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以善良唤醒善良,以心灵启迪心灵

时间:2025-09-05 浏览:10


  作者:王淼(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蹲下来,去侧耳倾听,去拥抱感受,去并肩行走,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肩负爱的责任,才能将教书育人注入灵魂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我与一(5)班41名同学的故事始于去年初秋,刚步入小学校门的小豆包们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而作为新班主任的我,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令我最头疼的就是“小报告”。

 

一、事件——“小报告”来袭




“老师,刚刚他踩了我一脚!”


“老师,刚刚他跟我说对不起一点都不真诚!”


“老师,他去厕所不小便就回来了!”

......

 

他们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每到课间,我一回到班级,就有一群小朋友一股脑儿地围上来,向我报告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开始我觉得通过打“小报告”的方式可以让我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做到及时处理。但一段时间后,我逐渐意识到这种方法并不利于班级发展。

 

我将学生打“小报告”的目的归纳为三类:一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自己去处理问题;二是通过这种方式满足某种心理需求;三是纯粹出于看热闹的心态。除第一种情况外,其他两类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负面的。我不禁想到:长此以往,学生是否都只会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无法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二、引导——你追我赶,向光而行




图片

 

针对学生“打小报告”的三种不同目的,我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前两种情况,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渐渐地,这两类小报告减少了。最后一类,我觉得要从根源上解决,那就是要让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放大别人的不足。

 

著名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针对第三种情况,我设计了“好习惯养成集章单”,顾名思义,通过集章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并通过对比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我将拼音融合到德育中,为集章单中的每一个字都加注了拼音,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加强学生对拼音的练习。此集章单分为七项,是在年级项目制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由学生自己统计数量,最终由我进行汇总,贴在班级的“你追我赶”栏里,学生可以直观地进行对比。

 

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许多学生在课后会主动进行讨论,得章可以使他们获得满足感,这种内在驱动力激励他们继续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与数量较多的同学进行比较,这种外在驱动力促使他们向优秀的同学学习。慢慢地,“打小报告”的情况逐渐减少了。

 

但是,这种集章单也存在一定弊端,因为盖章需要一些时间,只能集中在某一时间段统一进行,这样就不能及时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进行鼓励和强化。因此,我对“好习惯养成集章单”进行了改良:将七种章变成一张张小奖章,可以随时发放给学生,学生累积某一类奖章达到规定数量后,即可兑换一张表扬信。事实上,改良后的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成果——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种方式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逐渐养成了发现他人优点的意识,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我还在每周五的班会课上开展“我想夸一夸”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分享本周观察到的值得表扬的现象,并说明为什么要夸奖这位同学,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向优秀的学生学习,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班会课上,一名同学分享他看到的好人好事:“我们班的L同学经常会主动在楼道的倒饭桶旁边做清洁,他不怕苦、不怕累,只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后来,当我看到了楼道里的脏东西时也会像他那样主动清洁,我觉得这样做很开心。”听到学生的话,我深深感到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向着光的方向不断前行,我们一定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好种子,只是花期不同。作为班主任,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善良唤醒善良,以心灵启迪心灵,帮助学生擦亮发现美的眼睛,助力他们在追光的路上更好地前行。时间会记录每一朵小花的成长,风也会记住每一缕花香。




点 评:






“打小报告”似乎是我们在童年生活中都遇见过的事情,但如何去认识它却是关系到学生将来品格养成的关键事件。显然,学生如果将“打小报告”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他们的成长而言,负向的作用需要警惕和避免。“以善良唤醒善良,以心灵启迪心灵”,正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王老师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不利因素,提出发现他人优点激励自己进步的理念,并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了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逐步养成良好意识,固化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地减少那些包含着负向因素的“打小报告”现象。


点评人:严星林


图片


(本文来源于海淀区中小幼教师《我们的育人故事文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