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做好文化传承为立德树人赋能 ——专家建言让孩子在传统节日诗词文化中汲取营养

时间:2021-12-28 浏览:84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致力于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帮助学生树立真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这种自觉和自信的获得,首先就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最佳时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7 年 1 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image.png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在工作原则方面明确提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意见》还在“完善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广泛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和实践。

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不提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在流传过程中,越来越淡化其文化意义,远离了应有的诗意文化。甚至出现了一些文化糟粕的东西,非常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经过一代又一代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像文明发展过程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将文化、文明精神代代传递下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认为,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让一个又一个传统节日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让节日走进青少年的生活世界,成为他们珍贵的人生记忆。这就需要重新恢复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引导青少年在节日纪念活动中,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成为节日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清明节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气,大家可以外出踏青游玩、曲水流觞,同时,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其蕴含着祖先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天道伦常的深刻思索,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符号。”

image.png据吴颖惠介绍,今年清明节前,海淀敬德书院就举办了一场由专业研究机构、媒体、一线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清明诗会。通过师生吟诗诵诗、古琴音乐、戏剧表演、服饰展示等活动,引导师生在祥和气氛中度过了一个兴致盎然,弦歌不辍的难忘清明节,既营造了庄严、欢乐的节日气氛,又进行了诗词文化教育。“举办清明节诗会,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既能弘扬孝道,又能张扬青春。让古典诗词在清明节释放出文化内涵,激活其生命力。”

活动结束后,吴颖惠还与参会学校共同发起倡议,将符合适合中小学生吟诵的诗词推荐到海淀区学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文化在中小学校园里畅游,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从中汲取营养,让优秀传统文化、诗词文化代表的中华文化基因真正地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师生要从中华优秀诗词文化中汲取营养

自 2016 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与中央电视台(现并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力合作,连续举办“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诗词为媒,为时代而歌,充分激发了亿万中国人对于经典诗词的热情与传承意识,掀起了全民亲近和学习中华经典诗词的新一轮热潮。

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要想更好地传承,就需要加强学校的力量。北京市很多学校也非常重视。不仅营造了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文化的氛围,还举办了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有的学校甚至开设了校本课程,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文化成就立德树人。

image.png以北京星火小学为例。学校 2016 年初成立的“丹雍书会”,每个寒暑假都会集中学习 3 天左右,以国子监官韵调学习诵唸《孝经》《大学》全本、《论语》部分章句。还比如,2017 年 11 月,转河书院揭牌成立,成为了学校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全新载体。据该校校长关红介绍,书院成立后,学校以书院为依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沿袭京派国学启蒙教育,经史典籍、传统技艺、齐家修身系列课程,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里进一步落地生根。

此外,对于诗词的学习,学校还以晨读形式安排班级诵读,再结合学校文化节、诗词大会促进学生背诵。意在书香校园建设,增强知识积累、提升校园文化气质,培育学生文明素养。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不仅开设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德育教育的各项主题活动中。尤其是学校在重阳节组织举行的“九九又重阳”主题活动。学校通过赏菊赛诗会、制作重阳糕、缝制重阳香囊等情景创设,让学生亲自参与,进行体验。在学习重阳习俗的同时,感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赞美,领悟新时代赋予这一节日的新内涵——孝老敬亲。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则采取将古诗词文化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的方式展开。比如在春分节气,学校食堂为学生午餐提供:春分喝萝卜丝汤,伴随对春分节气的认识和了解,学生诵读了有关“春分”节气的谚语、古诗。再比如在春节,学校开展“传统中国年 魅力中国风”的活动,通过写一副对联、剪一张窗花、讲一张年画、包一次饺子、逛一次庙会等六个方面将古诗词文化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image.png

那么,学生学习古诗词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学校在开展古诗词文化教育方面又该注意什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斐认为,诗词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与汉语母语的联系更为密切。学习古诗词,可以陶冶情操、雅化言辞。诗词凝聚了人生最美好的思想、情感,富有感染力、形象性和意境美,诵读诗词,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化气质、提升境界。古诗词的语言十分精粹、优美,往往是精心锤炼而成的。诵读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汉语之美,学习如何优美、典雅地进行表达。

同时,陈斐表示,学校在为学生选择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注意筛选篇目,尽量选积极向上的作品给学生诵读。第二,超越背诵,引导学生深层次地领略诗词的情志、意境、表达之美;通过赏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创造应用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所学润泽生命、指引修行。

image.png

关红校长认为,古诗词文化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但是不能局限在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诗词的内涵需要老师从传统节日、民俗等多个角度对诗词文化进行剖析、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将诗词文化的内涵、寓意完整地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敬畏,在心灵深处与诗词的意境产生共鸣。

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看来,在中小学校开展学习古诗词不仅要坚持“撮其精要,整合再现”的优选原则,“循序渐进,内外结合”的拓展原则;“不贪多求大,有限度习得”的适量原则,还要注重“四性”。即根据“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强求理解背诵,注重融通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参与诗词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的意识,注重主体性;在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全员参与,共同感受,共同诵读,共同建立诗词文化、传统文化与良好品行之间的联系,注重普适性。

此外,丁凤良还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古诗词教育,要想在学生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是爱不释手,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雅在哪;二是要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韵味在哪;三是要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深在哪;四是要让学生深层挖掘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哪。”

“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学习好诗词文化,为师者首先就要做好。

对此,敬德书院老师达思潮认为,古代中国,教育形式多样,诗教就是其中最为重要一环。今天传承诗教,就是要传承古典诗词中蕴藏着的中华文化的基本核心价值观。“所以,近年来敬德书院通过师资培训课程让老师们切身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习得传统文化智慧,增长传统文化育人本领。

image.png

不仅如此,书院还通过系列的多元化活动提升海淀区教育,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区域影响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同时,他还认为,古典诗歌强调情理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理,诗歌里既显现着具体的情境和场景,也包含着人生经验和哲学思考,因此传承诗教,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创造性、思辨性,提升教师处理生活和教育问题的综合水平。教师还可以通过诵读诗词、欣赏诗词、创作诗词等方式沉浸在古典诗词的美妙之中,排遣情绪、平和内心,缓解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正视仪式感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众多学校、机构及个人参与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中,包括从事教学研发、组织活动讲座、吟诵古诗、学习经典等。

但是,很多地方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只需会背、会写、会唱即可,有的甚至出现穿奇形怪状的衣服、行跪拜礼等,过度强调了形式,把学习传统文化弄成了作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尺度,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仪式感的同时,还不会让其流于形式?

在陈斐看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仪式”的精神何在,是在表达什么、追求什么?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即在强调礼的精神内涵。其次,要把握好分寸,不能琐碎、频繁。

image.png

“仪式感是一种指向内在,指向自我的一种感觉。而形式主义则是向外展示的一种需要。仪式感与形式主义的区别主要是看内心是否是乐意的,是否是愉悦的。”敬德书院老师宋俊玲表示,传统节日承载着文化精神,度过节日需要有仪式感,诸如某一节日我们穿的服饰、我们举行的活动等等。在相对固化的仪式中,只有在这个节日才有的习俗能带人暂时脱离一成不变的生活,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回归比较纯粹的世俗人情中,体验着生命本身的庄严伟岸、忧戚悲伤、欢乐喜悦。无论何种感情,都是对生命的沉思与享受,人在彼时彼刻的心灵是柔软的,所有的人都几乎是同频共振,这是因仪式而产生的文化的力量,是彼此对生命价值的认同。“在仪式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教育者不应是仪式的制造者、审视者和评价者,而应是与青少年共同参与,成为参与者和体验者。”

宋俊玲还表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力量,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焕发全新的魅力。“这次我们敬德书院和研究机构、学校以及媒体合作开展的清明诗会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此外,我们也可以让青少年采用制作家谱的形式,采访自己的长辈,了解长辈及祖辈的历史,了解自己的家族,寻找传承的家训家风文化,以这种方式寻根问祖,找到家族传承的精神脉络,获得无穷的家族精神力量。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设计青少年可以互动参与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节日活动。如果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绝不是一句口号,需要社会各界之间的联动与配合,创新传承方式,让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得以延续。”

image.png

对此,吴颖惠认为,其实每个节日都需要仪式感,否则节日就缺少了庄严的气氛,可能只剩下“吃喝玩乐”了。“清明节需要诗会的仪式感,端午节也需要仪式感。端午节真不仅仅是吃粽子,还有编织五彩绳、制作艾草香囊等,在端午节里,一家人坐在一起读《楚辞》,品味《离骚》那久违的生命张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体悟能力,感知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在她看来,敬德书院举办的清明诗会虽然这种仪式感对成人社会而言,可能有表演的意味、有形式化的指责,但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却会是一生的回忆、终身的节日记忆。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这种节日的记忆,即在节日的时候,脱下消闲便装,穿上我们民族特有的唐装汉服,与家人一起外出郊游,可以增加节日的仪式感,也以此表达内心对文化的尊重与崇敬,增加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此外,吴颖惠还强调说,“当然,我们呼吁的节日仪式感,肯定不止是一次次简单的诗会活动、演出活动,这只是节日的气氛和形式,而更多的是通过诗会活动去启发、激活师生内心的文化体悟感和文化敬畏感。比如,清明节也是我们的公祭日,这中间有怀念,有祭祀,还有我们对国家、先烈深沉的爱。在这样一个梨花飞扬,桃花盛开的季节里,大家一起来祭祀祖先、英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概?这种情怀与气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在生与死的交替中成长,在哀思与振奋中挺立、回荡……正如敬德书院清明诗会当天,杨青先生唱起的这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们的家国情怀就体现在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中,这些诗词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日子、时间、时刻去充分地表达,这也正是敬德书院想借助节日诗会去承续、去弘扬的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之精神。”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