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家:家训是形成良好家风的有效手段

时间:2023-03-22 浏览:30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儒商的家庭。据说我的祖上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我的家住在湖北省武昌市(现在是武汉市武昌区)巡司河畔武泰闸到新桥之间的板厂街。家庭生活主要依靠从湖南运木筏、毛板船做些木板寿木生意来维持。我的祖父年轻时从湖北省武昌高级商业学堂(清末时叫武昌甲种实业学堂)毕业后,曾做过湖北美术高等专科学校总务科的负责人。为了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后来回家做木板寿木生意。他在武昌新桥、八铺街、板厂街一带有些声望,属于社会贤达,是当地慈善机构“至善堂”的负责人之一,还当过保甲长。我祖父是一个爱国的人,在抗日战争武昌沦陷之后,日本人要他做武昌市商会的会长,他坚决不干,并蓄须明志。为了安全起见,那时我父亲就设法把他安排到汉口的法租界里躲了起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之后,我祖父才继续做木板寿木生意,也做过粮食生意。我父亲兄妹八人,父亲排行老大,从小就要出去谋生,十四五岁就到汉口当学徒,后来在汉口匹头号布店任店员、副经理、经理。应该说我祖父、父亲不是精英,而是民间下层儒商。他们都遵守儒家的思想道德,譬如,诚实不欺,公平守信,而且还热心公益,乐施不倦,在我们的成长中,他们总是以仁义忠信来教育我们。

我们郭家的家谱,上下五代的辈分依次是按照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正修齐治平”排列。祖辈是“正心”的“正”字辈,父辈是“修身”的“修”字辈,我们兄弟这一辈是“齐家”的“齐”字辈。祖父本来按照“礼义廉耻”的顺序给我们兄弟起名字。这样,我大哥叫“郭齐礼”,二哥叫“郭齐义”,但不幸的是我二哥“齐义”在我出生之前就夭折了,我本是“老三”,就不好继续按“礼义廉耻”的顺序了。我祖父说干脆就叫“齐家”吧!我的大弟出生时,正赶上全家上下为我祖父五十大寿庆典忙碌,全家一片喜庆气氛,所以我的祖父说就叫他“齐庆”吧!下面几个弟弟妹妹的名字也是按“智仁勇”“娴淑”这类儒家文化词语起的名字。

我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前夕(1938年10月)出生的,正值日寇施行“武汉大轰炸”之际,形势格外紧张,我父亲不得不在汉口法租界租了一间小屋,好让我平安降生。由于过度劳累、颠簸、紧张,我母亲产后大出血,昏厥过去,险些丧命,我真所谓“生不逢时,年少多难”!我两三岁时不幸又得过一场大病,大概是由痢疾转成了伤寒、霍乱,病得很重,当时又无医疗条件,在家里躺在地上四十多天,家里已经准备了小棺材放在旁边。我的曾祖母、祖母、母亲三代长辈日夜守护陪伴,不时地用小勺往我嘴里喂水,就靠这一滴一滴的水挽救了我奄奄一息的小生命,我真是感恩家人的关爱,我终于闯过了难关,活下来了!

我们郭家的孩子,无论是我的小叔、小姑还是我们兄弟姐妹,在上小学前,祖父就教我们认字,学算术,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上小学之后,除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外,祖父还要求我们做家庭作业:每人每天写一张大字、一张小字、十道算术题,还要读书。先读学校发的国文教科书上的课文,读完后,祖父还叫我们读课外书籍,除“三、百、千”外,还从《四书》《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中挑选一些内容。祖父是一位有威严、有经验的家庭教师,我们从小都敬重他老人家,如果他老人家有事外出了,他就委托小叔、小姑或我的大哥代管,充当家庭教师的助手辅导我们。后来小叔、小姑、大哥都先后上中学了,我也长大了,也有机会当小先生,做祖父的小助手,协助祖父管理弟弟妹妹做好家庭作业。

我父亲忙于在汉口经商,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所以教导我们的机会较少,即使这样,父亲也对我们十分关怀。我父亲每次回家,第一个要看的是他的奶奶,即我的曾祖母,父亲十分孝顺地送上他的问候,一般都要带礼物或小红包。第二个要看的是他的父母,即我的祖父母。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我们家都要敬香,我们家有一座“神龛”,上面供奉着佛菩萨像以及我们郭家祖宗的牌位。我父亲回家后,总是要向“神龛”敬香磕头的。这些都对我们有潜移默化地影响。有时他也把我们带到汉口去玩,在汉口布店匹头号住上一两天,不过这种机遇很少,主要是因为交通、经济条件所限。记得有一次他把我和大弟带到汉口去玩,一边玩一边给我们讲了许多故事,他说:“一个人最怕染上嫖娼、赌博、抽鸦片这些恶习。”那时候我们虽然还不到十岁,但这些话都深深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之中。

我的母亲是大家闺秀,从小识字断文,德容言功,婉娩听从,自奉克己,与人为善。她是郭家孝顺的大儿媳妇、大孙媳妇,也是贤妻良母、治家的能手。母亲常对我们说,要孝顺长辈,如果家里只剩下一碗汤,先要端给曾祖母、祖父母,让长辈们享用。平常吃饭时,母亲不让我们上桌,夹一点菜让我们在别处吃。她人缘很好,街坊邻居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嫂子”,她常帮助街坊邻居,周济穷人。讨饭的来了,如果家里只剩下半碗饭,也必让给讨饭的人吃。她操持我们这个大家庭,生活很辛苦。她白天要伺候两代老人,要给家人、孩子和做寿木的工人师傅做饭,晚上在清油灯下,要为我们全家老少,尤其是我们七个兄弟姐妹缝缝补补,有时竟通宵达旦不能休息。一个家庭有这么一位主妇,是一家人的福气。我们兄弟姐妹有这么一位慈母,是我们一生的幸福。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民间私塾,就是一个家庭学校,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

母亲管教我们多一些,她是“生活老师”兼“班主任”。祖父是我们家庭学校的“校长”兼“老师”。祖父对我们孙辈很宽容,因为那时我们还小,不大懂事,祖父很少对我们讲人生大道理,但对我的父辈、叔叔姑姑们却是严肃的。我的小叔去世后,婶婶从小叔留下的旧日记本中找到了祖父教导他的一些话,整理了一篇“修身格言”。其实,这些“修身格言”是我的祖父继承了祖上的传统对我们全家的教导,也可以看作是我们郭家的“家训”。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退一步,自然安稳;忍一句,自是平安;让他三分,何等自在;忍耐一刻,何等清闲。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说是非;有人问我红尘事,装聋作哑总不知。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恃富欺贫之人,不可近他;反面无情之人,不可交他;不知进退之人,不可说他;说诳挚骗之人,不可信他;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酒后无德之人,不可请他;时运未至之人,不可欺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睬他;来历不明之人,不可留他。但凡世人,无人刷白。说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笑我、量我,我将何以处他?我只好容他、避他、怕他、凭他、尽他、由他、任他,待过几年再看他。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神共怒,国法难容;近报自身,远报儿孙。识破世情,争什么气?不孝父母,修什么道?不遵圣训,读什么书?不惜光阴,勤什么学?不敬长辈,教什么子?不勤耕种,作什么田?不讲道德,做什么人?心肠不好,念什么经?大秤小斗,吃什么斋?暗计害人,朝什么神?奸诈虚伪,求什么福?不忠不孝,求什么名?急不相济,是什么亲?困难不扶,交什么友?识破乾坤,认什么真?行善是福,作恶是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天然的道理。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闲气一场空。看仔细,深悟彻,既能免罪消灾,也能益寿延年。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重孝道、重亲情的国家,其治理、安定主要依靠家族、家庭的维系力量作为基础。家族是一个“大家庭”,它不仅有族规、族法、族田、族产,还有族训、家训、族学、家学等等。

家训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训诫、遗言遗训、书信、诗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如诸葛亮的《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把修身、养德、明志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宁静、俭约、淡泊才能有君子之行。也就是说,首先要在个人的内心世界营造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不为外部世界的物欲而迷惑,才能达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样的训诫的力量是十分深刻的。又如《曾文正公家书》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最多的。家书写得辞意恳切,语言简练明畅,苦口婆心娓娓道来,肺腑之言跃然纸上,令人感奋。由于曾国藩的子弟有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人们都认为他“教子有方”,《曾文正公家书》也就格外受到推崇。

家训往往是由家庭中的长辈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的子弟所撰写,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传授给家庭的子弟,教育家庭的子弟;也有的是由子弟追记长者之言,垂范后世的。家训大多是撰写者本人或家中长者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他们“语语折衷于圣贤,而日用伦行不出其范围”,在鼓励子弟上进和“折衷于圣贤上”表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它们不仅包括日常道德准则、家庭伦理和价值观念、行为处世的规范和戒条,还包括生活的情趣、职业的选择、读书学习的技巧以及各种社会角色的预期等等。为了使子弟能成为一个好人,于是他们把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知识传授给子弟,要他们读书耕田、布衣蔬食,以清贫勤苦立家业。为了子弟读书进仕,增长见识,修养心性,于是他们教给子弟读书、修身养性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子弟立身处世,保住家业,他们告诫子弟选择好一门职业,掌握好一种技艺,并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他们。家训作者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较高的文化学术修养,他们对子弟有着殷殷期望,所以他们与自己的子弟之间,既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家长与子弟亲情相向的关系。因此,他们在教育子弟时,既注重知识教育,也注重道德教育、人生教育,这三种形式的教育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家训教育的一大特色。

家训、家教的目的,是为了子孙“敦伦立品、修身树德、绍继家风、培育人才”。在子孙入世之前,完成其人格教育,教其如何修德、守分、进学、处世、立业等等。从一篇篇家训中,可以看到先贤先祖的苦心,真是为子孙作百代计。

当代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1893—1964年)在教育其子汤一介先生(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时说:“家风不可中断。一个家庭应该有他的家风,如果家风断了,那么这个大家族也衰落了。”汤用彤的曾祖父就培养了三位进士,其中包括汤用彤的父亲汤霖。汤家家教极严,家训中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等语。汤用彤先生学贯中西,能同时开中国、西方、印度哲学思想方面的课程,可谓古今无两!汤一介先生继承前两代人及北大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古代的家训家教,重读古人经典家训,重立今人家教观念,培植家风,修身齐家,故曰:家和万事兴,子孝人伦正。家风看世风,此淳彼亦淳。这也是当代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应关注的。因为子弟个性、人格的形成,家训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家庭教育要注意“多读古诗文,扎好中国根”。从“三、百、千”《弟子规》开始,还有《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增广昔时贤文》《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等。然后深入《四书》《老子》《庄子》《古文观止》等精彩篇章,让孩子在记忆黄金期(15岁之前)先背下来再说,使其未来有一个发展的宽广平台,以后自能慢慢“反刍”,一生受用不尽,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现代家庭教育还要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要注意“扎好中国根,学做现代人”。可以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为主,广泛涉猎童话、寓言、科学、故事、实用文等,注意将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与现代性等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真正造就一代新人。

东方与西方汇通,传统与现代结合,科技与人文配合,是理性文化的复活。家庭教育可以为理性文化的复活奠定一定的基础。既然是家庭教育,那就一定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就越好。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三字经》《弟子规》,亲子共读,一起进步,共同成长,这是近年来民间创造的“扎好中国根”的形式。这样的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可以期待的。所以,未来的中国将是真正的礼仪之邦,是一个有“天地之心”、有“生民之爱”的民族,会真正的“仁者无敌于天下”。

让我们承接文化,开启生命,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之根。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