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敬德行远││《论语》中的教育之道

时间:2019-12-26 浏览:512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中学生

专业研究人员

培育立身行道之人



肩负人文教育使命



兼容古今治学之道



秉承中华文化精髓




  作者:达思潮(敬徳书院)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是中国人的“至圣先师”,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上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自汉初以来,《论语》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本,是历史上中国读书人必读之书。其中反映出来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为师之道、为学之道等,也广为大家所熟知。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具有历史的、文化的超越性,时至今日,还依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如何使《论语》中反映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当今时代以及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还要研读《论语》,重新领悟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1

“无隐”的教育


孔子是中国的“至圣先师”。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书人一边读着《论语》,一边把孔子捧上神坛。纵览《论语》,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里面载录了许多孔子的错误。尽管如此,却并没有影响历代读书人对孔子的尊崇,甚至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为他回护辩解。从这个角度去看,《论语》实在是一本十分质朴的书,它并没有刻意营造一个“圣人”的形象,只是孔门师生间生活、教学的真实载录。这反映出孔子作为一名师者对待学生的真诚,就像他所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对学生没有任何隐匿的地方。


孔子“无隐”的教育,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生的真诚坦荡。《论语·阳货》有两则记载: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公山弗扰、佛肸两个人叛乱时都召孔子去帮忙,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孔子都对这样的机会动心了,而且都告诉了他的弟子子路,子路显得很不高兴并且对孔子进行了劝阻,孔子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辩解,但是最终也没有成行。孔子在周游列国屡次不得重用之后,急于想要有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因此即使是两个叛臣召唤,他也依然有些动心,无论他如何辩解,这显然都是不合礼义的行为,但是他能把这种内心挣扎的过程,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自己的学生,足见其真诚与坦荡。教育是一颗心打动另一颗心的过程,当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时,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想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做到真诚无伪。孔子的真诚与坦荡,太值得如今的教师学习。



孔子“无隐”的教育,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无类”。“类”指的是按族群或按政治地位划分人的种类。“有教无类”就是说,办教育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其身份的高低贵贱或亲疏之别而有差别地对待。后人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孔子的学生很多,出身背景也各不相同。孟懿子是贵族,子贡是富豪,颜回则非常贫穷。但是孔子对每一位追随他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并不因为血缘的亲疏、身份背景的差异而区别对待。事实上,孔子十分反对专为贵族阶级服务的教育,他反对“唯血统论”,认为“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庶民百姓只有通过礼乐来提升自我,而君子则因为世袭而生来就处于尊贵之位,然后才是通过礼乐教化提升自我。对于这种情况,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野人,即庶民)。这样的问题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也有谈及:“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时祭祀山川神灵用的牛,必须是没有杂色的牛。犁牛是杂毛牛,但即使是这样的牛,只要它长着一身红通通的毛、有端正的犄角,如果人不用做祭祀,山川神灵都会不舍。这正说明孔子不看重人的出身,唯贤能论人。


《论语·季氏》中,还有一章讲到了孔子的庭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学生,伯鱼是孔子的儿子。本来,陈亢以为,孔子的儿子会在孔子那里得到特殊的教导,所以他才有以上的发问。结果陈亢听了伯鱼的话,了解到孔子并没有因为亲子之爱,对自己的儿子加以特别栽培,而是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来进行教导和培养,学生不会因为血缘亲疏受到不同的对待。



2

因材施教


孔子教育学生,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因此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雍也》中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才智的学生和中等以下才智的学生,孔子在教学上采取不同的方式,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因材施教,实际上不是指知识上的因材施教,而是性质上的因材施教。知识上的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在某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来把他划分到“好”或者“差”的群组进行分层分班教学,这是扼杀学生潜能,阻碍学生进步和发展的行为。《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孔子的弟子宰我大白天睡觉,孔子发现后,大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里的宰我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困生”,按照我们现在的做法,把他分在普通班,开展分层教学,教他最基础的知识,他最终能因为善于言语成为孔门的十哲之一,作为孔子的配享在孔庙受历代读书人敬仰吗?性质上的因材施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努力调和他们的不同个性,使之趋向中和。孔子教导子路的例子尤为明显,子路在孔子的教导下,戒除了暴躁,却不失勇气和正义,最终因重诺而誉满天下,使得千乘之国,不信其盟约而信子路之诺。



3

启发诱导


孔子教育学生,特别注重“启发诱导”,强调学生对待知识要有主动探索求问的意识,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对于那些遇事不会问“如之何”的人,他也不知道该拿这些人怎么办。“启发”一词出于《论语·述而》,其中载孔子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甚意。发,谓达其辞。”当一个人有着强烈探知问题答案的愿望,却缺乏探知问题答案的能力时,给予他启发和指导,这样的教育才会有好的效果。这里的“不复”,强调的是一种时机,并不是真的放弃学生、不再教导他了,而是等待一个更好的教育时机,不在他没有愤悱的时候浪费时间去重复地向他灌输。《论语·学而》中子贡和孔子讨论贫富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和孔子讨论贫富,孔子提出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显然比子贡所言“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要高明得多。这时子贡突然间思维一跃,引了一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许多学者认为这句有些突兀,其实不然。正是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差异中,子贡认识到,人的一生,在道德的追求上,就跟玉石和象牙一样,要不断地切、磋、琢、磨,没有一个止境。正是因为他有了这样的认识,孔子才赞赏他“告诸往而知来者”,开始与他讨论《诗》的内容。如若子贡没有这样的认识和反应,孔子硬要和他讨论《诗》,教给他《诗经》的内容,这样的教育可能会收效甚微。


如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特别注重对提问的设计,一堂课的教学就像是教师精心准备的一个剧本,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的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是按照教师的剧本表演的过程。教师用一个又一个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牢牢地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则在一次一次的逢迎中迷失了自我。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对“启发诱导”的误读。真正的启发诱导不是如何问问题的艺术,不是让学生照着问题念答案的艺术,而是如何让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产生问题和疑惑的艺术。只有让学生问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非教师设计好的问题,这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点拨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才是真正“解渴”的教育。




(本文来源于《敬德行远》一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09)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