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再谈经典的教学运用与细化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袁济喜
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二是经典学习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三是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做好基础教育。
这 三方面实际上是老问题,但老问题发现了一些可喜的苗头,也就是说 这些问题不断在深化,也不断在收获,就 产生了很多新的思维运行方式。
传统文化渊远流长,敬德书院引导青年 教师学为人师,用经典来提升教师素养,再通 过老师教育学生,表现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传统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这种趋势是中小学致力于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相结 合,其内涵可以概 括 为生命发展、生活教育与人文特色,通过教师主动对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提升,注 重经典的浸润,以 水滴石穿的精神来教书育人,以古风古韵润人心。孔子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后世用万世师表 来概括,他既是一个学问家,也是一个教育家,且非常注重师德的建设和师承关系。基础教育不但要深入研究他的教育思想,还要注意与之相辅相成的老子思想。
这次论坛上一些南方的学 校,非常注 重构筑学 校的精神文化体系,提倡中西合璧,用上善若水 和而不同的精神来办学。南方的学校相对来说比较开放,也有一些新的思维,与北方的基础教育或者学校教育的厚度相比,它多了一些乐山乐水那样的精神,表现出一种 流动不息的智慧或者自信。论坛能 够吸引这些南方学校,可见大家是一种相互融通,交会补充的状态。
再谈对经典的理解。按朱自清先生的理解,现代人的经典理解和过去年代还是不一样,那就是典籍纳入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经典导读或者经典系列,一共出了 23本。其中很多在 过去谈不上经典,甚至被看作是禁书,也纳入了经典。比如《红楼梦》它是一个经典,但是在清代就差点被纳入禁书。
我们现在也把它纳入经典。所以经典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范畴,不能以古代人之标准定是非,甚至也不能以孔子之是非来定今人之是非,所以对孔子的有些思想,我们也要有所创新,有所分析。和而不同,互相补充。
阅读经典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经典的特点,对经典其历史性和现代性的变化要进行研判,这就要求我们的经典阅读、经典教育要有针对性,要有创新性。所以这对我们师资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前一辈说的经典教育,是用那时候的经典理念来教育那时候的学生们,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也未必都是准确的,也未必能够对症下药。这个就需要我们真正把创造性创新性的转换发展和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探讨经典阅读的一些方式方法。
比 如 说传 统 的 十三 经,或 者 说 在 魏 晋南 北 朝 之 前,春 秋 的 时 候 叫 六 经,后 来 只剩 下 五 经 。仔 细 想 想 这 五 经 都 是 经 典,但是阅读 方 式 却 有很 大 的差 别,《诗》《书》《礼》《易》《春秋 》,它们的阅读方式、文化导向及人格培养的模式都是不一样的。
如何阅读 经典就是如何解经,比如《诗 经》是温 柔敦 厚而不愚,要培养的是方正的人,正大光明的人;《易经》要培养人的一种通达精神,通达明贵的一种心智;《春秋》正名分,要培养人的道德法律秩序……因此五部经典的阅读方式、育人导向、人格模式都不一样。
所以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我们都强调阅读经典,但是对于古人的阅读经典的方式,还是要细化理解。这些细化的过程,从小学基础教育就应该重视。孔子说过,《诗》可以“兴观群怨”,兴就是一种朦胧的阅读,朦胧的体验,读的时候字义不一定很明白,但因为古时《诗经》是配乐的,有音乐感,所以读起来给人一种把复杂的情感音乐化,继而化作生命节奏的酣畅;即使学生现在不理解《诗经》的意思也没有关系,但是这种音乐美感它沁人心脾,能够入脑入心。所以先读出经典的美,然后读到思想的深。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