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开馨:用心守护,静待花开

时间:2025-10-10 浏览:5


  作者:罗开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花园小学)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老师,我虽尚未积累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在多段实习经历中也获得了许多与学生相处和共同成长的经历。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曾在X小学四年级三班实习时的一段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班里的同学小邱,小邱虽不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但是脾气很倔,且较为敏感,在行为习惯上也有一些问题。他对于老师的教导与提醒也并不上心,偶尔还会出现无视老师直接走去厕所,在被老师训话时表现得非常倔强,绝不“妥协”,这让很多老师束手无策。因此,只要他没有明显干扰课堂或影响他人,许多老师便选择不过多干涉。

 

当时作为实习老师的我,并不了解具体情况,因此在我观察到小邱连续多天不佩戴红领巾后(学校要求学生每日都需佩戴红领巾),我将小邱叫到跟前并向他提出了疑问,轻声问他:

 

“小邱,为什么连着好几天都没有佩戴红领巾呀?”

 

他看了看我,没有回答。

 

我继续追问:“怎么不说话呀?”

 

小邱继续保持沉默。

 

“是不是红领巾丢啦?”我试着替他解释。

 

小邱低声回答“是”。虽然我知道他未必说的是实话,也许他是怕老师的批评或者不想让我再继续追问,于是我让小邱回了座位。

 

通过和小邱这段简短的对话,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在我看来,小邱并不是我听说的那般“油盐不进”,他虽然倔强,但不会情绪爆发般的大哭大闹,相反,我认为小邱可能是缺乏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成长过程中很可能缺少帮助小邱消化情绪的媒介,例如家长的劝导、要好的玩伴等。而从他不整的衣着和多日不戴红领巾却未被家长纠正的细节,我隐约感觉,他的家庭环境也许比较复杂。

 

面对小邱的问题,作为实习生的我,由于自己经验不足,不敢贸然联系学生家长。于是,我找到了小邱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和内心想法后表示非常欣慰,与此同时,李老师也证明了我的猜想,小邱的家庭条件其实不错,父母离异后,他和哥哥都由父亲抚养。父亲经济条件优越但工作繁忙,加之缺少教育经验,教育方式非常粗暴,经常打骂孩子,饮食和作息都不是很规律。因此小邱越发沉默寡言,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社交能力明显滞后。

 

图片


跟李老师了解完情况后,我的内心百感交集,下班回宿舍的路上经过一家文具店时,我不由自主地进店买了一条红领巾,打算将红领巾送给小邱。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当第二天早上我将新红领巾递到小邱手上的时候,我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受宠若惊的光芒,他应该没有想到老师真的相信了他的话并且给他带了一条新的红领巾,这次他并没有选择继续保持沉默,而是说了一声“谢谢”。我观察到,小邱一手轻轻拿着红领巾,一手却在不停摆弄衣角,显得有些局促,这是人在紧张或者害羞时流露出的表现。我感到很开心,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我轻声地说:“把红领巾系上吧,以后记得戴好红领巾再出发来上学啊。”

 

小邱把头低下去,用很小的声音说:“老师,我不会系红领巾……”

 

我有些意外地问道:“哦?”我表示很惊讶,因为小邱并不是一直没有佩戴过红领巾,“那你以前的红领巾怎么弄的呀?”

 

“是我哥哥帮我系的,但是哥哥最近生病了,没有上学……”

 

小邱虽然省略了后面的话,但我想我已经明白了,原来以前是小邱的哥哥在帮他整理着装,而最近哥哥生病了,小邱也自然变成了“没有人管”的孩子。一阵心酸从我的心头涌了上来,没有一丝犹豫地对他说:“那老师教你吧,你学会了就可以自己系啦。”

 

他却小声说:“但我很笨,爸爸说我很笨。”

 

我立刻摇头:“你不笨呀,你可能只是学习的速度慢一点,而且你不会每个地方都比别人慢,你只是还没有发现自己擅长的事,只要用心,总会有收获。”

 

接下来的几天,每当我在课间遇到小邱我都会邀请他为我“表演”系红领巾。一开始,小邱确实会忘记我教他的步骤,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但他还是会选择和我一遍遍地学习,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更让我欣慰的是,小邱会高兴地和我打招呼,如果我和他聊天,他还会和我分享一些趣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引导后,小邱比以往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也开始接受老师善意的批评,因此也收获了很多老师的夸奖。在课上我也会刻意叫小邱回答问题,小邱似乎也愿意接受我这个“追着他不放”的老师,班主任李老师也发现了小邱的改变,并鼓励我说相信我以后会成为一名好老师。但我清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邱的问题并不会因此就会完全消失,而小邱身上存在的问题也绝非学校和教师单方面努力就可以解决,家长才是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和合作仍是我需要继续学习和深入挖掘的问题。

 

在未来漫长的教育路上,我还会遇到许多像小邱这样的学生,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和教导我的学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和小邱的故事虽然平平淡淡,但却给初为人师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始终坚信美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与此同时,我也深信“性本善”,认同“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在教育的路上,我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直到他们不再需要我为止。





点 评:






在教师的成长路途中,总有一些关键事件,会逐步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这个关于“红领巾”的小故事,让罗老师有了“我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直到他们不再需要我为止”这样坚定的教育初心。我想,善于观察、善于反思与敢于行动的特点,让罗老师收获了成长。从看到小邱连续多次不戴红领巾的现象开始,选择“相信”小邱的谎言。从赠送红领巾到一次次教系带红领巾,这种追着不放的执着,自然也获得了小邱的信任和喜欢,从而让教育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善于反思,让罗老师找到了小邱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打开小邱心门的钥匙。罗老师也正在向研究型教师的发展道路迈进。


点评人:严星林


图片


(本文来源于海淀区中小幼教师《我们的育人故事文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