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慧:《育子36计》的故事

时间:2025-01-08 浏览:125

 作者:赵轶慧(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2019年9月,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海淀区万泉河小学正式成为中关村二小万泉河分校。我作为骨干教师第一批派驻到分校工作,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同时兼任分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

 

新的班级有36个孩子,其中19人是非京籍学生,家长大多在中关村附近做生意,学生和家长的构成与其他校区不太一样。作为分校第一届招收的学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都充满了期待。随着对新班级的熟悉,我发现我们的家长很朴实,对我很尊重,对我提出的建议也欣然接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很难得,我知道这不仅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二小教育品牌的信任。

 

但相应地我也发现,当我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时,家长常常会说:“老师您就好好教育他,打都没关系。”也经常有家长会追问我:“老师您说怎么办?我说他也不听。”我能体会家长们平日的繁忙与劳累,没有太多精力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缺少教育的规划。家长克服了很多困难留在北京,就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我想,当这个起始年级的班主任,除了教孩子还要教家长。

 

于是,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留心寻找每一个有价值的想法,发现家教指导中好的做法。我将收集到的那些被家长自己忽视的小行动、小措施整理出来,及时在家长群中交流:玥茗妈妈培养孩子早上自己听闹钟起床;紫睿妈妈语气温柔地辅导孩子;梓淳爸爸每天晚上有固定时间和孩子玩智力游戏……家长们开始思考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群里成为家长们的教研新天地。

 

寒假期间孩子居家生活,家长每一天孤军奋战独立面对孩子,是否能将良好的教育状态保持下来呢?放假后的第二周,我召开了五场小型家长会,与第一天的七位家长交流结束,当晚我梳理出每位家长的家教亮点发在群里与大家分享。家长也像孩子一样需要鼓励,渴望得到认可,第一组的交流就像推开了一扇窗,家长不再禁锢于自己的小圈子。而后的几场家长交流,越说越精彩。一周下来,我整理出全班每一位家长的一条有价值的小方法。这是36条来自家长切身实践出的珍贵的育子经验,我们戏称这是我们班特有的《育子36计》。

 

孩子们升入二年级,班级的整体状态越来越好,获得了“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在体育节中获得了入场式最佳展示奖,三项比赛第一名。家长也开始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有的带给孩子们精彩的讲座,有的担任班级活动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规划孩子的成长,开始关心班集体的建设。

 

这学期末,我请每位家长结合孩子的进步梳理一下自己的好做法,三言两句简述,没有字数要求。短短两天时间,家长们就陆续交上来自己的育子经验,竟然是洋洋洒洒的千字文居多。我仔细地看了每一篇文章,这每个字的背后是家长怎样的骄傲啊?家长们对孩子写字、预习、读书、阅读……有了自己鲜明的思路;制定学习计划、时间表、增加实践活动、运动方案……让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完整、更科学。文中更不乏有这样的育子金句:

 

①见证孩子的成长过程还是很甜蜜的,因为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②作为家长,要多些陪伴、倾听和引导,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③陪伴和耐心的教育,我们和孩子一起寻找学习的乐趣,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④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坚持”这个词的力量。孩子的坚持源于家长的坚持,你能坚持多久,孩子就能坚持多久……

 

两万字的育子心得,有的可能是这半年里家长写得最多的文字,我很庆幸这些珍贵的文字是家长用心在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我一篇篇地认真翻看,编辑出我们的《育子36计》第二辑。 

 

在有限的时间开展最有效的沟通,促进家长在无限的空间释放教育的无限潜力。学校和教师引领着家长,用充满温情的坚持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用巧妙而又真情的鼓励去启迪家长的教育智慧,势必会激发出家长内在的教育力量,形成我们所期待的和谐的家校共育氛围。

 

我们的《育子36计》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我们班级的进步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从班级管理到教师执教能力,从学科监测成绩到学校满意度提升,这两年来分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想这成绩的背后,是学校“一个二小、一个标准、一个质量”的教育追求,是二小人的责任和担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好百姓家门口的教育,为首都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就是二小人献给党和国家最好的礼物。




点 评:






培养教育学生,家庭和学校同等重要,不能只偏重一方。家校合作共育可以无声无息地融入绝大多数的日常教学环节中,但在现实的家校共育中,让家长意识到自身问题就很难,只有家校共育能力充分提高,才能激发家长无穷无尽的智慧。赵轶慧老师,在面对班级问题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沉下心来,分析班级的问题所在,追根溯源,想办法,通过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引导家长成为智慧家长,从根本上解决了班级问题。


点评人:李雷


图片


(本文来源于海淀区中小幼教师《我们的育人故事文集》)


图片

专    栏

师道尊严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