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植根非遗,传承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密码、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为挖掘、抢救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2005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上下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展非遗普查和申报;举办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到社区、学校、企业去开展传承和保护……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大力推动下,非遗保护工作正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专门提到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一、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学校,加大非遗进校园的力度
海淀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05年起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共开展全区性非遗普查5次,现有普查登记项目300项,89个项目进入区级以上保护名录,市级项目30项,7个国家级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十个类别。自2007年起海淀区就将非遗项目引入中小学校园。2017年,区教委和区文化委联合推动,加大非遗进校园的力度,在百余所中小学校开展非遗教学、讲座、展演和展示活动。目前,海淀区有65所学校和单位成为非遗传承基地学校。
海淀区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大区,区内拥有许许多多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淀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融入生活、创新发展,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
非遗不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融入生活、创新发展,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
海淀区中小学校众多,在校园内开展非遗教学和传承也是大势所趋,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亟需对海淀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非遗方面的培训,以便教师们尽快熟悉中国的民间技艺,了解中国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中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此次敬德书院举办以“非遗传承与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春季论坛,可以说是推进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一个创举,在梳理、研究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邀请非遗保护专家和非遗项目传承人为海淀区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让非遗走进校园,融入课堂。同时,在海淀区教委、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敬德书院、海淀区文化馆等多方力量联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非遗保护与非遗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以文化为引领,立足塑根立魂,通过非遗教育立德树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非遗正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将非遗研究专家、非遗传承人和学校教师聚集一堂,共论非遗传承与中华文化,是把古老非遗积极融入当代生活的一个有益探索。希望我们海淀的非遗教育能以文化为引领,立足塑根立魂,通过“非遗”技艺研习,表达“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激发教师对“非遗”的热爱,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通过非遗教育立德树人,将我们的优秀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每一代人都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去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副主任 | 屠永永
(编辑:高丹)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