师生一起来“格物致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说师生一起探究外物,获得知识和智慧。

这个外物,是师生共同面对的外物,一起观察,一起有所触发。老师点拨,由老师的先产生的启迪去触发学生,从而把学生本也有触发,但无法言说的感情真正变为由衷的感动或触动,从而发生教育的功效。外物的对象:是“我”以外的客观世界中的人或物。

“成为教师”需要很多能力,走出大学校门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过硬的学科知识能力、发掘教育情境的敏感力、突发事件时的应激力、对学生心理的分析能力、设身处地的共情能力、教师自我调适的能力、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反思教育的能力。这些能力中“格物致知”是关键力。“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个好学,是格物的基础,力行是格物的实践,知耻是勇的前提。

未标题-2.png


一、 一起格物致知,唤醒学生的心灵

上个学期某一天,我们学校有晚自习,孩子们要上自习到晚上九点半,晚上七点钟老师要进行点名。那是期中考试后出了成绩的当天。轮到我值班晚自习,我点名的时候发现我自己班上的晓峰同学不在。他每次不来上自习都会给我请假的,这次没有。我问和他要好的同学,大家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的脑海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我刚刚在 4:30 放学时发了成绩条,他的成绩不好,我和他目光对视的时候我看到了他躲闪的眼神,而且仿佛有泪光在闪烁。自习室里没有他,我顿时就恐慌起来。他不会想不开吧?我的脑袋一下子就不听使唤了,当时很多可怕的推测都冒了出来。于是,我立马和家长联系,问孩子回家了没有。家长说,没有啊,他在学校,今天不回来的。我告诉家长学校的自习教室没有他。今天我发了成绩单,他成绩不好,我有点担心他会躲在哪里不出来。

孩子妈妈讲:“我也知道了他没考好。上周末在楼下徘徊了半个小时不敢进家门,怕他爸爸说他”。妈妈这么一讲,我心里更担心了。于是跟他妈妈说好,我找同学在学校里找找,如果过 30 分钟还没找到,就请她来学校一趟。事情还算顺利,我们班的同学在学校的教学大楼的空教室里发现了他。他正在独自写作业。同学把他带到我身边时,我什么也没说他,让他接着上自习。

我赶紧给家长发短信说孩子找到了,请家长放心,不用过来了。我接到的短信是:我还是来吧,已经快到校门口了。晚上九点钟,家长打电话说她已经到校门口了。我把孩子叫了出来,我跟他讲,因为刚才你不在,我有点担心,于是通知了家长,现在你的家长到了,咱们一起去见见吧。孩子很惊讶,难以置信。我们到了校门口,看到一位身体有 7、8 个月身孕的女子站在校门口,男孩径直走向前说:妈,您自己来啦?那女子赶紧过来和我握手,自我介绍道:他是孩子的妈妈,孩子父亲不在家,在外面有饭局,一会儿也会赶过来,正好趁机和老师聊聊看怎么帮帮孩子。我看到妈妈拖着那么沉的身子大晚上来学校十分过意不去。我使劲道歉。这时,我看到这个同学,用手擦了一下眼睛,然后说:老师,那您和我妈聊吧,我回去上自习了。在门口昏暗的灯光下我发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妈妈笑着说:不怪您,老师,我们也着急,孩子没丢就好,他没考好,孩子心里着急啊,我们来向您取经来了,没白跑呢。过了半个小时,孩子的爸爸也急冲冲赶来了。我们一起聊了聊孩子的成长环境成长的故事,我也更了解孩子考试成绩差的原因了。

在这个事情中我确实有些神经过于紧张,有点不太冷静。但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做得实在是太好了。如果孩子成绩差有他们过去的失误,但是当晚的整个过程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和信心。

第一、 孩子的妈妈在得到孩子已经安全的消息后还要来学校要看看孩子,给了孩子极大的安慰和支持。在他不敢回家去见父母的时候,在他不敢正常到教室上自习的时候其实他在试探老师和父母会不会把他抛弃。但是当他看到怀有身孕的母亲的时候,我确乎看到了他眼中的泪花。尤其是他的父亲后来也过来和我聊他的学习情况。他感到自己被关注和关怀,甚至感到自己的不可或缺,父母不会因为即将有老二就不再在乎自己。所以他自己要求要回去上自习。

第二、在我的慌张过后,我也害怕这个孩子日后再出现这样躲着不上自习的状况,也确实需要了解这个新到班上的学生的情况,所以,家长连夜探子也促成了一次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绝佳时刻。

第三、 这样一种沟通,了解了学生成长后的故事,就更理解学生落后的原因,也知道了孩子的特点,从而找到了对这个孩子教育的突破口。在聊天中了解到,他很喜欢音乐,我知道喜欢音乐的孩子内心是柔软的,宜用柔功。所以后面对他就多了些柔性的感化而少了很多强硬的命令。后来的事实是: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观,开始积极努力起来了,课堂专注起来了,开始围在讲台边问起老师问题来了,开始在同学中寻求帮助了。

当然,成绩不是一天掉下去的,也不可能是一天就能补上来的。只有先有了好的学习状态,然后才会有好的学习成效。渐渐地,孩子慢慢跟上来了。后来也考了个很好的大学。我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记得那个妈妈带着身孕来看他的晚上。那一刻,他的内心肯定感到了特别的安全。不论考得多差,在外面受了多大的伤,家都是他疗愈的最安全的地方,孩子在父母的身边整理好情绪,重新出发。父母对孩子的守护,从不以成绩的高低为条件。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但要带点教育智慧。

1.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苗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是《论语》中很普通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孔子在那里发感慨:你看有好苗不开花的呀,也有好苗不结果实的呀。讲到这句话时,我很习惯地进行了跑题,就发挥了一下,我说你们各位都是你们家精心培育的好苗啊,送到清华附中,送到高二九班,几年后,确实有些成才了,也有些是不开花的,也有的开了花但是不结果实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是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长苗、开花、结果的关键阶段,都不能耽误,关键的地方耽误了,后面很难补偿。就像外面的玉兰花,春天花期有半个月时间,你那时没开花,这个花骨朵就不再开了,就没有了展示自己美丽的机会。禾苗扬了花到结稻穗也是半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如果天天下雨,那就结不了穗儿了。不结穗儿,就意味着一年白干,对于禾苗本身来说就没有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大家要抓住自己人生的几个关键期啊,大家听到孔子的叮嘱了吗?当时班里很安静,仿佛听到了心里在说话的声音,而且,有些孩子眼睛里竟然有了泪花。其中就有这个喜欢音乐的孩子晓峰。

这段话其实有些说教,之所以学生爱听,因为我是在讲语文,讲文言,不是班会课,讲经文背后的义理,所以学生愿意听。而且这句话是孔子的感慨,他也没有说教,他只是再现了一个自然现象“物”,在和学生一起感悟这个现象,诗歌语言是最形象的也是最能打动心灵的,所以这个生机勃勃的苗圃未来有成材有不成材的画面,引起了学生的深思,以至于促使他们积极进取,不断生长,避免成为那棵不成材的苗。

2. 清华校园里的金黄的银杏树叶

我让大家周末去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去拍银杏树叶,这是我留的语文作业。一来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时间感,二是激发学生考进清华的热情。我知道,高二九班是普通班,其实不可能人人都考进清华,但是面对银杏树叶是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内心对美的凋零的感伤,那树叶零落,美人迟暮,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孩子们生发出抓紧时间的紧迫感了。但是也有不听话的,他们有课外班,舍不得花这点时间做这件无用
的事情。晓峰去了,他去的时候看见一对新人正在清华校园银杏叶满地的二校门旁拍结婚照,他把含有金黄叶子和这对新人的照片发给了我,我特别喜欢。我发现这张照片有很多因素可以运用,一是它的银杏叶子,那种零落的美;二是那对幸福的新人。我可以想用这组照片来激励晓峰,于是写了下面的一首诗歌《明年我在这里等》。对于一位喜欢音乐的孩子,诗歌和音乐都是有着无穷的魅力的。这首诗也打动了这个整天耽于玩音乐,不用心学业的晓峰。


明年我在这里等
小 序

重阳风起,银杏叶落,吾想清华二校门正美,故请学生放学后照二校门之银杏,感物候之变化,增惜时立志之感。晓峰欣然而去,只见金叶铺地,游人如织,忽见一对新人照婚纱照,特拍照留之。


收到晓峰照片,聊以晓峰的口吻,写打油新诗以抒怀,在《离骚》中屈原讲:“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银杏因为其叶小而多且美,大风起银杏叶子纷纷飘落,总能给人以特别的感发。这个感发经常带来很大的力量,那片叶子能提醒生命的觉醒和发奋,它是自然中最伟大的导师。曾有很多学生受到启迪。婚纱图片来自晓峰的作业:


骑着摩拜走在清华路上,

金黄的鱼儿在空中游动,

风的婚裙拖动游客的相机,

跟随火红的爬山虎寻找去年的痕迹,

那个身着校服的青年在这里踽踽独行。


目光在这绚烂的秋光中飘移,

定格在照婚纱的新人甜蜜剪影,

明年我在这里等,

那前世有约的你。

留一抹霞光给二校门,

明年我在这里等,

那一起照相过的银杏。


明年我在这里等,

前世有约的你。

留一抹霞光给二校门,

明年我在这里等,

那一起照相过的银杏。


这美丽的银杏叶子和美丽的新娘子,或许真的打动了这位年轻的学生,他可能真的要努力学习了。课堂上有意地竖起脑袋,仔细听;课下我也看到他挤到了问问题的同学群里去请教老师。他也把智能手机交给了父母,自己拿着老年诺基亚上学方便联系。

未标题-3.png3. 让人迷失自己的是爱好,让人找到自我的还是爱好

一天中午我看到晓峰和乘月在校园里卖音乐节的票。我过去花钱买了张票,两位孩子说,老师您是嘉宾,不用买票。我坚持要买票。因为我去听音乐会,怎能不花钱呢?那天晚上我推掉了同学聚会,我一定要参加他们的音乐会。看到他们自信满满地在台上站着演唱,他们都是英文歌曲,声情并茂,我被深深打动了。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是学困生呢?因为家里有事情,我提前退场了。第二天,我找到晓峰,说,首先老师为昨晚的演出感到震撼和骄傲。你从原来的班级到高二九班,是我分到了很优秀的学生,老师的运气很好呢。其次,老师为昨天的提前退场表示遗憾。孩子要中考了,我要辅导她。要不应该听完你们的音乐会的,你唱得太好了。你们的歌挑得都很正能量,很有社会责任感,老师也很受鼓舞。最后,我是要提要求的,我为你在学习上的投入感到不满意。因为你大段英文歌词都可以背下来,怎么会背不会英语课文,背不下来英文单词呢?不会写英文作文呢?这是因为没有那么投入,没有自己想办法。实在背不下来,你可以唱嘛。这番话,我觉得晓峰听进去了。因为有了前面的由衷的夸奖,他知道我是真的欣赏他的。后面的责备,他也觉得我说得很对,他自己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在
后面的学习中他还真的下工夫了。

他的文科类的成绩进步很大,语文、英语、化学偏文科类的学科的成绩进步快,而数学和物理因为基础差,进步起来有点慢。但是这个劲头也已经体现了出来了。那个原来不在意成绩,玩玩音乐,谈谈恋爱,没有紧张感,优哉游哉的他不见了,变成了上课认真,课下积极请教,课外请老师求教的学生啦。

4.“老师,您说怎么学,我可以考到人民大学去?”

上一周,我讲完《大学》,晓峰把我约到教室外面,很郑重地问我:“老师,您说我怎样才可以考上人民大学?”我说:“你去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然后求助。正心,端正内心,抛去杂念。”我看着他,他明白我说的意思,他说,我已经不谈恋爱了,这学期还有一场演出,之后我也就没有乐队活动了,全副身心投入学习了。“诚意,就是自己问自己还可以更努力吗,更专注吗?”他看了看我,沉思不语。“然后格物致知,自己去读教材,去思考究竟哪里我自己弄不会。如果现在要请老师从头补起,根本不可能,时间太少了。自己去看,知道不会的地方在哪里,再请专家指导,这样就可以补上自己的基础薄弱处。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到处去报班,而是自己沉潜下来,找我的薄弱处在哪里。现在课堂的学习,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别成遗留问题。如此,逐个攻破自己的难点,你的成绩就可以上去了。”

他看着我,很郑重地点点头。

到这一步,当他主动找到我来寻求成长突破之道的时候,这个孩子的艰难心理调适期已经过去了。当然,或许他由于基础原因,也不能考上人民大学,但是这颗生命的种子已经被唤醒,他不会允许自己沉沦,他会继续努力,上进。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教育让人认识自己,让人发展自己。这就是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在我的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二、一起格物致知,在摩擦中点亮学生的心灯

小张是我班一个极有个性的孩子,眼睛里写着桀骜不驯,不爱上操,听不得上操的进行曲,不愿意参加大型集会,有机会就开溜。他宁愿躲厕所也不愿意去操场,他运动会上跑完自己的项目就去找地方上自习去了,连自己的跑步钉鞋都不要了。他上课还和老师争执,美术老师因此还和他急了。我看到这个孩子,一起接触下来,感觉他并不好教育,来硬的肯定不行,不管他对我来说也是不可能。我一直在观察他,寻找突破的可能。

一天当大家跑操进行时,我跑回班里找他,他可能觉得已经安全,就从厕所出来了,回到了教室,我走过去,他也没有发觉,我站在他的身后,只见他手里捧着一本哲学书——休谟的《人性论》,他正在认真地阅读,时不时还在读书笔记本上抄写。我并没有惊动他,悄悄走开了。我还继续我的观察。一次中午快下课时,我站在教室后门旁,透过门上的小窗看教室里,老师正在讲化学,而小张还在看他的哲学书,头都不抬。期末考试来临,他显得很焦躁,我说,你先别看课外书了,先把考试考好了再看。他一听就跟我急了,您不用管我好不好?不要这么功利好不好?人不是为了分数而活着的。我被他抢白得一脸蒙,要发怒,看着他那焦躁的样子,把怒火忍了回去,只好由他去了。发成绩单那天,我知道他所有科目的成绩都不好,下午是年级大会时间,一到会场点名,小张和小王未到会场。我问同学,同学告诉我,小张和小王一起去动物园玩去了。我头都大了,去动物园去了?!真可气!从学校到动物园有 10 公里,这路上要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办?关键是这两个没有考好的孩子千万别有什么想不开。但是一想到是去动物园,心里顿时有觉得好笑。于是我打电话给小张,

“小张,你在哪里啊?”

“老师,我,我,”

“你们俩没有考好,也不要自绝于人类啊,跑到动物园混去了?快回来吧,下次考好了就行了。”

一听我在开玩笑,他俩也就没那么紧张了,一个小时后都回到了学校。这时年级会结束了,我开了个班会,首先说,这个离校逃离人类的做法不可取,也很不安全。分析考差原因,就是心思没在课堂的学习上,都在课外阅读上了。我给同学列举他看了哪些哲学书柏拉图的《理想国》、笛卡尔的《方法论》、休谟的《人性论》,这些书,大学生都不见得读得下来,还告诉了同学我的课堂观察。我说,这些时间
没有浪费,只是时间安排的问题,安排好了成绩就会提上来。从此之后,小张身上的“刺”仿佛没有那么多了。接下来是他发愤补习功课的时间段,平时的晚上、周六、周日都被安排得满满的,课堂作业根本无法完成。一次,他又没有上操,我说了他一句,他竟然跳了起来,说:我就不去,你有本事开除我啊,我正想退学呢!我一听,怎么这样了?赶紧和他家长联系,发现是安排太满,补习见效不明显,期末考试又要来了,情绪非常焦虑。所以,我让家长停止他所有的课外补习班,让他自己安排时间复习,最后的考试有了一点进步,他也稍微有了些信心。真正突破的是我发现他爱好写作。每周四是连堂语文课,一般我会让大家写点东西,或大作文或小作文。他总是盼着作文课的到来,后来我才知道周四是他的写作时间,每周都会写上几千字。慢慢地作文在高二下时突飞猛进,从庖丁解牛的读后感开始成为班里的范文,然后一发不可收,《对与好》的作文成为年级的范文,于是他参加了一系列的作文竞赛,最好成绩是“语文报杯”的全国特等奖。写作让他的心逐渐平静,他也不需要用淘气、用个色来引起老师的关注,才华已经可以作为自己的标签,他在同学中也有更多的支持者。让他最有自信的是,他的生物这门功课经过努力已经名列前茅。此后,他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我让他在班里讲柏拉图,我让他在班会上传授学习生物的经验。接下来,他和同学一起创作班歌歌词,一起和同学商量趣味运动会的演出创意,等等,他的奇思妙想一个个实现,他的长“刺”的毛病也一点点地消失。而最后,让他完全成为一个自立的男子汉是我们俩的两次谈话。一次是在操场看演出预演的时候,我和他讲:

——你为什么要处处和老师作对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呢?

——不是,我是害怕,我害怕自己太听话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那也不必用任性来当个性啊,用才华当标签才是最恰当的呀。

——我以前不知道,觉得自己浑身别扭,不那样都不行。

——哈哈,长大了就好了。

又一次是他很郑重地约我,要和我聊聊。

——老师,我姥姥生了重病,我小时候是姥姥带大的,可是她对未来没有信心,我该怎么办?

——如果我是你,我就当姥姥的老师,让她听我的话,我安排她每天有事情干,干好了才有表扬。老人这个时候就是孩子,你要当大人去宠着她,哄着她,有时候她淘气不听话时,你还要批评她。

——可是,我还是个任性的孩子。我怕我做不到。

——那么,姥姥就白疼你了,你现在该回报了呀。动脑子,让姥姥一天快乐地忙碌起来,为你而忙。这样她就不会胡思乱想啦。

——好,谢谢老师。

从此之后,小张同学身上的“刺”就不见了。参加了合唱比赛,他也参加了沙漠徒行,参加了他能参加的一切活动。跑操除外。他把答应我去跑操却做不到的内心冲突写成了一篇文章,在会考时写了出来。我要他回顾出来打了下来。能反省的人本身就是一个自觉的人,一个心灯已经豁亮的人。


诺 言

我手中的签字笔粘着星星点点的小汗渍,咸咸的味道中透着窗外那“独占鳌头”太阳,它对我而言是个罪人,又是一个替罪羊。

上午早操时分,在积了一层灰尘的玻璃外,太阳更加狂妄。一把邪火烧到我的心里,下决心的速度和衣襟浸湿的速度一样,我掉头与成群向操场走去的同学逆向而行。“我下个月一定都去跑操”的承诺莫名地使我感到屈辱与气愤。这一句貌似轻松的承诺仿佛一块口香糖,而我和承诺的另一方之间像两颗被粘牢的牙齿,互相拉扯纠缠,又渴望彼此解脱。口香糖也是一种承诺,承诺清新的口气、健康的牙齿,可是它实际是一种胶水,覆盖窒息了我“身体”的一部分。“遵守承诺”让我饱受酷热,可是刚有弃之不顾的念头我眼前就浮现出班主任紧蹙的眉头与失望的眼神。我受够了两种情形的纠缠下的煎熬,躲到阴影里安歇下来。

回到班里扑面而来的是咸咸的汗水味,“喂,你怎么不去上操?老师找了你半天!”惊讶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你凭什么特殊”的不平又含着“你摊上事儿了”的友情提示。我有点内疚,但一种打破了有处罚的规则的奇怪的成就感使我逞强道:“谁真的去跑,这么热的天我宁可懒死在班里。”

“可当初是谁跟保证去上操的?”背后传来了熟悉的嗓音,有些沙哑却依旧锋利。我不禁感叹那句“危险总是出现在身后”话真是至理名言。在场的同学们都急忙把轻轻飘过我身上的目光收回去,把表情放空,谁都不愿也不敢与班主任那仿佛掩藏着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的眼睛直接交流。老师像一张被圆规尖刺破的纸——最后的原则也被我打破了。

“今天太热了我跑了也煅炼不了身体。”我试图在“承诺的锐矛”刺来前修补一下自己草草制作的护盾。果然,有些失声的批评迎面而来:“那你的诺言就可以像垃圾一样丢弃吗?我们课上刚讲了‘信’,你都学什么了?你身上怎么就没有一点君子之风 ....”“可我觉得太阳太毒了,我抗议一下而已!诺言也不能要我的命?”我突然像窗外的太阳般炙热暴躁。我与老师一样涨红了脸,在窗外的太阳像舞台上的射灯打在我们的身上 ....

或许我是那个罪人,但我至少有太阳替我接受心中法庭的审判;可失望的班主任心里那张被破坏的纸却再也无法修复。我发现很奇怪的事,对诺言来定义的诸多事作出的“肤浅的敷衍”会导致重大意义的完结或毁坏,而且难以补偿。我躲开了荼毒,却注定要驻进班主任心中的一片冰冷的废墟中了。

对于此刻拿着咸咸汗味的签字笔的我,能不知耻地写下以上的文字,自然还是不甘心的。虽然我有些体量太阳的炙热,但我不认为那些因诺言换来的满教室的汗味就高尚,就像诺言被打破一样,在遵守达成诺言的双方也是在未知结果时茫然地散发咸咸汗味,倒是窗外的太阳日益嚣张了。


未标题-4.png在这个案例中,我和小张的矛盾不断,如果我换一种心态,很可能都会被他逼疯。但是,我没有。我带有一种欣赏的角度来看待他。我们一起产生共鸣的对象就是伟大的事物——哲学书和写作,我对他看哲学书没有反对,而是欣赏和赞美,这一点赢得了他的认可。我对他的作文的认可和推广,让他获得了自信,同时也让我被他认可。这样,他在内心里接受我为一个可以指导他写作和为人处世的人,最后在他面临的家庭困境时,我用我的建议让他迅速褪掉身上任性的幼稚,变成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成熟和理性,他从而担当起他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而在做晚辈、做学生上完成了改变,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高三我已经不再教他了,临别时他说:“老师,两年里我一直在怼您,很抱歉 ! 但是我也很怀念这段怼您的日子,这促进了我的成长。”我和小张在共同探究哲学和文学的这个外物时,获得了不同的认知,从而能互相理解。我的理解是苏轼在《贾谊论》说的“有高世之才者,必有遗世之累。”作为一名教师要发现学生的才华,容忍他的缺点,等待他的成长。有个性有创见的人更需要好的保护,不可轻易地磨灭其个性。如其身上确有不好的地方,也让他自己去打磨自己发展自己,这样不至于损害其心灵。而小张,作为一名学生,在和我长期的接触的过程中,也慢慢将哲学的认知文学的感性用于师生交往的日常,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于是能自己去修正自己,从而获得发展。这样,原本是冤家对头的师生,最后也仿佛有些难舍难分了。在小张成名之前,我写出这个案例,以证明我对人才判断的预见性,以证明格物致知对成为教师的重要作用。


三、小结:格物致知的教育智慧

通过对晓峰和小张这两个案例的关注,我发现:

教育要讲究格物致知,要和学生一起去格物致知,面对客观外物,去体察它给人的教育启迪,一起去被打动,一起去内化,一起去调整内在自我。只有内在的自我端正了自己的心,才可能在外在的行为上外显出来,即“诚于中,形于外”。教育不是强加地说教,把握住打动学生的“外物”,去一起理解一起共鸣。当晓峰的继母挺着大肚子晚上来找他时,孩子的眼睛里泪花我把握到了,接下来写的推送其实是专门为他写的,是为了激励他,要回报这份爱和信任,要值得父母的这份爱和信任。后来他爱音乐,我在诗歌上启迪他,把他没有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启迪他,再听他的音乐会,就着音乐给他提要求。这些都是建立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的,建立在共同探究同样的外物,用我的心智去启迪他的心智。所以,当他发现时间紧张了,当他真正寻找大突破的方法的时候,唤醒他的心智的工作,我已经完成了。

小张亦是,我发现他对哲学和文学的热爱,从而笃定地认为这是个有个性有才华的孩子,应当保护和启迪,不着急、不放弃,持续地启发和开导,最后这个孩子用才华获得了自己的认同和他人的认同,从而变任性为热情,从而成为一位出色的学生。

我关注这样两个个案,使我明白:探求教育的方法不在宏大处,而在细微处,在打动心灵的敏锐处。因此,教育的智慧,其实是师生共同格物致知的过程。《学记》里记载: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大自然就是那个大钟,师生就是那撞钟人,经常学习思考,探究其中的教育智慧,每次探究都会有收获,坚持不断地叩问,那个不断探寻的生命总会被敲醒。

下面附录一首晓峰作曲,小张作词的班歌,歌声中有他们闪光的年华和觉醒的心灵:


玖歌(九班之歌)


盈盈笑语描绘时光

初夏倒映书中万象

伫立窗边细雨微凉

梦里枝上花开如常

歌声中写下的诺言

晨光中融化的冰霜

相约韶华聆听雀鸣悠长


绿荫分割黑白条纹

载着欢笑飘进海洋

清蝉伴奏青春嬉闹

衣弥散悠悠的香

光过滤金色发痕

霓虹多少专注目光

书本练心智

使嘴角微扬


千帆划过粼粼波光

斜阳绘尽无边景象

晚风清切拂散阴霾

渐露出点点光芒

漫天繁星将会指引

携手同行交织梦想

崎岖前路 见证青春绽放


在无数迷惘的夜里

蓝紫色荣耀重焕希望

背负理想烂漫星空中扬帆起航

承载理想 把控风向

积攒力量 突破压力阻挡

日星隐曜 面浴朝阳

驾驶真理的方舟游荡远方

风雨中 多久才到

雨中蓑翁 垂钓在旁

湍飞荡 闪烁光芒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