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对德育工作渗透的一点浅见
徐健顺老师在《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一文的结尾提到他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为“君子的理想、健康的基础、爱的教育”。反思我自己在这三方面的所为:尚未达而立之年的我绝不敢妄自称“君子”,却也从未停止内心对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涵养与反思;关于健康基本达标,些许近视、体内有湿气似乎无伤大雅;在“爱的教育”这一点上颇有几分自信,“一切为学生着想”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在几年间也曾有意或无意地将传统文化的思想渗透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与德育,在此举数例做简要分析。 我所任教的北方交通大学附中分校是海淀区很普通的一所完全中学,初中的京籍学生与非京籍学生比例约为1∶2,每个班都有若干随班就读学生,中考分数线在全海淀“排名”较低。提到这些令人沮丧之处并不是为了抱怨,而是想说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君子的理想、健康的基础、爱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思想上影响学生对理想、学习、生活的态度,或许就能给他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一个积极健康真诚快乐的世界观,功利一些说,拥有这样心态的学生自然能更主动认真地学习。
连续几年当班主任,我接触到了不少随班就读的学生,S 是其中非常特别的一位。他是一个注意力有严重缺陷,对周围同学及环境总是抱怨指责,极其单纯、敏感而又挑剔,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还非常在意甚至强迫自己在意的孩子。义务教育阶段,似乎“偏袒、保护”可以隔离他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这样做很保险,对于班级稳定和避免他的心灵受伤害都是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可是三年后,当他离开我的班级,如何去面对非义务教育的学校和更为复杂的社会呢?对于他的教育,当然要为他着想,却一定不能全部顺着他的意思,偏袒式的爱并不适用。幸运的是,我的想法得到了S 的实际陪伴者爷爷奶奶的支持,争取到了家长的配合,才让这种真正有教育内涵的爱得以实践,让我欣喜地看到他的成长与变化。
帮助S 学会自理,是爱的第一步。一直以来,他的书包都是爷爷奶奶帮着收拾的,在校也有同学主动帮他收拾凌乱的书桌,以至于他更要随手乱扔文具书本,放学更是要为收拾书包耽误许久。其实,让这样的孩子有自理能力比让他会背一首诗、会做一道题更重要,生活能力的锻炼同样也是改变他多动、注意力差、磨蹭、做事没有条理性很重要的方面。我和家长达成共识:哪怕今天作业少写一点,也必须坚持让他自己收拾书包,在家定时定点做些简单家务,在学校同学的帮忙变成提醒。很快,他的书包和课桌都更整洁有序了。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这样的生活教育应该在蒙学阶段就已实施完成,可在今天却要由初中老师来从头教起,我对S 感到欣慰之余,不免觉得滑稽悲哀!
帮助S 学会适应,是爱的第二步。敏感的他,总是对周围的同学和环境,用批评、挑剔的态度对待。同学吃完午饭聊聊天,他会觉得“太乱了”;体育课男生打篮球,他会觉得“太闹了”……我当然可以把“影响”了S的学生批评一顿,但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会让他意识到自己作为被照顾对象的优越感,更不利于他融入环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此时我教给他的:“同学午休正常的说话聊天你都嫌乱,那你想过课堂上你随便说话对周围同学的影响吗?他们有抱怨过吗?好的习惯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要求别人不如从我做起。”其实这种挑剔环境的心态不仅在S 这样随班就读的学生中存在,在当今社会许多成年人中亦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几代人在幼儿园或启蒙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习惯教育,可见今天的教育体系漏洞之巨大!
帮助S 学会感恩,是爱的第三步。S 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他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只是在周末见见孩子。父亲总想一蹴而就地锻炼出孩子的自理能力,爷爷奶奶则认为这种培养需要过程和耐心陪伴。家长之间的对立、矛盾、争吵完全不回避孩子,导致孩子学会的是抱怨、指责,对周围人为他做的点点滴滴从未关注过,更提不到感激。我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在这方面学校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一个缺乏感恩之心的学生不要说“君子”的高度,甚至还没有达到一个普通人的标准。
然家庭难以给他感恩的示范,那么就让校园里的老师和同学作为他学会感谢别人的示范者吧!学校聘请资深教师作为青年老师的师父,我和我师父的相处之道或许对S 也是一种言传身教。工作几年间,我和师父都在一个办公室朝夕相处,我们之间亲而不狎,敬而不僵,每每S 到办公室来,他都很关注我和师父谈论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想也是我俩之间和谐轻松的气场吸引着他。他观察我向师父请教问题时的表情和语气,观察师父说话的态度,观察我们解决学生问题时默契的言语配合,观察当我们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时如何坦诚和气地交流。班级中同学之间的相处对他来说也是好的示范,虽然年龄相仿,但在这方面,他还处于“小学生”水平。他笨拙地模仿着自己观察到的样子,尝试去和他的同桌交流、互相帮助,对同桌学会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对不起、麻烦你了”。这点滴的进步是他心智成熟的结果,也是环境对他的影响与渗透。
帮助班里其他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这样一位特殊的同学,是爱的第四步。班级中有一个随班就读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而言也需要去调整心态、适应现状,这也是班里同学锻炼忍耐、宽容之心的最好机会。我们常常教育学生相互之间应宽容,互相谦让,希望能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但现在的孩子多是家里的宠儿,做起来很难,周围这样一名同学的出现,需要的班级氛围当然是在宽容中给予他帮助,对他应有更多的谦让,无论怎样都不能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所以,在处理S 的问题的同时,我更多的是培养周围同学的包容之心。当同学所犯错误被他发现后,我在教育方式上更注意缓和,让犯错的同学服气并意识到这不是“打小报告”,而是有集体意识。同时,我会提醒S 帮其他同学一起纠正错误,这样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更融洽。另外,还可以提示S,当他出问题时,周围没有一个同学来“告状”,而是默默帮助他或是提醒他甚至宽容他。这样和同学的相处是不是更和谐,更开心呢?在每一次S 或其他学生犯错误后,我都更关心他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指出问题,教给他如何面对,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周围的人是在帮助我、爱护我,班级氛围愈发和谐,大家庭的和气与默契愈加凸显。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神奇,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对每个学生而言,学会和周围同学相处、正确看待问题,才会有健康的心理,才可能感受成长的快乐。我未必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出色的君子,却也希望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去做一个好人。
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不仅体现在随班就读学生身上,在班主任德育行为上同样有所体现。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板壁报设计、以“温良恭俭让”为主题的系列班会、以“晨读经典、课后三省”为主题的日常师生活动、以《论语》《孟子》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内容、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每周经典诵读、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运动会入场式设计、以“我的家规家风”为主题的师生访谈活动、以“书法、空竹、太极拳”为主题的课后一小时活动……上述列举的传统文化类德育行为有学校的“规定动作”亦有我的“自创动作”。相对而言,“自创动作”更贴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便于操作和调整,效果更明显。但这两类德育行为都有其明显问题:1.缺乏条理和系统性。有些德育教育应在更低年级完成(如《弟子规》的诵读),初中年级是否应更侧重于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君子”品德的教育?初中的德育教育如何与高中德育教育衔接? 2.德育与学科教育基本处于割裂状态。德育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学科老师的德育作用该如何发挥与配合?德育行为如何在不同学科更灵活地展开,从而渗透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3.德育行为强调面向全体,缺少针对性和一对一德育活动。在几年的班主任过程中,除了和学生一对一单独谈话交流外,很难在一种活动中实现普及全体的作用,那么这种活动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
我在工作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积极作用,我的一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行为,也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影响痕迹,但在现有教育环境和体系下,仿佛很难系统地、规范地、更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一不小心就浮于形式、流于表面、僵于口号。反而在与学生一对一的教育活动中,我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对学生人生观、生活态度的巨大影响。带着这些思考与困惑,我愿继续前行,不断尝试。
作者:马姗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木之子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