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乐文明的渊源与礼乐文明的现代价值
华礼乐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一种制度文化的礼乐文明,大约到西周才完成。西周礼乐文化内容丰富 , 可归纳为四大部分:一是“礼制”,意指各类典章制度;二是“礼仪”,表为宗亲等级制度中(包括家庭,家族,宗族等)的各种庆典和祭祀仪式;三是礼乐,在各类祭奠仪式(礼仪)中使用的配乐;四是“礼义”,指在礼制、礼仪和礼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礼”到了周代 , 就有了“规范”和“礼治”的引申意义。
至孔子,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格修养的提升思路。由此确定了先秦儒家人学的基本模式。《礼记·乐记》有云:“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本质上是相通的。《乐记·乐论》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在儒家的体系中得到规范。
《性自命出》的礼乐思想由此一贯而下,植根于性情,依托于天命,从“心术”的角度,集中讨论“礼教”与“乐教”的功能。《性自命出》开篇就提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命题,把“性”与“情”“气”相结合,看成一种可以应时而动,感物而发,通过礼乐教化提升的原初本体(“反善复始”),但最后又归结到“君子身以为主心”之上。《郭店楚简·六德》也说,“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作礼乐,制刑法,教此民尔,使之有向也,非圣智者莫之能也。”礼教、乐教的目的,乃“所以生德于中者也”。仪态、音声都要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出于心又深入于心,护持、培养道德意志、情感。礼教用以端正容貌和行为举止,“是以敬焉”,让君子以严肃、庄敬、和乐的生命投入社会人事;乐教“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变化气质,调整心境。“致容貌,所以度节也。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礼容通过正衣冠、正身形来正心,乐事通过抒情怀、修内心来正身,礼容、乐事又都是和谐身心的手段。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对于古代理想人格的形成、和谐社会的建构以及独特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礼乐文明教育对于今天的人身修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甚至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实现也有着伟大和现实的深远意义。个体通过经籍学习、礼仪实践和艺术修习来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返回自身“天理”。在社会建构方面,通过乐教陶冶性情、移风易俗来实现社会和谐。在文化形态方面,礼乐文化通过人伦纽带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延续性,而其中“和”的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非凡的包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2 年 11 月履新就职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总书记坚定地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礼的内涵及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的彭林教授有精辟的论述:中国文化中的礼,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进德、知书达礼,是求学的首要任务。“育人化人”应当是学校的使命,老师应当把“传道”作为第一要务,把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乐教化的真谛带给学生,培养孩子儒雅的气质与高洁的品行。
近年来,中国的现代礼乐文明教育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有风起云涌之势。从政府职能机构,各大中院校到各科研机构,正把现代礼乐文明教育的内容框架和活动设置从无到有,集腋成裘地搭建和发展起来。从培养礼乐文明师资,研发礼乐文明教材,到组织礼乐文明的探究式学习,让中小学学生亲自讨论、思考、发现,投身其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深刻体会到背后的礼乐文明精神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点点滴滴从自身做起。礼乐文明的重新审视和接受,有助于我们找回失落的文明,找回曾经的民族身份,不至于湮没于西化的大潮之中。正如钱宾四先生所言,让我们的国民树立鲜明的民族本位意识、主体意识,“真正做到对国家心怀温情和充满敬意”,培养能够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真正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在这片礼乐文明复兴的浪潮中,我们相信,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指日可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不遥远!
作者:郭慧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木之子
供稿:敬德书院