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老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对教育教学实践还是一张白纸的我,面对一群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确实有些手足无措。
开学前两天,我加入了班级群,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好友申请,其中一位家长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段话:“小孙同学可能发育比别人慢一些,到现在还不太会聊天,也不爱写看图说话。他都七岁多了,给我感觉还像是在幼儿园大班时的样子。这个暑假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但是效果欠佳。”看到这则消息后,我立刻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得知小孙同学有轻微自闭症,这顿时让我忧心忡忡。我之前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接触过一些自闭症的孩子,他们或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或是常常沦为全班同学的笑柄,或是无缘无故在课堂上自言自语……我深知,自闭症的孩子在班级管理中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挑战,因此心情不免有些担心和焦虑。但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是我的责任。我回复家长说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让他尽快融入班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
开学第一天,第一次见到小孙同学,一眼看去他是一个憨厚、老实又可爱的孩子。他见到我时,没有和我说话,甚至和我都没有眼神交流,只是快速地扭过头去找自己的座位。我和他说话,他也是仿佛没有听见,这让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气,这以后可怎么办呀?
课间,小孙同学从不说一句话,喜欢一个人独自待着或一个人玩耍,有时默默看着旁边的同学学习和交流,但他自己不会参与。临近放学时,他会早早收拾好书包,等待排队的那一刻,若是临时有变化,他则会显得不安,动来动去。课上,小孙同学有点坐不住,经常会在椅子上晃来晃去,但他不会发出声影响课堂秩序,有时候要求做笔记写生字时,他拿着笔无从下手,老师经过的时候他非常紧张,但是不知道要写什么。有一次,他居然主动站起来回答了一次问题,而且声音特别响亮,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夸赞他声音洪亮,结果听到旁边同学说他“那是装的”,究竟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误会呢?我想:小孙和其他同学间的距离还是很大的。
一次,我让他把钥匙转交给他妈妈。第二天,我问小孙同学:
“小孙同学,你把钥匙给妈妈了妈?”
“……”
我以为他没听到,就又问了一次:
“你把钥匙给妈妈了吗?”
“……”
他还是不理我,我又问了一次,依旧没有回应,我只好抓着他,重新询问了一遍,他这才吞吞吐吐地说:“给…给了”。
还有一次,是班级比赛后的第二天,他依旧拿着自制“加油”班牌来上学,在教室门口,副班主任问道:
“小孙,今天没有比赛了,你怎么还拿着牌子来?”
小孙同学直接忽视老师的问话,径直往前走。
“小孙,老师问你为什么今天还要把牌子带来学校呢?”
“不用你管!”
这可把我吓了一跳,以往小孙要么是不说话,要么是简单回复,但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发脾气”。
每次和家长沟通时,小孙总会拉着父母想要快点离开,在交流中得知,小孙在家也不太爱说话,写作业如果被指出错误,就会很抓狂,甚至把作业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