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芳:一个钟表引发的故事——聊聊教育中的“以小窥大”
作者:郭芳芳(清华附中上庄学校) 2022年的某一天,我正在办公室,班里一个孩子匆忙跑到了办公室,跟我说道:“老师,您快去看看吧,咱班的表掉了。”我当时惊愕了一下,急忙问道:没有砸到人吧?孩子说:“没有。”我心里安定下来,便开始犯嘀咕:表在墙上挂着,怎么会掉下来呢? 我进到班里,看到了已经停止工作的表。问了几个孩子,原来是有些孩子在班级内追跑打闹造成的。班级内,一方面男生居多,不乏一些精力充沛但又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另一方面,经历了几年断断续续的线上学习,有些孩子缺乏集体生活经验和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 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后,我大脑里就开始飞速地思考如何处理这个事情。首先,一定有学生违纪,但是这种违纪也并不是单独一两个孩子的行为。其次,在有的同学追跑打闹的时候,其他同学没有及时制止,这其实是班级责任感的一种缺失。那么,如何能让孩子们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成长呢?显然,让追跑打闹的同学写检讨,然后为班级买表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孩子是否会真正明白为什么不能追跑打闹呢?而且,对于其他孩子,可能最多的也只是一种警示作用。 因此,我采用另一种方法,用写作文——《假如我是班级的钟表》代替了检讨,而且是让班级所有同学都写。 第二天,学生交上了写的作文,同学1写道:我是一块表,……下课了,所有同学都很兴奋,尤其是XXX和XXX,在班级里嗷嗷乱叫,我顿时感觉重心不稳,掉了下来。啪!我好疼呀,慢慢地停了下来。 同学2写道:我一下子就掉到了地上,他们终于看到了我,慢慢向我走过来,开始关心我,但我已经摔落,我恨他们,我每天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摆动时间,可他们却不在意我的感受,依然只管自己,从来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我真的太失望了,我生气了,我要爆发了。 同学3写道:我在这里真想衷心地告诉同学们:你们真的不要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了,我在墙上真的很晕啊,特别地晃,你们追逐打闹时也会磕到你们的,班里的桌椅、讲桌的角都是很锋利的,你们磕一下也会很疼。 …… 看到他们写的内容,我很兴奋,也很开心,因为我看到文章中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以及换位思考,这也正是我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让学生所能感受到的部分教育意义。在班会课上,通过文章的分享、反思,并将一些优秀的文章在班级墙壁上进行展示,达到了进一步实践教育意义。 当然,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紧接着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买表?资金从哪里来?一个钟表并不昂贵,但是重要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联想到网络上的一些爱心众筹,我将本次购买钟表的事情定位为众筹活动,并将主题定为:我为班级钟表筹一元,但是对资金来源我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 随着周末的到来,学生开启了各种方式的劳动筹钱。通过学生发的照片,有在家里洗碗的,也有整理废纸箱卖的,还有捡矿泉水瓶子卖的,还有下田地劳动的……当然,做家务的同学,一元钱来自于父母,但是这和父母直接给的意义不同。 周一早班会时间,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筹钱趣事和筹钱过程中的感受,其中不乏和父母讨价还价但是没讨过父母的,田地里干活带来了一系列乐趣的,更不乏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些额外认识的。比如,有的孩子体会到了家务事情的繁杂,有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捡瓶子卖的孩子还提到了捡瓶子不仅是为了筹一元钱,更是对环境的保护,让自然界的生态更加健康。小小的劳动机会,只要用心感悟,会有很多不同的收获,那是对父母的理解,对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感受,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应尽职责和义务的感悟。通过这次活动,我也真切地体会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可能存在一些小的偶然事件,教师只有从偶然事件中看到大的教育契机,以小窥大,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点 评: 面对学生出现的偶发事件,如何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郭老师的育人故事给我们非常好的启示。郭老师通过“一个钟表”的事件,以适当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反思,并将此作为一个育人的契机,形成比较完整的育人闭环,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师以育人智慧提升学生自我觉醒和行动能力,这就是教育的育人价值。郭老师以育人智慧拓宽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点评人:杜卫斌 (本文来源于海淀区中小幼教师《我们的育人故事文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